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25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人地关系理论出发,以土地利用变化为切入点,通过野外调查和遥感动态监测对干旱区绿洲荒漠化一绿洲化演变机制进行了研究。在考察数据和对遥感图像的分类结果评价的基础上对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空间动态变化进行规律性分析得出,由于水土开发失调,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国家政策和制度变化等原因导致干旱区绿洲人地关系矛盾突出,较大地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只有协调人地关系,加强区域地理建设才是使干旱区绿洲地区趋于绿洲化,避免荒漠化的惟一道路。  相似文献   
22.
艾比湖地区土地沙漠化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RS和GIS技术,以1990年,2001年和2007年TM、ETM+影像为信息源,建立目视解译标志,利用ENVI4.5和ARCGIS9.3的图像和数据处理功能,对艾比湖地区1990-2007年沙漠化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内严重沙漠化和中度,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轻度沙漠化土地减少。沙漠化...  相似文献   
23.
以新疆典型盐渍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1989,2001,2006年的TM/ETM+遥感数据,以RS为技术手段,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植被指数法,根据像元二分原理,采用复合植被指数VBSI估算植被覆盖度,其估算精度达到83.52%;其次,生成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植被覆盖度分级图,并对其格局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揭示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中高覆盖度、高覆盖度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对保持植被覆盖度起重要作用;林地面积的变化对重心转移起关键作用,而草地、耕地的波动则会影响到重心转移方向;林地、草地和耕地对于保持地区植被覆盖率有重要作用,应在长期土地利用规划中坚持植树造林,保持草地、保护耕地和控制未利用地;最后,利用植被覆盖度图像所提供的各覆盖度级的数量和空间分配状况来评价该绿洲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并进一步分析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原因.基于遥感技术进行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能够为该绿洲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基于TM/ETM遥感数据和FCD模型植被覆盖度反演方法反演中亚地区马雷绿洲1988、2001和2010年植被覆盖度,分析了马雷绿洲1988—2010年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和时空变化规律,并结合该区域同时期年均温度和年降水量数据,分别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植被覆盖度和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马雷绿洲面积呈扩大趋势,植被覆盖度由绿洲内部向外围递减,变化速率为0.12/10km,越趋近于绿洲边缘这种变化就越大;2)1988—2010年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1988—2001年增加尤为明显,平均为0.20/10年,2001—2010年趋于平缓,绿洲内部植被覆盖面积变化强烈、复杂及没有规律性,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土地弃耕、撂荒现象十分严重;3)马雷绿洲植被覆盖度与降水和年均温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年降雨量、年均温度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39和-0.33,其中绿洲内部植被覆盖度与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度相关性较高,绿洲外围的荒漠地区相关性一般。  相似文献   
25.
[目的]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农业生产资源丰富,但遭受着土壤盐渍化的严重威胁.进行盐渍地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及提出盐渍地防治措施,可以为区域农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借鉴.[方法]采用基于知识决策树分类法构建模型提取研究区1989、2001和2007年盐渍化土壤专题信息,使用动态度模型分析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的动态变化.[结果]渭-库绿洲在1989~2007年,盐渍地总面积增加了192.76 km2.1989~2007年间盐渍地总面积的动态度达到0.232;.[结论]近20年间研究区土壤盐渍化呈现不断扩展的趋势,盐渍化危害程度加深.结合渭-库绿洲灌区的发展现状和区域特点,提出了水利工程、农业、生物和化学等方面的土壤盐渍化治理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26.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1989年、2001年和2007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1989~2007年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和生态系统敏感性.结果发现:在整个研究期内,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下降趋势,从1989年的115.49×108元,分别下降为2001年的106.83×108元和2007年的94.47×108元;在生态系统各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中,各单项服务功能差异显著,生态服务功能总体呈下降趋势.18 a来,水源涵养功能缺失最为明显,服务价值减少了4.64×108元,而食物生产功能变化最小,其价值增长仅为0.60×108元;同时,通过各单项服务功能在各研究阶段的价值变化情况来看,食物生产功能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幅明显,水源涵养功能价值下降显著,而娱乐文化功能的价值变化最小;通过对生态系统敏感性指数分析,发现各景观生态系统敏感性指数都小于1,说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对生态价值系数是不敏感的,缺乏弹性.  相似文献   
27.
Salt-affected soils classification using remotely sensed image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pplications in remote sensing,and many algorithm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applied for this purpose in the literature.This study takes the Delta Oasis of Weigan and Kuqa Rivers as a study area and discusses the prediction of soil salinization from ETM +Landsat data.It reports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 and Texture features.Meanwhile,the letter introduces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SVM algorithm and ICA,and then incorporates ICA and texture features.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 is compared with ICA-SVM classification,single data source SVM classification,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MLC) and neural network classification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The result shows that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accuracy and fracture classification result in single data source classification.It has high spread ability toward higher array input.The overall accuracy is 98.64%,which increases by10.2% compared with 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even increases by 12.94% compared with neural net classification,and thus acquires good effectiveness.Therefore,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SVM and incorporating the ICA and texture features can be adapted to RS image class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of soil salinization.  相似文献   
28.
新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根据土地利用分区对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提出区域土地利用方向,是实行有差别的政策和管制措施的依据。本文通过对新疆各土地利用分区的人口-经济-资源相对承载力和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分析,结合各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的区域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对不同区域区别对待、分区指导、体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9.
为了定量评价和田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指导该地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本文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角度出发,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PSO-PPE模型),对和田地区2005—2012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回归分析法对具有明显影响作用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和田八年来水资源承载力处于Ⅱ级,属于弱无压力状态,反映该区水资源承载力满足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但不表明该地区不属于缺水地区;其中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城镇化率的高低对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具有较高影响;从长期发展规划来看,需结合干旱区绿洲发展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措施,以保障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0.
耕地作为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其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与人类的生存,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使用于田县1979-2004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气象资料,选取15个人为和自然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建立耕地动态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于田县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总人口变化贡献率最大,而自然因素影响不大.虽然气候对耕地面积变化影响不大,但耕地面积变化对气候有一定影响.随着于田耕地面积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于田县年蒸发量和年均风速减小,进而改善于田县恶劣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