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37篇 |
免费 | 751篇 |
国内免费 | 116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239篇 |
农学 | 822篇 |
基础科学 | 524篇 |
1260篇 | |
综合类 | 6491篇 |
农作物 | 1183篇 |
水产渔业 | 482篇 |
畜牧兽医 | 1814篇 |
园艺 | 896篇 |
植物保护 | 5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9篇 |
2023年 | 253篇 |
2022年 | 607篇 |
2021年 | 634篇 |
2020年 | 570篇 |
2019年 | 492篇 |
2018年 | 356篇 |
2017年 | 612篇 |
2016年 | 425篇 |
2015年 | 625篇 |
2014年 | 685篇 |
2013年 | 816篇 |
2012年 | 1150篇 |
2011年 | 1150篇 |
2010年 | 992篇 |
2009年 | 940篇 |
2008年 | 923篇 |
2007年 | 826篇 |
2006年 | 728篇 |
2005年 | 565篇 |
2004年 | 374篇 |
2003年 | 281篇 |
2002年 | 362篇 |
2001年 | 329篇 |
2000年 | 231篇 |
1999年 | 97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5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PCR方法克隆了鹅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MD-18T-GHR,并将其作为标准阳性模板.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以定量的10倍系列稀释的质粒pMD-18T-GHR为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建立了检测GHR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构建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建立的GHR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以检测出低于10个拷贝/μL的样品),准确可靠.籽鹅和莱茵鹅GHRmRNA出壳到90日龄生长过程中肝脏中的表达量不同,30日龄不同组织表达量各有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82.
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虎纹蛙前肠、中肠和后肠微生物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虎纹蛙(Rana rugulosa)肠道核心菌群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Romboutsia属、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是绝对优势菌属。肠道中存在弧菌(Vibro)、邻单胞菌(Plesiomonas)、气单胞菌(Aeromonas)、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等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和芽孢杆菌(Bacillu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等潜在益生菌。比较发现,前肠和中肠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后肠,且在门和属水平菌群结构差异明显;前肠和中肠微生物功能相似,与能量代谢、维生素代谢、氨基酸代谢、脂代谢、外源物质降解和代谢关联微生物丰度较高,而后肠中与核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关联微生物丰度较高。前肠和中肠中与信号转导、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转运和分解等关联微生物丰度较高,后肠中与信号分子互作、细胞过程与信号、增殖与修复、免疫系统、翻译、转录、酶家族、环境适应、膜转运等关联微生物丰度较高。本研究解析了虎纹蛙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为虎纹蛙健康养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3.
旨在研究1株连续传代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SDZP P126 GP2基因的变异情况,以及GP2对病毒增殖的影响。构建GP2基因全长真核载体pEGFP-N1-GP2,利用生物学软件对GP2基因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并将重组质粒pEGFP-N1-GP2转染到Marc-145细胞上,接毒后检测对病毒增殖的影响。通过GP2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发现9个碱基的突变,这9个碱基的突变导致了5个氨基酸的突变。其中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0位由亮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这一突变在多株致弱毒株中存在,在Marc-145细胞转染重组质粒pEGFP-N1-GP2对病毒的增殖无显著影响。初步推断SDZP P126 GP2基因的突变对病毒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4.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危害日益加重,特别是病毒性疫病,已成为传染病的主体。对于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仍然缺乏有效的药物,且大多数尚无效果可靠的疫苗,再加上新发和再发病不断出现,使得病毒病危害尤为突出,急待寻找提高机体免疫、抵抗病毒感染的替代药物。干扰素(IFN)作为一种细胞因子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还可以促进机体免疫反应,提高机体抗病毒感染能力,使病毒在机体存活和复制的几率降到最低。目前发现Ⅰ型、Ⅱ型和Ⅲ型3种类型的IFN,利用3种类型的IFN的抗病毒和调节免疫的功能,研究抑制病毒复制的新型生物制剂,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为病毒性疫病,特别是新发或突发的重大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86.
87.
88.
89.
收容救护野生动物的救护结果,可概括为“放归野外”“康复饲养”“调配”“救护失败死亡”4种。对云南省2014—2017年期间收容救护野生动物4种救护结果的动物种类、数量和数量占比调查,结果发现:(1)全省共87科超过274种22110只收容救护野生动物归属不同的救护结果。其中:救护成功的动物放归野外超过167种,14552只,占66%;康复饲养超过145种2610只,占12%;调配超过30种339只,占1%;救护失败死亡的动物超过211种,4609只,占21%。(2)放归的动物类群集中,部分动物放归错误或不合理,某类群动物康复饲养数量多,被救护动物死亡率高。(3)放归技术不完善,没有操作规范,调配的合理性未得到重视,落后的救护机构现状与动物救护需求巨大矛盾等因素是形成此现象主要原因。相关部门应建设完整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组织架构,增加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编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设在救护某一类群动物方面有突出能力的“专科医院”式收容救护机构。根据动物生活习性选择地点,建设适合不同类群动物的场地笼舍,提供设备设施。制定收容救护工作关键节点规范。加强救护技术交流、培训,提高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