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小麦基因型磷素营养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物矿质营养遗传学研究 是当今植物营养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对农业 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本文就小麦磷高效基因型的定义、种质 资源的利用与磷高效基因型的筛 选、遗传特性和育种 改良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目前,有关小麦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较少,有待于今后进一 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72.
研究不同耐低磷大豆品种在酸性红壤和石灰性土壤上的耐性变化。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的耐低磷能力与土壤类型有一定关系,干物质积累量和磷积累量的大豆品种×土壤类型间交互作用极显著。在酸性低磷红壤上,大豆品种湘春91—100、涟源泥冬黄豆和浙春2 号的干物质量和磷积累量都显著高于桂阳傲泉黄豆和湘豆3 号。在石灰性土壤上,干物质表现为湘春91—100、涟源泥冬黄豆> 桂阳傲泉黄豆、浙春2 号> 湘豆3 号,而磷积累量除湘春91—100 显著较高外,其它4 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土壤类型对大豆品种的根系生长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3.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3种控释肥对土壤氮素硝化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具有明显控制氮素释放的作用。在培养的前23d,控释肥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低于尿素处理,而后则高于尿素处理。各肥料处理土壤NO3--N含量均随培养时间逐渐增加,但不同肥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8d培养期间,施入控释肥的土壤反硝化氮损失量为30.33~30.91mg N·kg-1土,比施加尿素处理土壤低13.83~14.41mgN·kg-1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控释肥降低氮肥的反硝化损失达3.45~3.60个百分点。控释肥处理土壤N2O累积释放量约为15.71~20.45mgN·kg-1土,比尿素处理高0.86~5.60mgN·kg-1土,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4.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氮素气态损失的主要途径,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3种菜地土壤之间硝化反硝化活性的差异,反硝化作用利用乙炔抑制培养法对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培养33d后红泥土、灰沙土和灰泥土的氮素硝化率均很高,分别为96.1%、88.3%和70.4%,其中红泥土与灰泥土的硝化率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而灰沙土与红泥土、灰泥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pH值最高和最低的菜地土壤其硝化率分别表现出最高和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在pI-14.61条件下灰泥土的硝化率可达70.4%。氮肥的施用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了3种土壤硝化过程的N2O排放量,占施氮量的0.59%-0.70%。3种菜地土壤之间氮肥的反硝化活性表现为灰泥土〉红泥土〉灰沙土,其差异也极显著(P〈0.01),氮肥的反硝化损失量占施氮量的-0.02%-0.20%。土壤硝化和反硝化氮素损失累积量随时间t的变化均符合修正的Elovich方程:y=bln(t)+a。  相似文献   
75.
控释肥料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行研制的5种控释肥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控释肥料对大白菜的产量、品质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N、P、K比例和等养分量处理下,控释肥料可以显著提高大白菜产量和提高养分利用率.与普通肥料1次性施用相比,控释肥料处理增加产量5.8%~16.9%,氮、磷、钾当季利用率分别提高3.2~13.6,3.2~10.3和9.2~19.4个百分点:与普通肥料分2次施用相比,控释肥料处理增产3.8%~14.7%,氮、磷、钾当季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8~10.4,1.5~7.1和-1.0~9.2个百分点.此外,控释肥料对大白菜的品质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6.
实验研究了复混肥添加剂对肥料养分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混肥中添加木质素、风化煤、硼砂等添加剂能显著地降低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释放速率,并且以3种添加剂复配添加效果最好。与未加添加剂的相比,肥料与土壤混匀后培养17d,期间氮释放速率能降低0.3%-5.7%,磷释放速率降低0.3%-5.3%。钾释放速率降低0%-8.1%。由此可见,在复混肥中添加添加剂具有显著的缓释效应,能减少肥料流失,提高养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77.
西瓜是虫媒花作物,花期主要靠昆虫传粉。由于昆虫的活动受天气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早春季节,低温阴雨天时,昆虫活动少,容易导致授粉不良;夏天由于花期遇高温多雨天气,坐瓜困难,所以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才能保证或提高坐瓜率。为提高  相似文献   
78.
红壤旱地春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及矿质营养的基因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西红壤旱地底施氮磷钾肥条件下,6个不同生育期品种的产量均可达到1500kg/hm^2以上,在气候条件较好的1997年,分别达到1700-2350kg/hm^2,产量高低及主要经济性状随品种生育期长短而异,与对照相比,增产率为2.54%-35.53%,主要农艺性状亦存在差异;生育期长的品种比生育期短的品种蛋白质含量低、油分含量高,但蛋白质,油分之和均超过65%。早熟品种8905-1不但产量高出中  相似文献   
79.
研究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团聚体结构变化规律,探究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分布变化特征,旨在为亚热带地区果园土壤肥力形成和变化规律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林地土壤(0 a)和不同种植年限(2、10、20、30 a)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种植年限与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林地土壤相比,开垦为果园后的土壤中2 mm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果园土壤团聚体含量随粒级减小而降低,其中2 mm和0.25~2 mm粒级分别占40.1%~64.9%和30.6%~46.4%;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各粒级团聚体含量无显著差异。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呈增加趋势,但C/N值呈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增加的土壤有机碳或全氮主要分布于0.25~2 mm粒级团聚体。亚热带地区林地开垦为果园可增加土壤大团聚体含量,但开垦为果园后种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各粒级的分布无显著影响。虽然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可显著提高各粒径下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但C/N降低,建议果园管理过程中应适当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  相似文献   
80.
在种植辣椒的菜地土壤原位条件下,应用原状土柱培养-乙炔抑制法测定辣椒地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与N2O排放量。试验结果表明,辣椒地土壤具有较高的硝化与反硝化活性,而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反硝化损失量显著提高。辣椒生长季节不施肥、常规施氮和高氮施肥条件下辣椒地土壤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量分别为3.62kg/hm2、6.68kg/hm2、16.13kg/hm2和1.09kg/hm2、7.06kg/hm2、25.06kg/hm2,其中常规施氮处理的土壤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量分别占施肥量的1.36%和2.65%,高氮施肥处理分别占施氮量2.78%和5.33%。辣椒地土壤氮肥经反硝化途径损失的比例不高,但产生较高的N2O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