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60篇
农学   89篇
基础科学   83篇
  136篇
综合类   724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245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新疆干旱区土地盐渍化信息提取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提取干旱区盐渍化信息的若干方法进行了评述,并且选取位于干旱区地带的盐渍化典型区域——阿克苏地区的库车、新和、沙雅县以及和田地区的于田县作为研究区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同一时相的ETM+数据,运用K-T变换、比值变换以及通过NDVI指数和分类来提取信息发现效果明显。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虽然研究区都地处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一个是塔北绿洲,另一个是塔南绿洲。但由于水文(盐渍化形成的关键)、气候(形成盐渍化土壤的驱动力)、地形(盐渍化土壤分布及差异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盐渍化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等因素差异的存在,导致了盐渍化情况的差异。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斑鳠(Mystus guttatus)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基于RAPD技术,分析了珠江水系西江段野生斑鳠的遗传多样性。利用20个随机引物对30个斑鳠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共扩增出3210条DNA片段,平均每个个体扩增出107条带。在检测到的107个位点中,多态位点数为48个,占44.9%,仅有一个引物S30没有扩增出多态带。个体间最大的遗传距离0.2804,最小的遗传距离0.0467,平均遗传距离0.1526±0.037,种群内个体间平均的相似率为84.7±3.7%。  相似文献   
83.
以黄土高原典型苹果园地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调查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6个土壤养分指标: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全磷、速效钾和全钾,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典型苹果园地3个区段(陕西凤翔、陕西长武、陕西延安)0—300cm土壤剖面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苹果产区土壤养分含量差别明显,3个试点各类果园0—30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值,全磷含量平均值、速效磷含量平均值、全钾含量平均值、速效钾含量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凤翔长武延安;长武凤翔延安;长武凤翔延安;凤翔长武延安;长武凤翔延安。不同苹果产区果园0—300cm土层土壤氮磷钾全量和速效量剖面分布特征类似,除全钾和速效氮外其余养分全量和速效量剖面分布具有明显"表层积聚效应。长武和延安的0—30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剖面分布特征类似,没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而凤翔0—100cm土层速效钾含量随土层加深而迅速降低,100—200cm土层内有机质含量的剖面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陕西长武地区土壤养分指数为0.24比陕西凤翔地区(0.23)的高;陕西凤翔地区养分指数(0.23)比陕西延安地区的(0.22)高。针对不同区域果园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提出果园施肥建议:凤翔果园应该增施有机肥和氮肥,增施钾肥。长武果园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延安地区土壤养分状况最差,应加大施肥力度,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实行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84.
以位于晋陕蒙接壤区的陕西省神木县为例,选取相关定量指标,对其2012年土地利用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神木县和各乡镇土地利用均以中低覆盖度草地为主,景观基质为草地。2)神木县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度低,集中化程度高,组合类型少,土地利用程度低;西北部风沙草滩区乡镇较东南部丘陵沟壑区乡镇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度高,集约化水平低,土地整体功能强,组合类型数多;乡镇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区位意义与该乡镇的矿藏开发、风景名胜区、地形地貌和植被区系等有很大关系。3)神木县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结构表现出农地、居民地和工矿用地等受人类活动影响越强烈的地类,其分维数越小、形状指数越大、形状越简单的特征。因此,神木县未来土地利用需要增加有效植被盖度,进一步使陡坡农地退耕,加强未利用地的开发以及工矿用地复垦,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从而保证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5.
以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分离纯化的3株藻种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和不同培养基对这3个品系生长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图和光学显微镜结合的方法对其形态进行初步鉴定,进一步采用18S r DNA基因数据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可以看出,Y1在20~30℃环境中都能生长,30℃生长最佳,最佳培养基为BG11培养基;Y2和Y3在改良型TAP培养基中生长最佳,它们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5~30℃和30℃。利用Gen Bank中绿藻门不同科属种类序列的18S核糖体RNA,结合Olmos的文献,设计18S r DNA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后经Blast对比、系统发育树及遗传距离分析,结合扫描电镜图和光学显微镜结果得知Y1为丝藻属、Y2为衣藻、Y3为绿球藻。  相似文献   
86.
通过引入Cap-cyclide坐标,针对位于导体壁中的非圆截面等离子体的任意伸长度,不使用任何近似的方法,求得了等离子体的稳定解析解。进而利用计算机对解析结果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和讨论了位于导体壁中的非圆截面等离子体的伸长度对等离子体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新疆特色林果业资源时空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苹果、香梨、葡萄、桃、杏、红枣等林果品种资源近60年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其时空分异规律进行分析。新疆特色林果业资源在时间变化上,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也存在阶段性波动变化的规律,以2000-2009年全疆各地州的林果业面积年变化率最大,且南北疆分布不均衡;在空间上,呈非地带性的条—带、块状分布,沿山麓—河流地带分布,沿盆地—绿洲分布等不同分布规律,从而形成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大范围大杂集,小范围小聚集的不均衡性总特征。从时空分异规律分析上看,在极端干旱区发展林果业必须因地制宜,一方面要加强对林果业资源配置的区域性调控,以质促产,以品促效,另一方面强化林果业资源经济-环境效益整合,构建林果业经济-环境可持续、和谐发展格局,借助新疆地缘优势,凸现绿色,走无公害林果产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8.
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荒漠过渡带风沙流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种集沙仪,通过野外实时输沙观测,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荒漠过渡带的地表风沙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 100 cm高度范围内,总输沙量的47.3%分布在30 cm高度内,这一比例小于前人的研究结果;输沙量随高度的变化比较符合幂函数分布。② 风沙流输沙的粒径以细砂、极细砂与粉砂为主,各高度层所占比例均达99%以上;风沙流输沙平均粒径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沙尘的含量随高度增加呈现“象鼻”状分布。③ 风沙流中贴地层风速廓线受风沙相互作用的影响,不再符合对数分布,更加符合幂函数u=azb分布。  相似文献   
89.
8种农药防治烟草花叶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病毒必克、病毒清、抗毒丰、倍达、宁南霉素、氨基寡糖素、克威特灵、超敏蛋白8种药剂,分别在烟草苗期、大田期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种药剂对烟草花叶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氨基寡糖素、克威特灵、超敏蛋白的防效相对较好,平均防效分别为55.64%、53.75%、50.81%,且防效较稳定,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夏玉米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夏玉米全生育期间,进行叶面喷施"翠兰春"牌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翠兰春"牌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可促进夏玉米增产,提高经济效益。与同时喷施等量等次清水对照相比,增产率为7.3%;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率为7.8%;每公顷增加纯收入942.92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