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7篇
  免费   375篇
  国内免费   692篇
林业   567篇
农学   749篇
基础科学   455篇
  821篇
综合类   2107篇
农作物   397篇
水产渔业   257篇
畜牧兽医   708篇
园艺   237篇
植物保护   39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413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7种植物精油对番茄灰霉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灰霉病菌为供试对象,系统测试了香茅油、柠檬草油、樟油、黄樟油、天然冬青油、山苍子油、肉桂油等7种植物精油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7种精油中,樟油和肉桂油对番茄灰霉病的抑制效果较好。离体活性测试中,樟油和肉桂油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EC50分别为126.6205mg/L和128.1587mg/L,对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81.8763mg/L和228.5453mg/L;活体组织法测试表明,2种精油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在500mg/L浓度下,黄瓜子叶法防效均达100%,果实针刺法防效分别为52.42%和50.48%;盆栽试验表明两者在2000mg/L时,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59.65%和61.40%。  相似文献   
102.
树状月季的发展状况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树状月季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表述了树月季在培育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在概括树月季在国内栽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指出了树月季未来发展热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3.
利用DNAStar软件包中的Editseq将GPV H1株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核苷酸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然后利用Protean软件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分别预测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GPVH1株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具有丰富的二级结构和多处抗原指数较高的区段,其中非结构蛋白的NS2和结构蛋白的VP3含有较多的潜在的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104.
改进Tricine-SDS-PAGE法分析重组牛乳铁蛋白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分离3.1kDa乳铁蛋白肽,试验调整分离胶中聚丙烯酰胺浓度及凝胶的交联度,并加入适量甘油,改进了传统的Tricine-SDS-PAGE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常规的SDS-PAGE和Tricine-SDS-PAGE相比较,改进的凝胶不仅可以有效分离3.1kDa的肽,而且对分子量为212kDa的大分子量蛋白也有很好的分离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SDS-PAGE和现有的Tricine-SDS-PAGE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建设河北现代果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河北果品业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叙述河北现代果业的内涵及特征,提出建设河北现代果业的思路、目标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6.
孜然种子中杀菌活性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麦白粉病菌Blumer graminis、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ispora cubensis、杨树溃疡病菌Dothiorella gregaria、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oleracea和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 6种病原菌为指示菌种,对孜然种子中的杀菌活性成分进行了跟踪分离及活性测定。采用柱层析分离技术,从孜然种子乙醇浸膏石油醚萃取液中分离得到两个具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其结构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等分析确定其分别为枯茗酸(对异丙基苯甲酸,p-isopropyl benzoic acid)和枯茗醛(对异丙基苯甲醛,p-isopropyl benzaldehyde)。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两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的毒力,其中枯茗醛对两种病原菌的EC50值分别为2.093和 15.40 mg/L,枯茗酸的EC50值分别为7.298和19.66 mg/L。  相似文献   
107.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8-溴代辛醇、三苯基膦和正丁醛为原料,分别以二甲亚砜钠盐和二甲亚砜作为强碱和溶剂,通过Wittig试剂合成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收率30%。产物结构经IR、NMR、MS分析得到证实。提出的合成方法原料易得,路线短,副产物少,操作简单常规。  相似文献   
108.
甲鱼暴发性传染病的病原分离及治疗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5例表现为“红底板”、“红脖子”、“烂甲”的患病甲鱼肝脏分离到9株无荚膜、无芽胞、革兰氏阴性、β溶血的短杆菌,经理化特性鉴定均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嗜温有动力菌群,其中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7株,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2株。从A.sobria和A.caviae各选一代表菌株(JA-1和JA-2)分别感染健康鲫鱼均引起发病和死亡,其LD50分别为4.3×105、5.5×107,并回收到该2种菌。在该2种菌培养上清中存在1种具有溶血活性的毒素。以JA-1和JA-2为菌种制成混合菌苗,在应用由黄芪、有机锗制成的免疫增效剂后,再用混合菌苗免疫家兔,制得的多价高免血清(效价达1∶512)与庆大霉素、恩诺沙星进行了治疗对比试验。结果,高免血清治疗自然病甲鱼109只,全部治愈;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分别治疗自然病甲鱼72只和84只,平均治愈率分别为88%和84%。  相似文献   
109.
本从NOVELL网常规管理、建立多重配置的无盘工作站、网络的安全运行措施三个方面探讨NOVELL教学网络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10.
The glycoproteins B (gB) gene of porcine lymphotropic herpesviruses 2 (PLHV-2)was amplified by PCR and sequenced, then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he gB protein was composed of 876 amino acids, the molecular formula was C4500H6975N1199O1351S40, the molecular mass was 100.77 ku, the value of theoretical isoelectric point was 6.45, and the instability index was 38.58. The prediction of secondary structure revealed that some alpha helixes and beta sheets exist in protein while random coil was major pattern. It had a signal peptide in the position 1-39 amino acids and a transmembrane helice in the position 761-780 amino acids. It contained several prosites and several 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proteins. Tertiary structure model of gB protein showed a fusion loop. Multiple antigenic epitope located in gB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prediction method. It was suggested that gB gene could be as a candidate antigen for vaccination of PLHV-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