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20篇
  免费   1201篇
  国内免费   1875篇
林业   1330篇
农学   1278篇
基础科学   869篇
  2136篇
综合类   8699篇
农作物   1316篇
水产渔业   821篇
畜牧兽医   2691篇
园艺   1418篇
植物保护   938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37篇
  2022年   776篇
  2021年   869篇
  2020年   872篇
  2019年   763篇
  2018年   555篇
  2017年   871篇
  2016年   601篇
  2015年   937篇
  2014年   953篇
  2013年   1082篇
  2012年   1467篇
  2011年   1449篇
  2010年   1422篇
  2009年   1240篇
  2008年   1288篇
  2007年   1194篇
  2006年   1026篇
  2005年   822篇
  2004年   514篇
  2003年   359篇
  2002年   536篇
  2001年   486篇
  2000年   383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小麦近缘植物生态分布与抗禾谷缢管蚜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小麦族野生近缘植物18个属96个种(变种、亚种)269份材料进行了抗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鉴定。在10属50种多年生材料中,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长穗偃麦草(Et.elongata)、费尔干偃麦草(Et.ferganensis)和窄颖赖草(Leymus angutus)表现为高抗;在鉴定的7个属41种(变种)一年生材料中,高抗材料均存在于山羊草属(Aegilops),其中欧山羊草(Ae.biuncialis)、小亚山羊草(Ae.columnaris)、小伞山羊草(Ae.umbellulata)、钩刺山羊草(Ae.triuncialis)抗性最强。分析表明小麦近缘野生植物对禾谷缢管蚜产生的高抗变异是与它们分布的温暖干旱的生态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972.
本文利用农业生产知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研制开发了行之有效的玉米精准施肥专家系统,将数据库、人工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网络技术以及信息集成技术应用到玉米生产领域,给传统的玉米栽培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降低肥料投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玉米产品质量和产量,示范区玉米产量平均增产11.31%,增加收入23 380.0万元.  相似文献   
973.
电场处理油葵种子对其萌发期水分胁迫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不同电场强度处理油葵种子15min,以PEG(聚乙二醇)模拟水分胁迫,测定电场处理对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0kV/cm场强范围,不同电场强度,对种子水分胁迫的敏感性的影响程度不同.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种子敏感性以振荡关系变化.适当电场处理条件能够显著地提高种子的吸水率,减轻细胞膜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从而减小水分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提高种子抗旱性最佳电场处理条件的选取与处理时间和电场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974.
姚阳  曾福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13-11215
通过对中国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有关问题的成因分析,从农村公共物品投入、融资机制、集群规划、农业保险、技术创新、农产品品牌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培育和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5.
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表达差异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利用cDNA AFLP技术 ,对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群和不育株群分析显示 :花蕾之间基因表达存在差异 ;莲座期叶片之间、开花期叶片之间和花茎之间基因表达无差异 ;叶片、花茎和花蕾之间基因表达存在差异。对开花期的小蕾、中蕾和大蕾分析显示 :10对引物中 ,1对在可育株中蕾和大蕾中扩增出 1条特异带 ,另 1对扩增出 1条在可育株中蕾中表达丰度高于不育株中蕾的条带 ,其余 8对未发现差异条带。对上述表达丰度有差异的基因进行Northern验证 ,结果与之一致 ,表明cDNA AFLP技术可以用于植物雄性不育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相似文献   
976.
用可压方法及预处理方法求解了低马赫数紊流流动,其中空间离散格式采用了Roe格式,紊流模型采用了DES模型.以绕NACA0012的紊流流动为例,分析了该方法对提高流动速度和精度的特性,并将其用到多段翼型及绕圆柱的非定常流动中.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求解低速流动及混合流场问题,且具有较高的数值精度.  相似文献   
977.
BB肥即团粒掺混肥,是Bulk Blend fertilizer的英文缩写,属于复混肥范畴,是比较先进的化肥品种之一。通过对BB肥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78.
The mechanisms controlling axon guidance are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in understanding brain development. Growing corticospinal and somatosensory axons cross the midline in the medulla to reach their targets and thus form the basis of contralateral motor control and sensory input. The motor and sensory projections appeared uncrossed in patients with horizontal gaze palsy with progressive scoliosis (HGPPS). In patients affected with HGPPS, we identified mutations in the ROBO3 gene, which shares homology with roundabout genes important in axon guidance in developing Drosophila, zebrafish, and mouse. Like its murine homolog Rig1/Robo3, but unlike other Robo proteins, ROBO3 is required for hindbrain axon midline crossing.  相似文献   
979.
蚁蚕期个体形体特征在蚕种杂交率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验蚕种杂交率是蚕桑生产的重要工作,但生产上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解剖镜)放大观察蚁蚕。【结果】不同蚕品种具有不同的蚕体颜色、斑纹、斑纹颜色和形状、体型等形体特征,这种形体特征与4、5龄大蚕的形体特征不同,据此发明了一种根据蚁蚕期形体特征检验蚕种杂交率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摄影设备首先建立每一个家蚕品种蚁蚕期个体形体特征的图文数据库;然后将待鉴别家蚕品种的形体特征与数据库中已知品种的形体特征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分析,按照概率分布理论和抽样推断方法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推断;为了同时减少将不合格蚕种误判为合格蚕种及将合格蚕种误判为不合格蚕种的鉴定风险,拟采用2次抽样检验方法,2个样本组成都为1 000个个体,当第一检和第二检检出纯种数分别小于等于38和79时判为合格蚕种。【结论】本方法可达到简便、正确、快速、低成本、早时期的检验蚕种杂交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0.
采用96孔细胞培养板法,对10株不同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菌膜形成能力进行调查,并研究外部环境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膜形成的影响。首先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6538为模式菌株,确定了亲水性细胞培养板、培养48 h为适宜的菌膜体外培养条件。在此条件下测定了10株分离株的菌膜形成量,并研究了不同培养温度(25~46℃)和不同营养条件(葡萄糖和氯化钠)对菌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培养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遍可以形成菌膜,10株菌中仅1株为菌膜阴性,不同菌株菌膜形成能力差异较大;较高的培养温度有利于菌膜的形成,有3株菌在46℃时菌膜形成量达到最大;0.5%葡萄糖和1%氯化钠的添加可显著改变各菌株的菌膜形成,葡萄糖倾向于促进临床分离株菌膜形成量的增加,而氯化钠倾向于促进食品分离株菌膜形成量的增加。这一结果,可以为实际环境中菌膜的预防及控制提供指导和方向,同时也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膜形成存在着不同的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