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目前蕨菜组织培养技术现状出发,阐述了外植体、培养基成分、消毒方式及外源添加物对培养效果的影响,并对蕨类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2.
该文阐述了吉林省西部地区主要地产药材的分布情况,提出了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3.
阐述了影响野生药用植物植株活体移栽的有关因素,并从移栽植株的选择、栽植时间与方法、注意植株移栽前后周围环境介绍了其移栽的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防治美洲斑潜蝇新药剂7051”杀虫素周瑾霍玉华任英李双保(河北省邯郸市植物检疫站056001)为了寻找安全、经济、有效的防治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的药剂,于1995~1996年进行了防治美洲斑潜蝇药效试验。供试药剂为1%“7051...  相似文献   
25.
警惕蔗扁蛾传入大田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蔗扁蛾是近年来新传入的一种危险性害虫,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我市在1997年8月首次在花木上发现蔗扁蛾危害,现发生普遍率为20%.但目前在大田还没有发现该虫危害,可是通过室内盆栽玉米试验,该虫可在玉米上完成其生活史,并对其造成危害.在玉米上该虫先危害叶鞘或嫩芽,成熟后钻入茎杆,中间蛀空充满虫粪.玉米穗上先蛀破苞叶,进入内部取食玉米.  相似文献   
26.
东北春玉米区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磷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种耕作方式处理,研究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各器官磷含量、磷素吸收、积累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下玉米的产量最高,苗带松、行间紧型耕作方式次之,苗带、行间全松型耕作方式产量最低。开花期,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下根系磷含量和磷积累量均最高;成熟期,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下根系、茎秆和子粒的磷含量及磷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苗带紧、行间松型耕作方式下玉米的磷素吸收效率、磷素偏生产力、磷素贡献率和磷素转移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磷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磷素子粒生产效率显著低于苗带、行间全松和苗带、行间全紧处理。相关分析表明,粒重与磷素子粒生产效率、磷素吸收效率、整株干物重、磷素收获指数显著正相关,与磷素偏生产力、磷贡献率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7.
绿豆新品种洮绿218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绿豆新品种洮绿218(JTL花叶2188)是以外引绿豆品种9160为母本,以农家绿豆品种为父本, 进行人工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花叶优质绿豆新品种.该品种属半直立型, 亚有限结荚习性,抗叶斑病,抗旱耐瘠,抗倒伏,适应性广.一般产量1 400~1 700 kg/hm 2,适宜在吉林、内蒙古、黑龙江等大鹦哥绿522种植区种植,可比522晚播3~5 d同样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8.
黄顶菊(Flaveriinae bidentis(L.) Kuntze)是一种恶性杂草,通过在黄顶菊2~6叶、株高约20cm和株高50cm以上3个不同时期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6叶用20%百草枯(100mL/667m2)防效较好;株高约20cm用20%百草枯(200mL/667m2)和62%2,4-D异辛酯乳油(120mL/667m2))防治效果较好;当植株高度达到50cm以上但尚未开花结实前用62%的2,4-D异辛酯乳油(180mL/667m2)、75%二甲四氯铵盐水剂(400mL/667m2)、38%阿特拉津胶悬剂(400mL/667m2)防效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9.
花生蛛蚧发生与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蛛蚧是近年来在花生上新发现的一种突发性害虫,以幼虫刺吸花生根部吸取营养,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一般田块减产10%~30%,严重地块达50%以上.为摸清该虫在我市的发生规律,控制该虫的危害,从2002年开始,我站对花生蛛蚧在邯郸市的发生与危害、寄生范围、形态特征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30.
黄顶菊发生规律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任英 《植物检疫》2006,20(5):329-330
黄顶菊(Flaveriinae bidentis(L.)Kuntze)是近年来传入邯郸市的一种外来有害杂草,2005年首次发现。该杂草具有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快、破坏能力强、耐盐碱、耐贫瘠、难以根治的特点。为了摸清黄顶菊的生态习性和危害特点,我们对它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