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4篇
  免费   766篇
  国内免费   1206篇
林业   830篇
农学   732篇
基础科学   568篇
  1192篇
综合类   6337篇
农作物   864篇
水产渔业   549篇
畜牧兽医   2131篇
园艺   1021篇
植物保护   672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618篇
  2021年   648篇
  2020年   604篇
  2019年   576篇
  2018年   427篇
  2017年   692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658篇
  2014年   662篇
  2013年   841篇
  2012年   1085篇
  2011年   1138篇
  2010年   1121篇
  2009年   976篇
  2008年   881篇
  2007年   822篇
  2006年   672篇
  2005年   526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以西瓜为试材,针对压砂保墒问题,选择压砂时期和灌溉定额作为研究因素,采用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压砂保墒效果及其种植西瓜的生产潜力。结果表明:压砂覆盖能够有效保持土壤水分,上年雨季前压砂与雨季后压砂相比较,播种初期前者处理土壤质量含水率可达10.8%以上,而后者仅为8.9%;补水条件下前者比后者处理西瓜纵径大2.8cm,西瓜横径大3.1cm,未补水条件下前者比后者处理西瓜纵径大3.9cm,西瓜横径大2.7cm;补水条件下,前者处理西瓜产量为12 301.0kg·hm~(-2),后者处理西瓜产量为7 549.1kg·hm~(-2),未补水条件下,前者处理西瓜产量为6 723.3kg·hm~(~(-2)),后者处理西瓜产量为3 829.5kg·hm~(-2),可见,压砂保水能够明显提高西瓜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2.
以山西晋中地区"红玛瑙"甜樱桃为试材,在2012、2013年采用0~7.2℃模型,通过花枝(混合枝、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花簇状)田间采集,组培室恒温水培法,对其日光温室生产中需冷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樱桃的叶芽需冷量低于花芽;5类果枝需冷量顺序为花簇状短果枝中果枝长果枝混合枝。  相似文献   
143.
以苹果果实表皮为试材,采用3种方法提取果实表皮总蛋白,并对双向电泳(2-DE)操作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改良酚提法适于苹果果实表皮总蛋白的提取,优化后的2-DE分离体系为预制IPG胶条18cm pH 4~7,上样量600μg,改进后的等电聚焦程序,浓度16%的分离胶,适于苹果果实表皮总蛋白的2-DE分离。  相似文献   
144.
以茶树菇2511菌株为试材,通过比较菌丝生长速度以及菌丝生物量,研究了14种不同C/N培养基以及8种不同碳源物质、11种氮源物质对茶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母种阶段适宜茶树菇菌丝生长的最适C/N培养基及最适碳源和氮源物质。结果表明:最适C/N为27∶1~33∶1,最适碳源物质为葡萄糖,其次为蔗糖;最适氮源物质为酵母浸粉。  相似文献   
145.
不同种源山杏光合生理特性日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个种源的山杏为试材,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在自然条件下对内蒙古林木良种繁育中心,对山杏种质资源库中的12个种源的山杏光合速率日进程变化进行了测定研究,进而研究了其光合日进程变化特征和对该区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各种源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变化都具有单峰、双峰和多峰3种类型,第1峰一般出现在10:00—12:00。除凉城种源外东部区各种源光合速率日均值都大于西部区各种源,科左后旗最大(4.772 5μmol·m~(-2)·s~(-1)),而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均值没有东部和西部种源的差异。万家沟种源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均值都低于其它种源,分别为1.665 5、0.041 5、0.817 8mmol·m~(-2)·s~(-1)。依据水分利用效率大小12个种源可分为3类: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的种源有克什克腾旗、科左后旗、阿鲁科尔沁;其次为扎鲁特旗、科右中旗、扎赉特旗、巴林右旗、乌兰浩特,较小的为乌拉山、凉城、敖汉、万家沟。克什克腾旗最大(4.180 7mmol/mol),万家沟最小(1.893 5mmol/mol)。根据光合能力、水分消耗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分析指出,在呼和浩特地区推广栽植的山杏种源首选克什克腾旗种源,其次为科左后旗和阿鲁科尔沁种源,其光合能力大、水分消耗小,能适应该区干旱气候条件,为该区山杏引种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6.
以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近年来培育的7个辣椒组合(品种)为试材,利用遮阳网模拟弱光胁迫,调查了在弱光胁迫下辣椒植物学性状及产量性状,以株高、茎粗作为参考指标,以叶面积、比叶干质量作为重要指标,以产量、叶绿素a/b值作为主要指标,对其弱光耐受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弱光逆境胁迫导致辣椒植株增高、茎秆变细、叶面积增大、比叶干质量降低、产量及叶绿素a/b值均降低;且叶绿素a/b值与产量的变化幅度基本一致,该方法可用来鉴定辣椒不同组合的耐弱光性能。  相似文献   
147.
桑椹菌核病是由3种子囊菌真菌引起的相似症状病害的统称,为果桑生产中的毁灭性真菌病害,严重制约果桑产业的发展。这3种病原菌同为死体营养型病原菌,其侵染手段多样,侵染机制复杂。由于3种病原菌在人工培养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桑实杯盘菌和肉阜状杯盘菌难培养,核地杖菌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完成生活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原菌的研究。本文综述了桑椹菌核病的侵染循环、病原菌、病害流行、病原菌与寄主互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桑椹菌核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8.
为明确棉田溪岸蠼螋 Labidura riparia 对棉铃虫的控害潜能,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和测定了溪岸蠼螋不同龄期的若虫、雌雄成虫对棉铃虫幼虫、蛹和成虫的捕食能力以及其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的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溪岸蠼螋都不捕食棉铃虫完整的蛹体, 但对棉铃虫幼虫和成虫都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中, 雌性溪岸蠼螋成虫的捕食能力最强, 对棉铃虫1龄幼虫日捕食量最大, 为(31.3±1.1)头。1龄溪岸蠼螋若虫也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 对棉铃虫1龄幼虫日捕食量为(1.7±0.7)头。不同龄期的溪岸蠼螋对相同龄期棉铃虫幼虫的捕食能力随龄期增加而增大。对1~3龄棉铃虫幼虫,溪岸蠼螋雌成虫捕食能力最强,其次是溪岸蠼螋雄成虫,再次是溪岸蠼螋5龄若虫。但是,对棉铃虫4~6龄幼虫和雌雄成虫,溪岸蠼螋雌雄成虫和5龄若虫的捕食量差异不显著。捕食选择试验表明:溪岸蠼螋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棉铃虫1~4龄幼虫均表现正喜好性, 对5~6龄棉铃虫幼虫和雌雄成虫表现负喜好性。  相似文献   
149.
在对稻田杂草发生危害长期跟踪监测和调查走访的基础上, 从主观?客观和管理层面的10个方面, 对2022年上海市稻田杂草大发生原因进行了剖析, 并针对当前稻田杂草防除中存在的问题, 从政策引导?技术支撑?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0.
为明确我国不同种、地理来源和毒素化学型小麦茎基腐病菌的致病力分化情况,采用纸塔法对来自全国9个省市80个采样点分离的224株小麦茎基腐病菌进行致病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镰刀菌的致病力不同,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假禾谷镰刀菌F.pseudograminearum及亚洲镰刀菌F.asiaticum致病力强于其他种。F.culmorum致病力显著高于F.pseudograminearum和F.asiaticum,而F.pseudograminearum,F.graminearum及F.asiaticum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中华镰刀菌F.sinensis,木贼镰刀菌F.equiseti,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致病力较弱,三者间苗期致病力无显著性差异;多数省份F.pseudograminearum群体间致病力无显著差异,仅山东F.pseudograminearum群体的致病性显著低于河南群体;此外,产毒类型为3ADON的F.pseudograminearum群体致病力显著高于15ADON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