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85篇
  免费   1332篇
  国内免费   1917篇
林业   1907篇
农学   1789篇
基础科学   1385篇
  2283篇
综合类   8347篇
农作物   1506篇
水产渔业   856篇
畜牧兽医   2835篇
园艺   1173篇
植物保护   1053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683篇
  2021年   753篇
  2020年   802篇
  2019年   754篇
  2018年   539篇
  2017年   859篇
  2016年   639篇
  2015年   911篇
  2014年   918篇
  2013年   1138篇
  2012年   1512篇
  2011年   1481篇
  2010年   1430篇
  2009年   1350篇
  2008年   1350篇
  2007年   1213篇
  2006年   1062篇
  2005年   864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553篇
  2002年   667篇
  2001年   699篇
  2000年   508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参考 Genbank收录的 TGEV- Miller株的基因序列 ,自行设计合成 1对引物 (TGEVP5 /P6 ) ,对不同代次的 TGEV疫苗弱毒 STC3及种毒 、种毒 进行了 RT- PCR扩增 ,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均出现 1条大约 12 6 2 bp的目的条带 ,经 Eco R 酶切 ,都产生了 871bp和391bp左右的两个片段 ,与预期大小相符。将种毒 RT- PCR扩增目的条带回收纯化后克隆入PMD18- T载体中 ,转化宿主菌 DH5 α,挑选阳性克隆 (命名为 PTs) ,提取重组质粒 ,用 Hpa 、Eco R 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以及 PCR扩增 ,然后进行序列测定 ,并进行了序列分析 ,证实与国外标准毒株 Miller、Fs772 / 70、Purdue、TO14等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不同基因型黑杨无性系植株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与光合主体叶面积在时间和光强上进行累计积分来计算植株日CO2固定总量P。由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不易准确测得,故以光响应曲线和光强的日变化来推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对P值和生物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二者的相关性很高。且认为可以用计算出的P值作为评估苗木生产潜势的指标之一,这为育种中生产力的早期选择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73.
朱羣 《植物保护学报》1964,3(4):413-413
近年来,粟瘟病在山西省中部及东南部严重发生危害,輕者减产,重者籽粒不收。作者于1962—1963年进行了粟品种間抗病性的初步观察,簡报如下: 在本所試驗地和山西省晋东南区各县良种繁殖場谷子品种区域試驗地共調查品种520个。調查时期:重点品种分苗期、拔节期、拔节末期、抽穗盛期、乳熟期进行;一般品种只在发病盛期(即抽穗盛期)进行。在自然条件下未感染粟瘟病的品种,再在溫室中种植,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鑑定結果如下: (一)尚未发現有免疫品种。 (二)不同品种对栗瘟病的抗病性有显著差异:在发病盛期調查,高度抗病品种61个,占总数12%,发病指数为0.1—10;抗病品种149个,占总数28.7%,发病指数为10.1—20.0;輕度感病品种128个,占总数24.6%;发病指数为20.1—  相似文献   
74.
The fate of fluroxypyr in the soil in an oil palm agroecosyst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tudy on the fate of fluroxypyr in Malaysian agricultural soils was carried out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in an oil palm plantation. Three experimental plots in the oil palm estate were selected and three types of treatments were administered, namely fluroxypyr at the recommended dosage, double the recommended rate, and the untreated control. Residues of fluroxypyr in the soil, water, and oil palm leaf were monitored at regular intervals up to 90 days after treatment (DAT). The recovery of fluroxypyr in the water and soil samples ranged from 91–102% when fortified at 1–25 p.p.b. and 91–98% when fortified at 4–50 p.p.b. The recovery from the oil palm leaf ranged from 76–114% when the oil palm leaf sample was fortified at 0.05–1.0 p.p.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luroxypyr leached down to 50 cm depth at 1 DAT when the plots were treated with either dosage. However, fluroxypyr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soil residue at 14 and 21 DAT. Fluroxypyr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oil palm leaf samples irrespective of the rates of herbicide application or sampling intervals. The residue of fluroxypyr was detected in water from a nearby stream up to 5 DAT at levels ranging from 0.06–0.21 µg L−1.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fluroxypyr persists for a short period in the soil and water ecosystems, but not in the oil palm leaf.  相似文献   
75.
温室网纹甜瓜发育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通过研究甜瓜的发育生理生态过程, 建立了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基础的温室甜瓜发育过程模拟模型, 并利用不同播期、地点和品种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模型对发芽期、幼苗期、伸蔓期、开花期、结果期等各生育期及全生育期的模拟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的符合度较好, 其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 分别为1、3、2.2、1.8、1.1、2.6 d。  相似文献   
76.
不同施肥期沾化冬枣对15N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盆栽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 研究不同时期施15N - 尿素, 对沾化冬枣15N的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长季前期(萌芽前和花前) 施用15N - 尿素, 经根系吸收后, 15N优先分配到贮藏器官(包括主干、多年生枝和粗根) 中, 然后外运用于树体新生器官(包括枣吊及其叶片、新生营养枝、细根及果实) 的形成, 果实采收后15N开始向贮藏器官回流; 果实硬核期15N直接用于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而不是先贮藏再利用; 果实速长期15N优先向贮藏器官中积累; 萌芽前施15N在树体内的运转规律符合落叶果树贮藏N营养分配规律, 优先转运到生长中心。随着施肥期的后延, 植株对15N - 尿素的当季利用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7.
施肥和灌溉对蔬菜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蔬菜品质的内涵及施肥、灌溉对蔬菜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综合前人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适量增加施肥量通常可改善蔬菜商品品质,并可提高蔬菜产品中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有机酸等营养物质指标的含量,但过量施肥则常导致总糖、可溶性糖、抗坏血酸等营养成分含量的降低,并可导致卫生品质及风味品质的降低。合理灌溉可以有效提高蔬菜各种品质指标,但对于许多果菜类而言,适当控制浇水量则有利于营养品质的提高。通常情况下,施肥与灌溉对蔬菜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受土壤基础肥力、肥料种类及其配比、蔬菜种类、产品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8.
柑橘裂皮病是由柑橘裂皮病类病毒(Citrusexocortisviroid,CEVd)引起的一种重要的柑橘病害。分别采用快速微量核酸提取法和SDS-KAc抽提法在表现症状的Etrog香橼中提取核酸,采用一步RT-PCR法对CEVd进行检测,结果显示SDS-KAc法可以消除带毒样品中非特异性条带。从嫁接接毒的铜水72-1锦橙植株的接穗部取嫩叶、老叶、皮,从砧木部茎杆上取老皮以及根皮分别提取总核酸进行RT-PCR检测,分析CEVd在甜橙体内的分布情况。初步检测结果表明在接穗的嫩叶、老叶、皮,砧木部茎杆的老皮和根皮上都可以检测到CEVd,以接穗部叶和皮检出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79.
在不同提取方法下蜜蜂基因组DNA浓度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吉挺  陈晶  潘瑞 《中国蜂业》2005,56(12):10-11
本研究采用了国内外常见的5种蜜蜂基因组DNA抽提的方法,对意大利蜂工蜂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并进行了浓度检测.其中方法1,方法2采用的是5日龄的工蜂蛹体,而其他3种方法采用的是成年工蜂的头胸部进行提取.试验结果表明这5种方法之间差异极显著,其中方法2的浓度最高,为84.7850±24.5974,说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方法2(蜜蜂蛹体一次抽提法)在浓度层次上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0.
对潜叶蝇在北方节能日光温室蔬菜上的发生和为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11月潜叶蝇在日光温室蔬菜上均有发生,其中5月中旬~6月中旬、9月下旬~10月中旬是为害高峰期;一日中9:00~11:00、13:00~15:00是潜叶蝇成虫为害高峰期;3月下旬、6月上中旬潜叶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