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4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小麦新品种宛麦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宛麦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选育的弱春性早熟小麦新品种,2005~2008年参加河南省区试,平均产量为6492.0kg/hm2,比对照豫麦18增产8.24%。该品种高抗纹枯病,中抗条锈病、叶锈病和叶枯病,中感白粉病,综合抗病性好,适宜在河南省南部及周边中高肥力地种植,目前,该品种在豫南及周边地区已累计推广16.67万hm2。  相似文献   
12.
干热风是影响南阳小麦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总结了南阳盆地小麦干热风的发生特点、规律和主要危害,并提出了防治干热风的有效措施,以期减少干热风对小麦生产的危害。并对南阳的小麦选种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小麦F2代杂种优势是杂优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小麦F2代杂种优势利用的可行性,并利用太核矮败小麦不育制种技术,获得F1杂种,F1代自交获得F2代杂种,剔除不育株,用F2代杂种用于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4.
优质小麦品质研究在我国起步晚,涉及问题较多,本文仅从我国目前小麦品质的现状,品质是否达标的决定权等5个问题进行商榷,使小麦品质研究少走弯路,加速小麦品质的改良。  相似文献   
15.
抗病小麦新品种宛麦18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宛麦18系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采用常规育种法,于2001年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18号。  相似文献   
16.
利用小麦 F2 代杂种优势是杂优利用的有效途径。利 用太谷核矮败小麦 制种技术很容易 获得 F1 代杂种, F1 代自交即可 获得 F2 代杂种。本文分析了小麦 F2 代杂交种优势利用的可行 性,论 述了利用矮败小麦获得 F2 代杂种的技术环节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就小麦品质的4个方面谈了见解,即:以特定食品专用推广小麦品种的问题;强筋小麦以销定产、适度发展的问题;小麦品质达标评定的问题;河南省南阳市能否发展强筋小麦的问题.旨促进小麦品质研究,加速小麦品质的改良.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对小麦品质及利用研究起步较早成效显著,生产的专用粉有60~70多种,较好地解决了粮食转化、改善了食品品质。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跃,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对食品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通用小麦已不适合市场和食品加工业的要求,导致国外优质小麦进口量和国内小麦发达国家对小麦品质及利用研究起步较早,成效显著,生产的专用粉有60~70多种,较好地解决了粮食转化、改善了食品品质。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跃,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对食品质量也…  相似文献   
19.
小麦新抗源宛抗号是南阳市农科所利用法国抗源材料V .P .M 991 ,采用复合杂交法 ,配置宛 71 0 7/大拇指矮 / /百农 79- 2 / 3/V .P .M991组合 ,从中选育出 47个类型的抗源材料 ;利用宛抗号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宛麦 369于 2 0 0 1年 8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宛麦 36 9是南阳市农科所利用宛 710 7、内乡 182和宛抗 43作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1 亲本来源依据育种目标 ,对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在南阳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的品种进行筛选。认为宛 710 7稳产性好 ,适应性广 ,但成熟晚 ,重感叶锈病和白粉病 ;内乡 182丰产性好 ,品质好 ,早熟 ,但条锈病、叶锈病重 ,适应性差。为了综合两品种的优点 ,利用宛抗 43作抗源 ,采用回交改良法定向选择培育 ,梯次提高 ,利用较稳定后代材料(Tai182 3 /wk43)F3 作母本 ,(Tai710 7/内乡 182 4 )F4 作父本 ,进行有性杂交。2 选育过程1986~ 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