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72篇
  免费   4050篇
  国内免费   6379篇
林业   5134篇
农学   4395篇
基础科学   3391篇
  7595篇
综合类   29334篇
农作物   4645篇
水产渔业   3274篇
畜牧兽医   9905篇
园艺   4644篇
植物保护   3284篇
  2024年   347篇
  2023年   1205篇
  2022年   2812篇
  2021年   2903篇
  2020年   2659篇
  2019年   2655篇
  2018年   1957篇
  2017年   3153篇
  2016年   2149篇
  2015年   3171篇
  2014年   3320篇
  2013年   3857篇
  2012年   5277篇
  2011年   5605篇
  2010年   5357篇
  2009年   4576篇
  2008年   4757篇
  2007年   4374篇
  2006年   3632篇
  2005年   2874篇
  2004年   1853篇
  2003年   1251篇
  2002年   1240篇
  2001年   1219篇
  2000年   1110篇
  1999年   540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0篇
  1956年   22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利用微卫星技术对牛第6号染色体上9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研究,检测其在中国西门塔尔牛育种核心群中152头母牛的多态性。本试验9个位点中,BM4528为单态,BM4203属于中度多态位点(0.5>PIC>0.25),而其它的7个位点均是高度多态位点(PIC>0.5)。  相似文献   
92.
为探讨 3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营养水平 ,本研究采用 2 (CP∶2 1%和 19% )× 2 (GE∶16 74MJ/kg和 15 90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 ,选用 3岁 (二锯 )梅花公鹿 6 7头 ,分为 4个试验组 ,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在本试验所设能量浓度范围内 ,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19%处理组鹿体增重显著高于 2 1%蛋白组 ;鹿茸产量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和能量消化率均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3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为 15 9~ 16 7MJ/kg (GE)和 19% (CP) ;平均每头鹿每天对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 2 9 9~ 31 3MJ和 388~ 394 g。  相似文献   
93.
The yeasts Cryptococcus laurentii,Trichosporon pullulans,Rhodotorula glutinis and Trichosporon sp.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ir sensitivity to four fungicides an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2,as well as their antagonistic ability to Penicilliumexpansum and Alternaria alternata in vitro when applied with fungicide.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nsitivity to the fungicides among the different yeasts(P = 0.05).R.glutinis was more sensitive to Deccocil,Iprodione and Stroby as compared to other yeasts.Combination antagonistic yeasts with fungicide could more significantly enhance biocontrol ability of the yeasts against the pathogenic fungi in vitro(P = 0.05).C.laurentii was the most effective antagonist among the four yeasts and could completely control spore germination of P.expansum and A.alternata when combined with Stroby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100 μL L-1.The yeasts,except R.glutinis,could grow well on nutrient yeast dextrose agar (NYDA) after 8 d incubation even at 20% CO2 concentration at 25℃.Particularly Trichosporon sp.showeda better adaptability to low temperature as compared to other antagonists.  相似文献   
94.
寡果糖对断奶仔猪生长、代谢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寡果糖 ,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代谢和免疫的影响。试验将 32头杜大二断奶仔猪分为 2组 ,基础日粮为对照组 ,基础日粮添加 0 1 7%寡果糖为试验组 ,预试期 4d ,正式试验期 2 8d。结果表明 :试验组较对照组仔猪日增重提高 3 88% (P >0 0 5) ,料重比下降4 67% ;仔猪血液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 (P<0 0 1 ) ,甲状腺素 (T4)和白细胞介素 2 (IL 2 )含量也显著升高 (P<0 0 5) ,血糖和T3含量有升高趋势 ,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95.
新铁炮百合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和相关遗传进度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结新铁炮百合(Lilium formolongi)22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殖性状内部或营养性状内部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营养性状与性殖性状间具有显著相关,无极显著相关;遗传相关进度的研究表明:采用单个性状选择其间接选择效果不会理想,为此必须对不同性状组合进行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96.
细胞因子种类很多 ,本文主要就几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L)、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干扰素 (IFN -γ)与动物免疫的关系及细胞因子对物质代谢的调控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7.
山洪对房屋的破坏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加剧,其损失又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防患房屋遭受山洪破坏刻不容缓。本文客观地总结了山洪破坏房屋具有的区域性、多样性、毁灭性特征,通过分析房屋遭受山洪破坏的沉痼陋习,初步揭示了山洪惩罚人为性大失误的沉痛教训,进而提出防患山洪破坏房屋要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运用社会、经济、法律的手段,加以减灾引导,加强建房管理,采取开撇水沟、挖水平槽、刨鱼鳞坑、砌护坡墙、打挡水桩等直接有效的工程措施,加速隐患补救,实现减灾目的。  相似文献   
98.
家蚕种茧育稚蚕人工饲料育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日系种茧育稚蚕人工饲料育繁育的一代杂交种进行比较试验。探讨人工饲料在种茧育上的应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
氨基酸铁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及组织中沉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用5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采用体内原位结扎肠段灌注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氯基酸螯合铁(以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为代表)的吸收特点。试验中观察了向结扎肠段灌注含不同形态铁的吸收液后,不同时间点(5、15、30、60、90、120分钟)血液中59Fe比放射性的动态变化;120分钟(试验结束)时不同组织器官中59Fe的放射性大小和总铁含量以及主要血液学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①赖氨酸和甘氨酸都能促进大鼠对铁的吸收。②与相应摩尔浓度的氨基酸与氯化亚铁的混合物相比,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能更有效地被大鼠吸收。综合分析本试验结果认为,氨基酸螯合铁都是一种优秀的铁添加剂。从本试验结果看,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结扎十二指肠段灌注技术不失为一种研究动物对微量元素吸收情况的理想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100.
谦逊准则是著名语言学家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的六条准则之一,这条准则在中国文化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和价值取向,而英语中的谦逊用语远比汉语中的少,实际应用的更少.中英两种文化在谦逊准则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了解这种差异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