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2种桑树砧木实生苗对干旱和淹水的生理生化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产中常用的广东桑和鲁桑2种桑树砧木类型1年生实生苗为试材,采用自然干旱和盆栽淹水法,研究了桑树砧木实生苗对干旱胁迫和淹水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变化特性.结果 显示,2种桑树砧木实生苗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随干旱和淹水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干旱条件下,2种桑树砧木实生苗MDA含量、H2O2含量、Pro含量、POD酶活性和CAT酶活性随干旱处理时间增加而升高,且鲁桑实生苗高于广东桑实生苗,而SOD酶活性呈不断下降趋势.淹水条件下,2种桑树砧木实生苗MDA含量、H2O2含量、POD酶活性、CAT酶活性和SOD酶活性随淹水时间增加而升高,且广东桑实生苗高于鲁桑实生苗,而Pro含量呈不断下降趋势.不同类型桑树砧木实生苗在不同胁迫条件及不同处理时间下,各生理生化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综合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法对2种桑树砧木实生苗进行耐旱性和耐淹性综合评价分析,鲁桑实生苗表现出较强的耐旱能力,而广东桑实生苗表现出较强的耐淹水能力.  相似文献   
32.
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张掖市甘州区和整个张掖市2008年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结合张掖市自身特点选取了具有张掖市地域特色的项目种类进行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最后,把张掖市甘州区与整个张掖市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实现区域协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3.
根据TRSV 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RT-PCR和IC-RT-PCR能从TRSV的2个分离物中分别扩增到与预期大小相同的DNA条带,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所扩增序列为TRSV CP基因的部分序列,在系统关系树上与TRSV的其他分离物形成一簇,表明所建立的RT-PCR和IC-RT-PCR检测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34.
利用感染了番茄黑环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的非洲菊叶片,建立同步检测非洲菊3种病毒的多重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多重RT-PCR可一次性扩增出3种病毒的DNA条带,最低可检测到相当于1μg的带毒叶片;实时荧光RT-PCR可分别检测相当于1 ng、1 ng和100 Pg的带毒叶片.同时采用茎尖、叶片和花托组织培养脱毒并结合培养基添加病毒A的脱毒方法,对接种3种病毒的非洲菊进行外植体脱毒试验,获得非洲菊组培苗脱毒方法.用建立的多重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检测脱毒效果,茎尖脱毒率分别为75.0%和66.7%,花托脱毒率分别为52.0%和54.5%.  相似文献   
35.
 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丁香疫霉病菌 (Phytophthora syringae, PSY),根据GeneBank中PSY的ITS序列设计特异引物Psy1/Psy2和探针P-Psy,建立了常规PCR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利用引物Psy1/Psy2扩增供试的26株PSY能得到585 bp的预期目标条带,但扩增其它61个非PSY供试菌株不能得到预期产物,检测灵敏度为12 pg菌丝DNA;探针P-Psy对供试26株PSY表现为阳性扩增,而对其它菌株和空白对照均表现为阴性扩增,检测灵敏度可达120 fg菌丝DNA,比常规PCR高100倍;引物Psy1/Psy2和探针P-Psy对5 g土壤中PSY卵孢子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20 000个和200个。样品检测试验表明两种PCR方法可用于口岸植物检疫中快速、准确和特异地检测丁香疫霉病菌。  相似文献   
36.
 以带有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CMV)的玉米叶片为材料,研究建立了MCMV 的普通RT-PCR、TaqMan 实时荧光RT-PCR 和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RT-PCR 检测方法,并比较了3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表明:TaqMan 实时荧光RT-PCR 的检测灵敏度最高,最低检出量可达1.61 fg,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RT-PCR 略逊之,普通RT-PCR 的检测灵敏度则相对较低,与前两者相差10~100倍。  相似文献   
37.
为了建立桑树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子生态学试验技术体系,采取不同的细胞裂解方法及DNA沉淀方法直接提取桑树根围土壤微生物总DNA,并以采用试剂盒提取的桑树根围土壤微生物总DNA为参照,筛选出一种能有效提取高纯度、多样性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方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菌酶、蛋白酶K、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裂解液,经反复冻融裂解细胞,在DNA提取液中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 K30)、牛血清蛋白(BSA)、CaCl2去除腐殖酸,并结合聚乙二醇8000(PEG8000)沉淀和纯化DNA。该方法简便、快速,获得的桑树根围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分子长度在23 kb以上,土壤鲜样的微生物DNA产率为11.2μg/g,且纯度较高,D(260 nm)/D(230 nm)=1.42,D(260 nm)/D(280 nm)=1.37,可直接用于PCR扩增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  相似文献   
38.
建兰花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焕利  杨翠云  于翠  马青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2):289-292,296
根据建兰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2对引物,采用IC-RT-PCR方法和质粒梯度稀释的方法,研究建兰花叶病毒的分子检测方法和灵敏度.结果表明,从21个建兰花叶病毒的病株样品中均能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同的DNA条带,序列测定和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所测定的序列均为CyMV外壳蛋白基因的部分序列,序列同源性均达到89%以上;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可检测的最低病毒含量为2.72×10-7 μg/mL.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解磷细菌定殖规律及其与本溪山樱地上和地下部生长发育的关系,为土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本溪山樱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缩影系统并结合常规的分析方法,研究植物促生根际细菌—3株解磷细菌[Bacillus(Y4)、Pseudomonas(J6)、Flavimonas(H7)]于本溪山樱根部的定殖规律及其对根际特征和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3种菌株定殖部位因时间变化而变化,混接处理中根内没有菌株定殖,但无论单接与混接处理3种菌株定殖密度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接种解磷细菌后,细菌于本溪山樱根部的侵染速度较快,数量较多,放线菌和真菌的侵染能力较低,数量较少。接种Y4可较对照提高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这种效果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而接种其它菌液处理均降低了植株的Pn。单接Y4可增加植株中全磷含量。【结论】解磷细菌的定殖数量随外来微生物侵入数量的增多而减少。外来细菌的侵入对解磷细菌的定殖影响较大。处理前期,接种假单胞杆菌(Y4)和芽孢杆菌(J6)对植株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0.
对来自新西兰的猕猴桃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结果在果实中分离到2株疑似猕猴桃果腐病菌的菌株Na-3419和Na-4756。对其进行了病原菌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菌株Na-3419和Na-4756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能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经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扩增和测序,菌株Na-3419与Gen Bank中登录号EU482221.1和EU482220.1的菌株序列同源性达到100%,菌株Na-4756与Gen Bank中登录号AY359230.1、AY359226.1和KR859079.1的菌株序列同源性达到100%;病菌接种猕猴桃3 d后开始发病。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将分离获得的菌株Na-3419和Na-4756鉴定为猕猴桃果腐病菌(Neofabraea actinidiae)。这是上海口岸首次在进境的猕猴桃果实上截获该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