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7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540篇
林业   602篇
农学   327篇
基础科学   227篇
  556篇
综合类   3414篇
农作物   540篇
水产渔业   311篇
畜牧兽医   1267篇
园艺   610篇
植物保护   23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593篇
  2011年   610篇
  2010年   585篇
  2009年   533篇
  2008年   496篇
  2007年   482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饲粮蛋白质水平与鹿茸产量和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5岁以上生茸期梅花鹿和马鹿各120只,采用无添加剂和单一能量、蛋白质饲料精料补充料,以及劣质粗饲料饲粮,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鹿茸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鹿茸产量和质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或生茸期蛋白质食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极显著logistic生长曲线型,并提出鹿茸产量和质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92.
通过研究褐煤在氧化氨解反应后特性的变化及其在退化土壤造林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探索褐煤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氧化氨解工艺能有效地提高褐煤的阳离子交换量、腐殖酸总量和富里酸含量,降低胡敏素含量.反应生成的氮改性褐煤,全氮含量为5.8%,且呈不同形态(铵态、酰胺态和紧密有机态氮态)的分布,能在土壤中保存较长的时间.半干旱退化土壤中的应用试验表明,在土壤中掺入氮改性褐煤(每株137 g或274 g)可使樟子松林分造林成活率提高20%~25%,而施用相应含氮量的尿素对林木成活率几乎没有作用.随着立地条件的改善和植被的恢复,施用氮改性褐煤林分的土壤碳汇、土壤微生物总量以及脱氢酶、脲酶、β-葡糖苷酶、碱性磷酸酶等的活性都有明显的提高,证实了氮改性褐煤可以作为一类生态和环保的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993.
为了量化植物根系吸水对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为植被护坡的植物种类选择提供参考,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二维边坡,模拟不同根系形态、根长及降雨条件下的根系吸水引起的非饱和土边坡孔隙水压力的分布变化,并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对边坡稳定系数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指数形根系吸水产生的吸力最大,比裸坡增大4...  相似文献   
994.
大豆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不定芽再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豆12和中黄13的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了6BA浓度、取材时间和种子发育程度对大豆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冀豆12最佳取材时间为开花后60~66 d,最佳6-BA浓度为1.0~1.5 mg·L-1,出芽率达96.67%~100%.中黄13最佳取材时间为开花后49~65 d,6-BA浓度为...  相似文献   
995.
水稻多酚氧化酶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酚反应是水稻分类的重要依据。控制水稻酚反应的多酚氧化酶基因(PPO)已经克隆,根据其等位基因的DNA序列差异设计了InDel功能标记FMppo 18和FMppo 29。利用这两个标记对45份材料进行了标记基因型分析和酚反应鉴定。结果发现3份普通野生稻为非缺失带型;8份籼稻材料中6份为非缺失带型,而Dular为缺失29 bp带型,龙晴为缺失18 bp带型,表明Dular和龙晴分别携带29 bp和18 bp缺失的PPO等位基因;11份粳稻材料中9份携带18 bp缺失的PPO等位基因,2份携带29 bp缺失的PPO等位基因。对23份杂草稻鉴定的结果表明,7份早年发现的杂草稻,即3份江苏省连云港穞稻和4份安徽省怀远、来安、全椒、肥东的塘稻为非缺失带型;而16份近年来发现的杂草稻中14份不缺失,2份表现为18 bp缺失的PPO等位基因,与江苏省大面积推广的栽培粳稻品种携带相同的PPO基因。酚反应结果表明带29 bp或18 bp缺失的PPO等位基因的材料酚反应呈阴性,而不缺失的材料酚反应呈阳性。标记基因型与酚反应表现型完全对应。表明这两个功能标记可用于水稻种质资源鉴定、进化研究以及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996.
基于Meta分析的大豆磷效率相关QTL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搜集已经报道大豆磷效率相关的96个QTL基础上,利用BioMercator2.1软件和公共标记将这些QTL映射整合到大豆公共遗传图谱soymap2上,并利用Meta分析在16个连锁群上提取29个“真实”QTL区间,其中16个位点由控制1个性状的QTL组成,另13个位点由控制多个性状的QTL组成。经Meta分析后QTL置信区间缩小,平均置信区间由原来的9.95cM降到7.62cM,其中有4个“真实”QTL的置信区间小于1cM,另有8个“真实”QTL的置信区间在1~5 cM之间。这些“真实”QTL区间中,D1b-2和G-2与大豆磷吸收效率、磷利用效率和多个干重性状相关,D2-1与大豆磷含量和多个干重性状相关。这些QTL两侧标记可用于大豆磷效率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997.
The phenotypes of protein and amino acid contents were measured in an F9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Zhenshan 97B and Delong 208. A total of 48 and 64 QTLs were identified in 2004 and 2005, respectively.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QTL to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ranged from 4.0% to 43.7%. Most QTLs co-localized, forming 29 QTL clusters on the chromosomes with three major ones detected in both years, which were mapped on chromosomes 1, 7 and 9, respectively. The two QTL clus...  相似文献   
998.
重金属铅、镉在白榆中分布规律和累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重金属铅、镉在白榆中分布和积累,了解其对重金属镉、铅的耐性和抗性,为重金属严重污染地区的造林提供技术依据。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白榆在铅、镉单一及复合处理条件下,对铅、镉元素的吸收累积特性。结果表明:在铅、镉单一及复合处理下,铅、镉元素在白榆各器官中分布规律均表现为:根>茎>叶;在铅、镉单一处理下,转运系数均随处理浓度增加而降低;铅、镉在其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富集系数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复合污染下,镉对叶、茎累积铅具有协同作用,对根累积铅无明显影响,铅对根、茎、叶累积镉具有拮抗作用。白榆对铅、镉元素不符合超富集植物条件,但对铅、镉元素表现出一种耐性,因此,白榆适用于铅、镉污染区的种植和绿化。  相似文献   
999.
越南杂交相思容器育苗的基质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越南杂交相思进行容器育苗基质试验,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生物量及苗木根部的根瘤菌数在不同基质间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衡量苗木各项生长指标及基质材料来源难易程度等因素后认为,在生产上选择应用50%黄心土+30%表土+15%火烧土+5%钙镁磷肥的G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00.
覆膜对酒竹笋营养元素与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引进了原产非洲东部中高山地区的竹亚科(Bambusoideae)锐药竹属(Oxytenanthera Mun-ro)竹种--酒竹(O.braunii Pilger ap.Engler),经过近4年的引种栽培,实地调查发现,与邻近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 Kurz)、马来甜龙竹(D.asper (Schult.f.)Backer ex Heyne)、麻竹(D.latiflorus Munro)竹林相比较,笋横锥大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笋直锥大象(C.longimanus Fabricius)和巨红蝽(Macroceroes grandis Gray)特别喜食酒竹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