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04篇
  免费   1523篇
  国内免费   1950篇
林业   1791篇
农学   1592篇
基础科学   1180篇
  2341篇
综合类   10142篇
农作物   1676篇
水产渔业   1077篇
畜牧兽医   3147篇
园艺   1405篇
植物保护   1126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97篇
  2022年   978篇
  2021年   1007篇
  2020年   950篇
  2019年   910篇
  2018年   740篇
  2017年   1075篇
  2016年   763篇
  2015年   1153篇
  2014年   1145篇
  2013年   1366篇
  2012年   1946篇
  2011年   1847篇
  2010年   1812篇
  2009年   1704篇
  2008年   1618篇
  2007年   1393篇
  2006年   1174篇
  2005年   931篇
  2004年   555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404篇
  2001年   333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采用百度试验法对云南松人工林木材进行了干燥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煮后的木材干燥质量优于非处理木材,截面变形程度轻,且干燥时间缩短,并提出了云南松的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52.
基于ASP.NET的造林专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ASP NET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采用知识库和专家系统原理构建造林专家系统。利用该系统辅助解决造林体系中的非结构化问题,为其规划设计的论证决策提供有力工具及手段。  相似文献   
53.
牦牛不同年龄段的屠宰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然放牧条件下0.5~5.5岁各个年龄段牦牛的屠宰测定,得到最好的屠宰指标为:2.5岁时屠宰率为59.14%;3.5岁时净肉率为41.5%,胴体产肉率为76.35%,骨肉比为1∶3.77。  相似文献   
54.
哺乳动物附植前胚胎的基因表达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哺乳动物胚胎附植前期包括:合子的形成,胚胎基因组的激活和细胞分化的开始。在这个时期,发育由母源物质控制转为合子基因控制,在此过程,同时形成染色质介导的转录抑制时期,要解除抑制必须经过胚胎基因组的激活。通过对体内、外附植前胚胎的mRNA的表达特点以及它们与成功发育联系的研究,可以筛选出最佳的体外培养条件,设计最佳的核移植方案。  相似文献   
55.
野生朱红硫磺菌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营养试验、菌丝体培养和出菇温度试验、培养基酸碱度试验、出菇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2℃,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子实体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6~25℃,气温低于16℃,子实体色泽为淡橙色,16℃以上,子实体呈鲜橙红色;培养料适宜营养C/N为20-26/1;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酸碱度范围为pH3.0~8.0,最适酸碱度为pH4.0—6.5;朱红硫磺菌的产量与光照条件无关,但光照强度影响子实体的发生时间和色泽;朱红硫磺菌栽培原料广泛,凡栽培木腐菌的培养料均可用于栽培朱红硫磺菌。  相似文献   
56.
彩色甜椒花药培养若干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硝酸银、ATP钠盐、NAA、KT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材料为彩色甜椒品种7160的花药。结果表明,硝酸银是影响彩色甜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率的最主要因素,在其浓度为1.0mg/L时胚状体诱导率最高;ATP钠盐为次主要因素,在其浓度为100.0mg/L时效果最好。KT比NAA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大;KT浓度1.0或1.5mg/L时较好。  相似文献   
57.
八珍汤对乳牛产后免疫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提高乳牛产后期免疫状态的新方法,对试验乳牛分4组(产前第30d至产前第1d灌喂组、产前第15d至产后第15d灌喂组、产后第1d至第30d灌喂组、不灌喂中药对照组)灌喂中药八珍汤,检测产后期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结果发现,产前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d升高;产前产后组CD3、CD4和CD8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d和第15d升高;产后组CD3细胞数量在产后第15d和第30d升高,CD4细胞数量也在产后第30d升高。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能力,产前产后组在产后第1~30d明显提高,产后组在产后第15d和第30d明显提高。各组乳牛产后期CD21细胞数量的变化相近。结果表明,从产前第15d开始到产后第15d每日喂八珍汤,能明显提高乳牛产后期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和增加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功能,而对B细胞数量增加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8.
苏南丘陵区秋播苜蓿适用伴生作物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苏南丘陵区苜蓿苗期的杂草问题,从保护播种入手,在多年生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黑麦、小黑麦四种作物共五个品种中寻找适宜的伴生作物.通过对产量、株高、杂草率等多个指标测定分析,筛选出中新830小黑麦、赣选一号黑麦草适于用作苜蓿播种的伴生作物,同时获得两个苜蓿存活率最高的处理:苜蓿(15kg/hm^2)+中新830小黑麦(150kg/hm^2)撒播及苜蓿(18 kg/hm^2)+中新830小黑麦(250kg/hm^2)30cm条播.试验还表明撒播方式下,苜蓿播量与其竞争力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59.
AIM: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Th1-typed cytokine IFN-γ and Th2-typed cytokine IL-4 on T lymphocytes that infiltrate in nasal polyps for searching the pathogenesis of nasal polyps. METHODS:Nasal polyps tissue samples and peripheral blood were obtained from 21 patients. Normal human inferior turbinate mucosa and peripheral blood were obtained as well. Flow cytometry was adopt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IFN-γ and IL-4 of T lymphocytes. RESULTS: Th cytokines were rarely detected in inferior turbinate from normal human. Nasal polyps tissue consisted of abundant T lymphocytes. The expression of IL-4 and IFN-γ increased in peripheral blood from patients compared with normal human (P<0.05). The expression of IL-4 increased but the expression of IFN-γ decreased in nasal polyps compared with that of peripheral blood from the same patient (P<0.05). CONCLUSION:There were generous of T lymphocytes infiltrating in nasal polyps. There was abnormal immune status in the local nasal mucosa from the patients, and the predomination of Th cytokine secretion changed compared with peripheral blood from the same patients, which resulted in the change of microenvironment of nasal mucosa and possibly close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nasal polyps.  相似文献   
60.
莲子草假隔链格孢的寄主范围及对空心莲子草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空心莲子草(Alteranthera philoxeroides)由于具有繁殖迅速、适应性强等特点,于20世纪50年代被引人我国江苏和浙江等地作为牲畜饲料植物栽培,随后相继传人全国各地并引起危害,成为我国大部分省区旱地和水域的恶性杂草之一。其微生物防治目前仍处于生物防治物的调查筛选阶段,已发现的病原真菌有假隔链格孢菌(Nimbya alternantherae)、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及链格孢(Alternaria sp.)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