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8篇
林业   71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91篇
  125篇
综合类   187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21.
番茄新品种‘辽粉2号’为无限生长类型一代杂种。生长势强,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烟草花叶病毒病、叶霉病、根结线虫病等。果实扁圆形,粉红色,有绿肩,平均单果质量14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7%。产量高,留3穗果平均产量可达109.1 t·hm~(-2)。果实口感好,硬度中等,耐贮运性好。  相似文献   
22.
考虑梁的几何非线性动力问题,研究了其动力分析的中剪力和轴力相互影响的重要性,提出了剪力和轴力的相互影响是考虑系统非线性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基于椭球函数的棉花叶倾角分布动态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试验资料,在系统分析棉花冠层叶倾角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将整个生育期分为4个生长阶段,并利用高斯五点距离法将冠层分为5层,用椭球分布函数模拟不同生育阶段、不同高度层上的叶倾角分布密度.模型能较全面地反映整个生育期冠层不同高度上的叶倾角分布情况,且方便用于分层的光合作用模型.利用不同播期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叶倾角频率分布的模拟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945和6.3%,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4.
王益民 《淡水渔业》2000,30(10):10-11
为探索淡水白鲳在我市夏季高温季节短暂几个月的养殖生长情况 ,1 999年我们在市水产所开挖的 3亩池塘进行淡水白鲳的养殖试验 ,经过 87天的精心饲养 ,获得淡水白鲳 1 977公斤 ,总利润 1 1 6 72元 ,亩均产6 5 9公斤 ,亩均利润 3891元的好成绩。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 材料1 1 池塘条件 :试验池为新开挖池 ,面积3亩 ,水深 1 5m ,池塘为东西向、长方形、注排水方便。1 2 水源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1 3 设备 :配备 1 5千瓦水泵一台。1 4 饵料 :购入上海福寿泰鱼用全价颗粒饵料。1 5 鱼种 :外购 8cm的淡水白鲳 30 0 0尾。2 …  相似文献   
25.
为验证苯酚类消毒剂对鸡球虫卵囊的抑杀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单体和复方对氯间甲酚消毒剂与未孢子化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共孵育,检测其对卵囊孢子化率的影响;与孢子囊共同孵育,通过子孢子脱囊率评价其对子孢子释放的干扰。孢子化卵囊经过不同浓度消毒剂直接浸泡、粪便干扰下浸泡或喷雾处理后经口接种雏鸡,通过OPG和盲肠病变记分探究消毒剂处理对卵囊的繁殖力和鸡的致病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2种消毒剂均可使孢子化率和子孢子脱囊率显著下降,且3种浓度的复方对氯间甲酚与3%氨水对照组(PC)的消毒效果无显著差异。直接浸泡处理试验结果显示,2%和3%复方对氯间甲酚 (HTS2和HTS3)具有更为显著的抑杀效果,与PC无显著差异;粪便干扰试验结果显示,粪便作用下这两种消毒剂对球虫卵囊仍有理想的抑杀效果;喷雾处理试验结果显示,3%对氯间甲酚(HT3)对球虫卵囊抑杀效果最好,显著优于PC组(P<0.05),而2%对氯间甲酚(HT2)、HTS2和HTS3组的抑杀效果与PC组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下这2种消毒剂对孢子化和未孢子化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都有一定的抑杀作用,综合比较,复方对氯间甲酚消毒剂具有更强的抑杀球虫卵囊效果,具有代替氨水成为鸡球虫消毒剂的潜能。  相似文献   
26.
于晨  王仪明  马力  苏连泰  高鲤  周鹏  安渊 《草业科学》2022,39(5):996-1005
为探索南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植新途径,建立长江中下游地区紫花苜蓿和玉米(Zea mays)周年轮作栽培模式,本研究开展了紫花苜蓿冬闲田栽培技术和轮作玉米栽培技术研究。紫花苜蓿栽培试验设置了对照(不施肥)和施肥(NPK复合肥)处理;轮作玉米试验设置了原位添加苜蓿绿肥(紫花苜蓿种植地)、异地添加苜蓿绿肥(未种植紫花苜蓿地)和不添加苜蓿绿肥(对照) 3个处理,添加量为3 000 kg·hm-2苜蓿干草。结果表明:秋播紫花苜蓿可分别于次年4月初和5月中旬刈割两茬。其中,施肥显著提高了苜蓿产量和叶蛋白质含量(P <0.05),两茬累计干草产量达到10 897 kg·hm-2,比对照增产22.7%;与未种苜蓿地相比,种植苜蓿显著提高了0-30 cm土层的全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P <0.05)。原位添加和异地添加苜蓿绿肥均显著提高了轮作玉米的全株生物量(P <0.05),增幅分别达到40.1%和16.7%,并且,原位添加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的全氮和速效钾含量,以及10-20 cm的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27.
海岸退化沙地木麻黄人工林能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GR-3500型氧弹式热值仪测定福建沿海中部惠安县崇武林场1989年造的海岸沙地木麻黄人工林热值和能量现存量.结果表明:现存生物量为152.60 t·hm-2,净生产力为10.17 t·hm-2a-1,凋落物的年归还量为14.17t·hm-2a-1.木麻黄各组分干质量热值为19.26~20.53 kJ·g-1,平均为19.70 kJ·g-1,灰分含量为1.20%~11.92%,平均5.23%.整个林分能量现存量为2 986.92GJ·hm-2,各组分的分布为干(43.30%)>根(24.10%)>枝(13.60%)>皮(10%)>小枝(6.60%)>枯枝(1.60%)>果(0.80%).能量的归还量为294.56 GJ·hm-2,净固定量为196.80 GJ·hm-2,整个林分对林地有效太阳辐射能转化率为0.90%.木麻黄在东南沿海地区有较高的太阳能利用率和生长适应性,是很好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28.
公司化运营丹寨模式是贵州省建立的一种新的基层兽医服务模式。为推广这一新模式,从模式的成立背景、项目营运、收入分配和运转成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从村级防检员收入、服务能力等方面剖析了该新型模式的先进性,并提出了推动该模式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9.
针对丘陵山地拖拉机电液悬挂控制系统试验条件复杂,过程繁琐以及重复性较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室内加载仿形试验台。该试验台由安装位置可调整的坡地仿形模块与辅助装置、模拟加载模块以及测控系统等功能模块组成,在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作用下模拟丘陵山地拖拉机的作业坡度和耕作阻力,测试拖拉机电液悬挂控制系统性能。以TS-404H拖拉机为试验对象,坡地等高线为作业路线,运用该试验系统进行丘陵山地拖拉机电液悬挂系统的坡地自适应调整试验,对试验台系统的坡地仿形模块和模拟加载模块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预定坡度目标0°~15°范围内,该试验台仿形模块模拟坡度的最大误差为4.2%,平均误差为3.8%,调整时间1.2 s,超调量为9%;当模拟土壤阻力为6.5 kN时,加载模块的响应时间为1.2 s、最大误差4%,平均误差2%,能够满足中小型丘陵山地拖拉机电液悬挂控制系统对试验设备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0.
Stunt nematodes (Tylenchorhynchus spp.) are obligate migratory root ecto-parasitic nematodes found in the fields of many cultivated crops. These nematodes, with phyto-sanitary potential, are frequently ignored or misdiagnosed as pests, and this may pose a threat to food security. The accuracy of its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a morphological approach has been challenged recently, due to the overlapping of the morphological and morphometric characters of the species. Consequentl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and characterize stunt nematodes present in 54 fields cultivated with cereal crops (wheat, maize and rice) in the savannahs of northern Nigeria, using integrative taxonomy and molecular approaches. The molecular and morphological studies identified and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T. annulatus as the occurring specie in the savannahs of northern Nigeria.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and 28S genes of ribosomal DNA further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T. annulatus. The first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sequences of the ITS and 28S rDNA gene for T. annulatus from Nigeria were provided by this research. Also, according to our literature search,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 annulatus in wheat, maize and rice in the savannahs of northern Nigeria. Further study to test the pathogenicity of the parasitic nematode species found in this survey is recommended for the priorit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