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研究我国农村生活现状对我国农村环境造成污染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阐述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村的水质、土壤和空气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引起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因子,并提出了我国新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2.
花生新型专用肥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闽南地区的土壤养分状况,结合花生作物的营养特点,研制开发出几种新型花生专用肥品种。田间试验表明,5#和6#花生专用肥品种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经2年3个地市的5个试验点验证,施用5#肥比当地习惯地用肥增产6.6%-31.9%,比俄罗斯产复合肥增产4.3%-10.1%;6#肥分别增产4.0%-27.9%和4.3%-6.8%。  相似文献   
63.
盆栽条件下,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施N水平(每公斤土施用0.1克、0.2克氮)下,不同熟期大豆品种吸收、利用氮肥的差异。结果表明,植株全氮积累量:中晚熟品种>早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施氮对增加各品种植株氮的积累有明显影响,其大小顺序为早中熟品种>早熟品种>中晚熟品种,而且增产作用显著,增产率分别为N1:24.1%-40.7%和N218.5%-61.9%;植株中肥料氮占总氮的比例分别为23.5%-43.6%和50.5%-68.2%.其大小依次为早熟品种>早中熟品种>中晚熟品种;至成熟期,68.8%-81.8%肥料N转移到籽粒中,早熟和早中熟品种高于中晚品种.  相似文献   
64.
在酸性红壤的立培条件下,16个南方春大豆品种磷积累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不施磷处理,品种间磷积累量最高的比最低的增加48.3%;施磷处理则增加33.9%。施磷后品种间磷积累量增加15.75~21.97mg/株,磷肥利用率为10.9%~15.6%。大豆磷积累量与品种生育期相关性不显著,但不施磷条件下与苗期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是显著正相关。不施磷时,品种间籽粒产量磷利用效率相差143.73mg/mgP,生物学产量磷利用效率相差406.78mg/mgP;施磷时,分别相差64.51mg/mgP和110.95mg/mgP。  相似文献   
65.
菜田氮素反硝化损失与N2O 排放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田间条件下, 应用原状土柱培养- 乙炔抑制法测定蔬菜地氮肥反硝化损失和N2O 排放量。结果表明, 在茄子- 灰泥土系统中, 不施氮肥处理下, 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量和N2O 排放量分别为N 22.8 kg·hm-2和N 8.2 kg·hm-2 ; 施氮肥处理下, 反硝化损失量和N2O 排放量都极显著提高, 分别达N 37.9 和N33.8 kg·hm-2 ; 氮肥反硝化损失量占施肥量的5.1 %, 产生的N2O 排放量占施肥量的8.6 %。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量和N2O 排放量与土壤水分含量极显著相关, 而与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6.
闽西北农田生态系统中大气氮湿沉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连续3年定位收集湿沉降,研究闽西北地区农田生态系统大气氮素湿沉降的浓度、沉降量以及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水中TN、TIN、DON、NH4+-N和NO3--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22,0.83,0.38,0.53,0.30mg/L,无机氮与有机氮的比例达到2.18,且在每次降雨中总氮的浓度均超过水体富营养化阈值(0.2mg/L)。该地区湿沉降氮输入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夏季高,秋、冬季低。在湿沉降输入氮中NH4+-N、NO3--N和DON占总氮的比例分别为43.77%,24.78%和31.45%,湿沉降以无机氮(TIN)为主,平均年无机氮(TIN)沉降量为8.71kg/hm2,占总氮(TN)沉降量的68.55%。总氮(TN)年输入量为4.17~18.00kg/hm2,平均值为12.71kg/hm2。大气中氮素湿沉降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67.
菜地氮素循环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菜地生态系统氮肥投入量大、氮素循环强度高、损失量大。本文综述了菜地土壤氮素转化与循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施肥、大气沉降、自生固氮、氨化、硝化、反硝化、植物吸收、硝酸盐累积、NH3的挥发、地表径流、NO3- 淋溶等菜地土壤氮素输入、转化和输出的途径和过程及其数量特征;论述了氮素损失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在农田土壤中添加碳源会直接或间接的对氮素转化过程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氮素利用率。以国内外研究为基础,简述了碳源添加对农田土壤各形态氮含量和氮转化的影响过程,揭示出碳源添加对氮肥损失和利用率的影响机理,并展望了农田碳添加的研究前景,为指导农田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研究基础。指出加强多学科交叉,多因素综合和长期定位研究是推动碳氮研究进展和田间成果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69.
随机选取60日龄健康吉戎兔72只,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吉戎兔。饲养45d,每处理基础日粮相同,对照组为处理Ⅰ不添加蛋氨酸锌(Zn-Met),试验组为处理Ⅱ、Ⅲ和Ⅳ分别添加40、80、120mg·kg-1蛋氨酸锌。结果表明,随蛋氨酸锌添加量增加,组织中锌、铜和铁含量有增加趋势,但添加到Zn-Met80mg·kg-1以后这种趋势减缓并有所下降。本试验中,添加蛋氨基酸锌增加组织中锌的含量,有促进铜和铁的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70.
小麦基因型磷素营养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物矿质营养遗传学研究 是当今植物营养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对农业 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本文就小麦磷高效基因型的定义、种质 资源的利用与磷高效基因型的筛 选、遗传特性和育种 改良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目前,有关小麦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较少,有待于今后进一 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