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2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6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01.
302.
碱性盐胁迫对燕麦矿质离子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燕麦耐碱性与矿质离子的关系,通过盆栽试验,将碱性盐Na2CO3、NaHCO3按摩尔比1∶1混合设置不同浓度(0、50和100mmol·L-1)胁迫处理,分析燕麦耐碱性品种vao-9和碱敏感性品种白燕5号根、茎、叶对Na+、K+、Ca2+、Mg2+、Fe2+、Cu2+、Zn2+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碱性盐胁迫下2个品种根、茎、叶中Na+含量增加,K+、Cu2+含量下降;Ca2+、Mg2+含量在根中增加,在茎、叶中下降,Fe2+、Zn2+含量在不同胁迫程度下和不同器官中变化不同。与白燕5号相比,vao-9吸收的Na+总量较低,K+、Ca2+、Cu2+总量较高,Mg2+、Fe2+、Zn2+总量变化不大。在胁迫浓度达到100mmol·L-1时,vao-9茎中截留Na+,叶片中较K+、Ca2+、Mg2+、Fe2+、Cu2+和Zn2+分配较多,而白燕5号叶片中积累Na+较多,茎中积累K+较多,根中积累Ca2+、Mg2+、Fe2+、Cu2+、Zn2+较多,从而使碱性盐胁迫下vao-9较白燕5号叶片中保持的Na+/K+、Na+/Ca2+和Na+/Mg2+低。可见,在高浓度碱性盐胁迫下vao-9茎中区域化Na+,选择吸收K+、Ca2+、Cu2+,并在叶片中分配较多的矿质离子来保持燕麦体内离子平衡,以适应盐碱胁迫。  相似文献   
303.
针对三尖杉种子休眠期长、发芽率极低(仅10%) 的问题,经近10年的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三尖杉种子的采收加工和播种育苗技术。以此 为基础,从采收及种子处理、种子层积催芽、播种育苗、育苗期的管护措施等方面,详细介 绍了三尖杉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304.
姬松茸子实体中活性多肽提取工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实验法对姬松茸子实体活性肽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在姬松茸干子实体粉中加入8倍体积的水,在温度为4℃和pH9.0的条件下,用70%乙醇的沉淀提取6小时,得到提取液的活性肽的含量及抗氧化性均最优,经毛细管电泳图谱分析其活性肽分布也较适宜。  相似文献   
305.
秸秆还田对连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冷凉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大田条件下设玉米秸秆不还田(CK)、玉米秸秆旋耕还田(XG)和深翻还田(SF)3个处理,经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分析短期秸秆还田对连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旋耕还田和深翻还田显著提高0~30 cm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秸秆旋耕还田可提高耕层(0~30 cm)土壤细菌多样性,秸秆深翻还田可提高耕层(11~30 cm)土壤细菌多样性。秸秆深翻还田土壤中富含功能微生物,可作为筛选功能微生物的样品。  相似文献   
306.
为探明大豆-玉米轮作对土壤固氮细菌的影响,以玉米连作为对照(MMM),以nif-H基因为指示,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大豆-玉米2年轮作周期(MSM)和大豆-玉米-玉米3年轮作周期(SMM)下土壤固氮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大豆-玉米轮作下0~20、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均显著增加。固氮细菌的Chao1指数和ACE指数在0~20、20~40 cm土层均为轮作高于对照,轮作下MSM显著高于SMM;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0~20 cm土层轮作显著高于MMM;20~40 cm土层MSM显著高于MMM。在门水平上,MSM和SMM的0~20、20~40 cm土层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均高于MMM。在属水平上,2个轮作类型0~20 cm土层的慢生根瘤菌属、弗兰克氏菌属和纤毛菌属相对丰度显著较高;20~40 cm土层慢生根瘤菌属、伪食酸菌属、地杆菌属和固氮弧菌属相对丰度显著较高;MSM 0~20、20~40 cm土层慢生根瘤菌属、甲基孢囊菌属和固氮弧菌属较SMM均提高。方差分析表明,固氮细菌丰度指数(Chao1和ACE指数)与有机质、碱解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