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19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益生菌是可添加在饲料中对动物健康产生很多益处的活微生物,其在维持胃肠道微生物平衡、免疫调节和病原体防御中起关键作用,某些特定的益生菌菌株对加强肠上皮的完整性和调节一些免疫组分也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潜力。有关益生菌的作用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在益生菌调节肠道介导的防御反应的所有可能途径中,肠屏障功能、先天和适应性黏膜免疫反应及信号传导途径被认为在针对病原菌的肠防御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作者主要针对益生菌如何与肠道内的杯状细胞黏蛋白、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s,tffs)、防御素、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相互作用而起到调节肠道先天防御反应的作用进行了概述,以期为今后研究益生菌对肠道健康及对感染病原体的肠道如何起到有益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2.
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条锈病气象预报模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将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条锈病周年活动期划分为秋苗侵染期、越冬休止期、复苏扩展期和春季流行期四个阶段,分阶段选取有植物病害流行学和统计学意义的气象因子,通过归一化处理和加权组合,组成小麦条锈病气象指数,用回归方法建立多时效、归一化小麦条锈病气象预报模式。检验结果显示:气象指数与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密切相关,其相关系数在0.4257~0.7713;各时段预报模式的回代拟合率达88.9%~100%,2006年度和2007年度的试报结果均正确。证明此气象预报模式的预报时效超前、效果好,且具有动态特点,可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的预报。  相似文献   
73.
针对北方地区春季玉米播种期干旱、出苗困难、苗情差等问题,筛选低聚糖、甲壳素、腐植酸盐等含量适宜的抗旱物质及多种助剂,制成玉米专用抗旱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同时结合起垄栽培技术,进行大田实验,以探究其对玉米出苗率、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影响。实验设4个处理:起垄+抗旱种衣剂(RD)、起垄(R)、抗旱种衣剂(D),以平地种植为对照(CK)。结果表明,施用抗旱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出苗期提早1~2d,生育期缩短1周左右。RD、R、D处理的玉米出苗率与CK相比,分别提高18.3%、7.2%、12.1%,产量与CK相比,分别增加17%、6%、3%,其中RD处理与CK间的差异显著(P<0.05),说明抗旱种衣剂结合起垄栽培技术,对提高玉米出苗率、促进生长、提高产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4.
为探讨热处理对采后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Sims)果实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最佳的热处理温度、时间,通过双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温度(40、45、50、55℃)热水处理2、5、8、10 min对采后紫果西番莲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5℃热水处理2 min延缓了西番莲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蛋白质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延迟了西番莲果实后熟进程。  相似文献   
75.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纯林凋落物热值及灰分含量月变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对福建三明32年生福建柏和杉木纯林凋落物的热值、灰分含量及其季节动态的研究表明,福建柏凋落物各组分的干重热值介于20 88~22 28kJ·g-1之间,杉木凋落物各组分干重热值介于20 22~22 08kJ·g-1之间,各树种凋落物各组分的热值大小顺序皆为:落叶>落花>落果>落枝>杂物。福建柏凋落物各组分的热值均高于杉木。福建柏落叶的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以2月最大,6月最小;杉木落叶的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以4月最大,9月最小。福建柏凋落物各组分的灰分浓度介于2 74%~5 29%之间;杉木凋落物各组分的灰分浓度介于3 17%~5 26%之间。福建柏林落叶的灰分浓度比杉木高。福建柏落叶的灰分浓度以10月最大,9月最小;杉木落叶的灰分浓度以12月最大,7月最小。  相似文献   
76.
张凯  冯起  吕永清  张勃  李巧珍  司建华 《土壤》2012,44(5):838-845
通过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对石羊河下游民勤湖区土壤盐分、pH值和养分的空间分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和pH值、速效钾含量都是荒漠区最大,绿洲区最小,而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则是绿洲区最大,荒漠区最小。垂直方向上,土壤电导率和pH值变化略显复杂。研究区土壤养分表现为“丰氮、富钾、贫磷”的总体特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土壤电导率和氮、磷、钾都属于中等变异,pH值属于弱变异;土壤电导率值除了表层与60 cm土层表现为中等自相关,其余的都呈纯金块效应,说明研究区土壤的电导率值很容易受到随机因素的影响;土壤pH值属于中等或强自相关性,各层的块金值不大,说明pH值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土壤养分指标中,碱解氮与速效钾属中等或强自相关性,速效磷则表现为纯金块效应,完全受随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7.
由真菌与植物根系共生形成的AM菌根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其生长发育受温度、土壤湿度等条件的影响;AM菌根可以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已经在许多植物上得到证实,此外,此类菌根对提高植物的耐盐性、抗旱性及抗重金属毒性方面都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近54年濮阳市降水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和t检验、滑动t检验方法对濮阳1954年12月-2008年11月的月、季、年降水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濮阳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8.66mm/10a,|t|=1.5694t0.05/2=2.0084);按季节分析,春季降水量有增多趋势,冬、夏、秋季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春季,3.66mm/10a,|t|=0.3773;秋季,-8.85mm/10a,|t|=0.7076;夏季,-3.33mm/10a,|t|=0.1;冬季-0.14mm/10a,|t|=-0.06);按月分析,2-3月和5-7月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其余月份降水量均为减少趋势。突变分析结果显示,当地的降水存在明显突变现象,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初突变明显,年和5月份的突变极显著,3月、5月和11月突变前后的距平百分率差值达59~64个百分点,春、秋季突变前后的距平百分率差值也在30~40个百分点;90年代末-21世纪初也存在突变现象,7月份突变极显著,3月和7月突变前后的距平百分率差值在52~77个百分点,春、夏季突变前后的距平百分率差值也在29~31个百分点。降水日数随年代变化也有减少的趋势,平均减少1.8d/10a(|t|=1.9037t0.1/2=1.6684)。暴雨天气发生时间在逐渐提前。强降水日数的多、少与该年代降水量偏多、偏少的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79.
【目的】筛选聚合抗褐飞虱和抗稻瘟病基因水稻材料,为培育新型抗褐飞虱兼抗稻瘟病的水稻新种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常规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抗病虫鉴定相结合的手段,将抗稻褐飞虱基因bph20(t)和bph21(t)以及广谱高抗稻瘟病基因Pi9聚合到优良保持系博ⅢB的遗传背景中。【结果】bph20(t)的分子标记RM540和BYL7、bph21(t)的分子标记RM5348和RM222未在稻褐飞虱抗、感亲本间扩增出特异条带,无明显的多态性,不能用于该育种群体抗褐飞虱基因bph20(t)和bph21(t)的检测。Pi9的显性分子标记pB8以及共显性分子标记PB9-1在稻瘟病抗、感亲本之间可扩增获得特异条带,具有多态性,可用于Pi9基因的检测。经抗虫鉴定并利用标记PB9-1对BC6F2群体的22株材料进行PCR扩增,含有Pi9基因杂合体的有10株,纯合体有6株,不含Pi9基因的有7株。用源自广西南宁田间感褐飞虱和稻瘟病菌株进行多次抗病虫鉴定,筛选获得一批抗褐飞虱材料,其中抗性与抗虫亲本BPH54相当的材料有6份,在这6份材料中含有Pi9基因且抗稻瘟病的材料有5份,对稻褐飞虱的抗性与供体亲本BPH54水平相当。【结论】通过常规育种、分子检测和抗虫鉴定相结合的办法,筛选获得5份聚合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0和bph21)和抗稻瘟病基因Pi9的抗或高抗水稻中间材料,为选育新的双抗保持系和不育系提供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80.
通过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豫中烟区中高肥力条件下NC297适宜的施氮量和氮、磷、钾配比.结果表明,烟株长势和产值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强,增施磷、钾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烟株长势增强;在低钾处理条件下,尤其是高氮处理时,NC297表现出明显的缺钾症状;随着施氮量增加,成熟度、结构和油分有下降趋势,叶片厚度增加.总体上以施氮量37.5 kg/hm2处理外观质量较好;随施氮量的增加,感官质量呈下降趋势,施氮量37.5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0∶2.2∶4.0时烟叶感官质量最好,但相同氮量,氮、磷、钾配比为1.0∶1.6∶3.0时产量、产值和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都要好于前者,同时,后者感官质量也相对较好.综合分析,在豫中地区中高肥力烟田种植NC297时,建议氮施用量为37.5 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1.6~2.2∶3.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