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8篇
  免费   813篇
  国内免费   1108篇
林业   998篇
农学   722篇
基础科学   784篇
  1351篇
综合类   6474篇
农作物   932篇
水产渔业   495篇
畜牧兽医   2009篇
园艺   977篇
植物保护   577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632篇
  2021年   657篇
  2020年   611篇
  2019年   549篇
  2018年   413篇
  2017年   653篇
  2016年   435篇
  2015年   683篇
  2014年   599篇
  2013年   773篇
  2012年   1138篇
  2011年   1143篇
  2010年   1129篇
  2009年   992篇
  2008年   1015篇
  2007年   855篇
  2006年   742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揭示甘蓝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发生线粒体同源异型转化的分子机制,利用RT-PCR和转基因的方法分别进行了研究。 RT-PCR试验结果表明,甘蓝B基因AP3在雌蕊(心皮)发育初期异位高表达,C基因AG3在发生心皮化的雄蕊部位异位高表达,这可能导致了甘蓝Ogura胞质不育系线粒体同源转化的发生。而拟南芥转基因试验表明,线粒体定位表达载体p3301-ATP-ORF138能导致拟南芥雄性不育的发生,这说明orf138基因是发生线粒体同源异型转化的甘蓝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92.
在培育果树苗木时,一般是对采收的种子进行沙藏层积处理后,于第2年春季进行播种育苗。研究表明,杏采收后将其种子放在薄膜袋中,立即在4℃冰箱中保湿存放处理,最快40 d后就有种子发芽,在采后40~70 d期间57.7%的种子发芽,其中早熟杏种子也能发芽和出苗,但打破休眠需要较多的天数。发芽种子在箱装育苗基质中播种育苗、种苗带基质移栽于大田,成活苗率78.4%,杏苗当年株高平均21.1 cm;未发芽杏种子直接在大田中播种成活苗率高,杏苗当年株高平均13.0~20.7 cm,未出苗种子第2年继续出苗。采后当年播种培育的杏苗在第2年株高可达到70.5~101.4 cm。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不用赤霉素处理种子,杏采后当年也可以进行播种育苗。该研究为大量培育杏苗和早熟杏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93.
稻米中同位素与多元素特征及其产地溯源PCA-LDA判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探究谷物中同位素与多元素的地域特色及其产地溯源的可能性,本研究采用稳定同位素质谱和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法测定稻米中同位素比率和多元素含量,并结合化学计量学中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法建立模型,对不同省份的稻米进行产地溯源判定。结果表明,各地产的稻米中稳定同位素δ15N、δ13C、δD、δ18O数值范围不同,而且Li、Be和Na等其他矿物元素的含量变化较大,Pb、Sr同位素比率也各不相同,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PCA法能够初步辨别各稻米地产,本研究进一步采用PCA-LDA法能够对大区域(黑龙江省、江苏省和辽宁省)的稻米进行产地判别,通过对23个样本进行判别验证,正确率为91%。对于黑龙江省4个地产的稻米样品,由于地理差异性比较小,同时样本数比较少,故只对其中2个产地稻米进行判别。通过同位素比率和多元素的含量的测定再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一定程度上能够区分不同产地的稻米,为稻米产地溯源的可行性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改良水稻品种的品质性状,利用60Coγ-射线为诱变源,对粳稻品种Koshihikari种子进行了辐照处理,通过改良的单粒种子法对种子蛋白质的含量和组成进行了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筛选到了72个种子蛋白突变体,结果表明经诱变后种子蛋白的含量和组成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异。本研究为揭示水稻贮藏蛋白积累机制及开发新型稻米种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In this study, biochars from rice straw(Oryza sativa L.) were prepared at 200–600?C by oxygen-limited pyro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properties of rice straw biochars produc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to examine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the biochars for a heavy metal, copper(Ⅱ)(Cu(Ⅱ)), and an organic insecticide of cyromazine, as well as to further reveal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s.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batch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Cu(Ⅱ) adsorbed varied with the pyrolysis temperatures of rice straw biochar. The biochar produced at 400?C had the largest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Cu(Ⅱ)(0.37 mol kg-1) among the biochars,with the non-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as the main adsorption mechanism. The highest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cyromazine(156.42 g kg-1) was found in the rice straw biochar produced at 600?C, and cyromazine adsorption was exclusively predominated by surface adsorption. An obvious competitive adsorption was found between 5 mmol L-1Cu(II) and 2 g L-1cyromazine when they were in the binary solute system. Biochar may be used to remediate heavy metal- and organic insecticide-contaminated water, while the pyrolysis temperature of feedstocks for producing biochar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the restoration of multi-contamination.  相似文献   
996.
三种紫色土上不同绿肥品种的生物量及养分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框栽法对不同绿肥品种的生物量和氮磷钾养分进行分析比较,初步筛选出旱坡地不同紫色土上适宜的绿肥品种。结果表明,在酸性紫色土上,黑麦草和毛叶苕子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在碱性紫色土上,蚕豆和黑麦草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在中性紫色土上,黑麦草和紫云英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因此,酸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黑麦草和毛叶苕子,碱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蚕豆和黑麦草,中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黑麦草和紫云英。  相似文献   
997.
马铃薯干腐病是马铃薯贮藏期主要病害之一,已经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限制因子,确定病原菌的侵染特性对于早期预报和防治干腐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马铃薯干腐病主要致病菌拟丝孢镰刀菌(Fusarium trichothecioides)侵染马铃薯过程中薯块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的马铃薯被拟丝孢镰刀菌侵染后,丙二醛(MDA)含量都出现出下降的趋势,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薯块抵抗病原菌的侵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抗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8.
赤峰显性核不育谷子是在谷子中首次发现的核不育材料,该材料的育性受2对核显性基因互作控制,一对是显性核不育基因Msch,另一对是显性上位育性恢复基因Rf。两者共同存在时显性上位育性恢复基因Rf能抑制显性核不育基因Msch的表达,从而表现可育。利用已构建的不育基因Msch的上位育性恢复基因Rf的近等基因系(NILs)为材料,通过对300对AFLP引物组合进行筛选,找到了与显性上位育性恢复基因Rf紧密连锁的2个AFLP标记(E15/M52和E20/M41),与不育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是7.0c M和12.7 c M,而且位于不育基因的同一侧,标记间相距5.7 c M。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筛选对葡萄瘿螨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杀虫剂对葡萄瘿螨的防控效果.[结果]施药后10 d,30%哒螨灵SC 3 000倍稀释液的防效最高,达到86.52%,其次是73%炔螨特EC 3 000倍稀释液和1.8%阿维菌素EC 2 000倍稀释液,防效分别为77.42%和75.55%;施药后20 d,30%哒螨灵SC 3 000倍稀释液、73%炔螨特EC 3 000倍稀释液和1.8%阿维菌素EC2 000倍稀释液的防效有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防效分别达到90.73%、83.56%和84.28%.[结论]4种杀虫剂对葡萄瘿螨都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为新疆葡萄生产选择可靠的替代药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营养健康和贫困代际传递一直是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两大重要部分,它们不仅影响着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更关系着祖国的未来,然而这两大问题在中国农村地区表现的更为突出.该研究主要利用CHNS数据,借助SPSS19.0、Excel等统计软件,对中国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程度,以及营养健康对中国农村贫困代际的作用机制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对提高中国农村营养健康水平,改善贫困代际传递状况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研究表明:中国农村依然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其中相对代际贫困传递成为主要的形势.父辈的健康水平对子辈健康的影响显著,父辈对子辈的健康投资和对健康的认知水平对子辈健康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