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7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530篇
林业   425篇
农学   281篇
基础科学   219篇
  613篇
综合类   3208篇
农作物   437篇
水产渔业   247篇
畜牧兽医   717篇
园艺   375篇
植物保护   18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505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500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2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豆生长期叶片缺素症状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检测作物叶片缺素,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大豆叶片缺素视觉检测方法。在对大豆缺素叶片进行特征分析后,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利用Mask R-CNN模型对固定摄像头采集的叶片图像进行分割,以去除背景特征,并利用VGG16模型进行缺素分类。首先通过摄像头采集水培大豆叶片图像,对大豆叶片图像进行人工标记,建立大豆叶片图像分割任务的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预训练确定模型的初始参数,并使用较低的学习率训练Mask RCNN模型,训练后的模型在测试集上对背景遮挡的大豆单叶片和多叶片分割的马修斯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47和0.788。通过预训练确定模型的初始参数,使用训练全连接层的方法训练VGG16模型,训练的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分类准确率为89.42%。通过将特征明显的叶片归类为两类缺氮特征和4类缺磷特征,分析讨论了模型的不足之处。本文算法检测一幅100万像素的图像平均运行时间为0.8 s,且对复杂背景下大豆叶片缺素分类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可为农业自动化生产中植株缺素情况估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2.
以钦州市钦南区菠萝山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取土烘干法及混合土样法对不同区域(东南、西南、西北)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样区域(东南、西南、西北)土壤含水量和物理性粘粒(<0.01 mm)差异显著,东南朝向含水量及粘粒含量最高,其次是西南朝向,西北朝向最低;不同采样区域(东南、西南、西北)土壤容重、孔隙度及 pH 值差异不显著。通过该研究表明,山体的不同方向对土壤发育及水土保持有显著影响,人为干扰影响山体土壤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3.
上海市设施土壤栽培小白菜生产管理现状调查表明,本地区小白菜生产存在种子成本高、水肥管理粗放、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建议继续加强小白菜高效安全生产模式建设,推广种子加工处理、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等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4.
根据湖南省“十一五”以来(2006~2013年)的工业发展和碳排放情况,分析湖南工业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弹性、节能弹性、减排弹性,结果表明:湖南工业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较好地控制了碳排放量,但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较大。因此,新常态下应以“节能、减排”为主线,深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从而确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碳排放的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蜡质是植物表面的一种重要保护物质,筛选和鉴定水稻蜡质相关突变体有助于解析水稻蜡质形成的遗传机制。【方法】利用EMS诱变籼稻品种湘早籼6号,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一个蜡质稀少的突变体wax1,考查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利用突变体与02428杂交的F2群体定位目标基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野生型相比,wax1突变体具有叶片短小皱褶、叶表面蜡质晶体减少、穗长变短等形态特征;在农艺性状方面,突变体的株高、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但有效穗数显著高于野生型;遗传分析表明,wax1的突变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将WAX1基因定位在第10染色体上SSR标记RM5806与InDel标记P1之间,物理距离约为49.8 kb;定位区间内的测序结果表明,突变体中β-酮脂酰-CoA合酶的编码基因发生单碱基突变,导致催化活性中心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WAX1基因的突变显著提高了同源异型盒基因OSH6的表达,同时引起部分IAA基因的差异表达。【结论】WAX1基因突变引起叶表面蜡质晶体的减少,同时通过影响茎尖分生组织和生长素的信号转导引起植株生长发育等多方面的异常。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土壤全氮、有机碳和碳氮比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是进行土壤碳氮调控的前提和基础。  【方法】  以江西省丰城市为案例区,通过实地采样获取2018年139个表层土壤数据,运用地统计学、普通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对南方丘陵区县域尺度下耕地土壤全氮、有机碳和碳氮比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  【结果】  研究区土壤全氮 (TN) 含量介于0.74~3.80 g/kg、土壤有机碳 (SOC) 含量介于8.14~36.67 g/kg、土壤碳氮比 (C/N) 介于6.31 ~15.15,均值分别为2.24 g/kg、22.52 g/kg和10.15,变异系数分别为25.45%、26.24%、14.38%,均呈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半方差分析结果显示,TN、SOC、C/N的块金效应分别为44.44%、56.97%、19.57%,这表明TN、SOC和C/N的空间分布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普通克里格插值结果显示,在空间分布上,研究区土壤TN和SOC具有相似性,总体表现出由中部向南北递减的趋势;土壤C/N空间分布与TN和SOC有所不同,总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壤pH、氮肥施用量和土壤质地对土壤全氮,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壤pH对土壤有机碳,土壤类型对土壤碳氮比影响极显著 (P<0.01)。  【结论】  成土母质对土壤TN和SOC的独立解释能力最高,分别为28.1%和23.2%;土壤类型对研究区土壤C/N的独立解释能力达到了13.2%。因此,成土母质是引起研究区土壤全氮、有机碳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土壤类型则是引起研究区土壤碳氮比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7.
‘燕青’黄瓜是以雌性系86G为母本,自交系Z-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华南型新品种。植株长势较强,强雌型。瓜圆筒形,长20 cm,平均单瓜质量186 g,瓜色白绿色,脆嫩微甜。早熟性突出,耐阴,耐寒,丰产性强,平均总产量达70.74 t • hm-2。适宜重庆及相似生态区春保护地、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38.
脱镁叶绿酸钠是叶绿素代谢中间产物脱镁叶绿酸a的水溶性钠盐,具有良好的光敏抑菌活性。为探索光照条件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在不同光照度、光波长及光照时间条件下,脱镁叶绿酸钠对忽视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neglecta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0 mg/mL的脱镁叶绿酸钠在照度为2 000 lx的白光照射下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83.7%,在黑暗条件下抑制率为77.0%,表明光照对脱镁叶绿酸钠抑菌活性有显著影响 (P < 0.05);此外,白光的效果好于单色光;光照度及光照时间对抑菌活性也有显著影响,其中当照度为16 000 lx且光照时间为24 h时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9.
2011年征集了14个鲜食大豆品种在湖北武汉、黄冈、黄石、孝感等8个试验点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宏大七号等10个品种由于熟性、品质和产量等因素不符合品种审定标准建议退出试验,绿宝石(安)等4个品种可保留进行后续试验。  相似文献   
40.
笔者就大气沉降的概念、来源及其危害作了简要的概述,并对广西矿区大气沉降与稻米重金属累积的关系作简要分析,以期对广西矿区重金属沉降污染实施有效的风险预警,确保稻米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