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830篇 |
免费 | 2650篇 |
国内免费 | 491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612篇 |
农学 | 4614篇 |
基础科学 | 3318篇 |
6044篇 | |
综合类 | 21682篇 |
农作物 | 3529篇 |
水产渔业 | 2195篇 |
畜牧兽医 | 6946篇 |
园艺 | 2740篇 |
植物保护 | 27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7篇 |
2023年 | 859篇 |
2022年 | 2003篇 |
2021年 | 2213篇 |
2020年 | 2039篇 |
2019年 | 1977篇 |
2018年 | 1381篇 |
2017年 | 2338篇 |
2016年 | 1738篇 |
2015年 | 2526篇 |
2014年 | 2616篇 |
2013年 | 3015篇 |
2012年 | 4137篇 |
2011年 | 4475篇 |
2010年 | 3993篇 |
2009年 | 3545篇 |
2008年 | 3491篇 |
2007年 | 3132篇 |
2006年 | 2559篇 |
2005年 | 1992篇 |
2004年 | 1195篇 |
2003年 | 984篇 |
2002年 | 1149篇 |
2001年 | 1078篇 |
2000年 | 877篇 |
1999年 | 569篇 |
1998年 | 352篇 |
1997年 | 283篇 |
1996年 | 224篇 |
1995年 | 213篇 |
1994年 | 188篇 |
1993年 | 177篇 |
1992年 | 130篇 |
1991年 | 125篇 |
1990年 | 125篇 |
1989年 | 114篇 |
1988年 | 71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9篇 |
1979年 | 5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5篇 |
1956年 | 10篇 |
1955年 | 3篇 |
190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以食用脱脂低温豆粕为原料,以Brabender DSE-25型双螺杆挤压膨化实验室工作站为加工设备,研究了不同几何参数的输送元件、捏合块和齿型盘6种螺杆元件对挤压过程中扭矩和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杆元件对扭矩和压力有显著影响;对扭矩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反向输送元件;齿型盘、捏合块、正向输送元件;有反向螺旋角或错裂角或对物料剪切强度大的元件能够显著增加扭矩;元件对压力的影响规律不明显。对系统稳定性的初步分析认为,错列角为45°和90°的捏合块具有较好的混炼效果,而齿型盘和错列角为-45°的捏合块的混炼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猕猴桃品种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探索理化指标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为通过原料筛选生产优质猕猴桃酒提供依据。【方法】以生理成熟期的金艳、翠香、翠玉和东红4个品种猕猴桃为原料,经过后熟软化、带皮破碎、添加果胶酶及ADT活性干酵母发酵等工序,酿制4个品种猕猴桃发酵酒,测定4种猕猴桃原料的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TSS)、总酸(TA)、固/酸比、pH值等),分析4种发酵酒在理化参数(TSS、TA、酒精度、残糖、挥发酸、可溶性蛋白)、抗氧化物质(总酚、维生素C、黄酮)、香气物质(酯类、醇类、萜烯类等)和感官品质(外观、香气、口感、风格)等方面的差异,研究不同品种猕猴桃果酒间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的关系。【结果】4个品种猕猴桃酿酒原料的TSS、TA和pH,以及4种果酒的TSS、TA、酒精度、可溶性蛋白及总酚、Vc、黄酮等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发酵酒的酒精度与后熟果实原料的pH值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在4种猕猴桃果酒中,共检测出7类83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共有类型6类,共有物质24种,以酯类化合物的种类最多、相对含量最大。4种猕猴桃酒香气成分总质量浓度由大到小分别为金艳(3 907.28 μg/L)>东红(3 493.22 μg/L)>翠玉(3 176.01 μg/L)>翠香(2 768.17 μg/L)。4种猕猴桃酒的感官评分中,外观和总分存在一定差异,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东红>金艳>翠香>翠玉。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猕猴桃果酒的外观与其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香气与芳樟醇和萜烯类物质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口感与原料果实的固/酸比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黄酮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4个猕猴桃品种中,东红猕猴桃果酒的外观、香气、口感及与感官测试相关的理化指标表现最优,最适于酿制猕猴桃酒。 相似文献
24.
为对大田冬小麦叶片氮素含量(LNC)进行快速、准确及无损监测,通过在江苏省泰州泰兴市、盐城大丰区和南通如皋市布设冬小麦遥感监测大田试验,在获取试验样点冬小麦冠层红光波段反射率(REDref)、近红外波段反射率(NIRref)和计算的十个光谱指数(RVI、NDVI、DVI、SAVI、OSAVI、MSR、RDVI、EVI2、NLI和SVI)基础上,将12个遥感光谱指标与冬小麦LNC进行相关分析,选出与LNC相关性较好的作为模型输入变量,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冬小麦LNC估测模型, 并利用GF-6/WFV卫星遥感影像对县域冬小麦LNC的空间分布开展监测。结果表明,12个遥感光谱指标与冬小麦LNC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NDVI、RVI、MSR、OSAVI和NLI与冬小麦LNC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65)。将优选的5个遥感光谱指标作为模型输入变量,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冬小麦LNC估测模型(LNC-BPEM),模型的估测精度r2=0.866,RMSE=0.246%,ARE=12.9%。将冬小麦LNC-BPEM估测模型和GF-6/WFV影像结合对县域冬小麦LNC的空间信息监测,获得了如皋县域冬小麦LNC的空间分布特征,该区域冬小麦LNC范围在0.9%~2.0%(长势正常)的种植面积为29 693.3 hm2,占冬小麦总种植面积的74%。这说明利用GF-6/WFV卫星的多个遥感光谱指标与神经网络结合建模可有效估测县域大田冬小麦叶片氮素含量。 相似文献
25.
云南松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云南松苗期生长缓慢,这使得云南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挥受到了阻碍。氮磷添加是目前农林业促成培育中一种常见技术手段,通过对云南松苗木在不同氮、磷施肥处理下其生长状况的研究,以期为云南松苗木培育提供依据。本次试验以90d生的云南松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氮磷根部追肥配施试验,比较不同氮磷浓度水平下云南松幼苗根系生长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氮磷配施后,随着氮磷用量的增加,云南松幼苗根冠比降低。地下部分的生长优势降低,地上部分的生长优势升高,且氮元素对于地上部分的增长作用强于磷元素。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山东烤烟生产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山东烤烟高质量发展建议,为山东烟叶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山东近20年全省及各市烤烟种植面积、单产、总产等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阐述全省烤烟生产概况及产业变迁,总结烟叶生产规模、区域分布变化及其影响要素,提出产业发展对策。【结果】近20年,山东烤烟种植规模经历了“三起三落”,产业规模变化因素主要是相关政策法律的出台、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以及技术创新薄弱、种植效益有待提高等产业自身问题。【结论】结合生产实际,山东烤烟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重点在提高设施设备条件、推进技术创新、推进组织体系建设及各主体培育、强化技术指导服务以及完善风险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7.
AIM: To investigate quantitatively the tubulin expression of basal cells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D) and vascular dementia (VD) and evaluate its significance in diagnosing Alzheimer's disease. METHODS: α-tubulin of basal cells was examined using LSAB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and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image analyzer. RESULTS: The integrated absorbance (IA, 261.43±25.21) and the average absorbance (AA, 1.89±0.14) in the A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A, 120.55±19.71 and AA, 0.85±0.14, respectively) in the VD group (P<0.01). CONCLUSION: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α-tubulin of basal cells could be served as a extraneuronal biological marker in diagnosing Alzheimer's disease early. 相似文献
28.
为明确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种植模式对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发生规律的影响,2023年在山东省大豆单作田中进行诱捕效果试验,筛选诱捕效果最好的诱捕器对黄淮海地区山东、河南和安徽3个省6个市不同种植模式下点蜂缘蝽的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结果显示,风叶型诱捕器对点蜂缘蝽的诱捕效果最佳。在大豆单作田内点蜂缘蝽的发生高峰期为7月中旬—8月中旬,此时大豆正值盛花-始荚期。在大豆-玉米带状间作田内点蜂缘蝽的发生动态与大豆单作田的无明显差异,但点蜂缘蝽发生数量及高峰期发生时间可能与杀虫剂的施用时间和次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9.
30.
介绍了森林保护机械设备的主要种类及其发展,分析了各种机械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