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69篇
  免费   3616篇
  国内免费   5292篇
林业   4087篇
农学   3672篇
基础科学   3114篇
  5950篇
综合类   23783篇
农作物   3587篇
水产渔业   2432篇
畜牧兽医   8942篇
园艺   3392篇
植物保护   2718篇
  2024年   260篇
  2023年   1156篇
  2022年   2542篇
  2021年   2433篇
  2020年   2213篇
  2019年   2052篇
  2018年   1597篇
  2017年   2433篇
  2016年   1843篇
  2015年   2654篇
  2014年   2767篇
  2013年   3305篇
  2012年   4356篇
  2011年   4554篇
  2010年   4227篇
  2009年   3961篇
  2008年   3777篇
  2007年   3498篇
  2006年   2872篇
  2005年   2325篇
  2004年   1427篇
  2003年   1009篇
  2002年   1106篇
  2001年   993篇
  2000年   860篇
  1999年   406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3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7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91.
目的高血压发病率是政府和相关医学工作者预防和监测高血压的重要依据之一。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因子进行线性筛选,获得保留因子后利用ARIMA进行建模预测,即为PCA-ARIMA多维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结果高血压发病率的拟合与独立预测结果表明,PCA-ARIMA优于PCA-MLR、ARIMA等参比模型。结论本文提出的基于主成分分析和ARIMA模型(PCA-ARIMA模型)的建模有助于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建立落叶松木粉粒径与长宽比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数学模型和其二阶导数,揭示木粉长宽比随粒径减小的变化趋势及变化的根本原因,获得最大长宽比对应的粒径,为建立长宽比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拍摄获得木粉的显微图像,测算获得目标木粉成熟管胞的平均长度、平均宽度以及木粉粒径的大小。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单木粉颗粒的矩形度、长宽比:将原始木粉显微图像由 RGB颜色空间转到Lab颜色空间,提取其b分量;对b分量图像用3×3模板进行中值滤波;用K-means算法将去噪后图像聚类为2类,得木粉的二值图像;对二值图像用5×5的结构元素进行先开启后闭合的数学形态学运算;用八连通区域法标记图像中的单木粉颗粒;对标记后图像用目标区域像素点个数统计法计算获得单木粉颗粒的几何面积,用主轴法获得单木粉颗粒的最小外接矩形的长、宽、面积;计算获得单木粉颗粒的长宽比、矩形度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木粉粒径与长宽比进行数据拟合,通过分析评判多项式、高斯和傅里叶3种拟合函数后选用高斯方程表达得木粉粒径与木粉长宽比的数学模型,再根据其拟合曲线方程计算得其二阶导数,结合模型的二阶导数和测算得的木粉管胞数据对高斯模型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矩形度不随木粉粒径的减小而变化,均值在0.6~0.8之间。长宽比随粒径减小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木粉粒径在1100~576μm 时,长宽比数值从接近于1开始逐渐增大;木粉粒径为576μm时(与本文目标木粉成熟管胞的平均长度563.82μm接近),长宽比达到最大数值4.6;木粉粒径在576~30μm时,长宽比逐渐减小;而粒径小于50μm 时(与目标木粉成熟管胞的平均宽度46.498μm接近),长宽比数值再次趋近于1。【结论】长宽比的变化与管胞破裂密切相关:木粉粒径大于管胞长度时,木粉主要通过纵向断裂使粒径减小;粒径与管胞长度接近时,长宽比较大;粒径小于等于管胞宽度范围内,木粉主要是横向断裂,而长宽比基本不再发生变化且趋近于1。长宽比和冲击强度随粒径减小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长宽比是影响材料力学性能本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3.
以71-3-150、GM256、SH6及M9 4种苹果(Malus)矮化砧木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进行-20℃、-25℃、-30℃、-35℃、-40℃低温处理,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拐点温度(LT50)即半致死温度,并对其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酶活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测得的电解质渗出率呈典型的S型曲线,与相应的低温呈极显著负相关;71-3-150、GM256、SH6及M9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40.63℃、-39.29℃、-34.10℃、-30.10℃;抗寒性强的71-3-150和GM256能保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酶活性。  相似文献   
994.
大豆油分含量SSR标记及QTL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油分含量是数量遗传性状。为了选育高油品种,有效利用高油基因和转基因研究,并使其广泛应用于育种和生产实践,通过构建群体,利用分子标记手段对油分基因在基因图谱上的位置进行了标记,结果表明,标记Satt491和油分含量相关,定位于E连锁群上。  相似文献   
995.
家蚕新品种金秋×初日除具有天然金黄色蚕茧性状外,其它各项经济性状与对照种秋丰×白玉相仿。但在气候比较恶劣的环境下,金秋×初日明显的表现出强健性高,发病率低,是一对能适合适度规模化省力化饲养,特别是在饲养条件比较差的环境下取得稳产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996.
针对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工程分析过程中,对用户专业知识水平要求高、操作繁琐、模型跨平台转换费时、效率较低等问题,研究一种交互式工程分析系统,通过人机交互方式作静态与模态分析,在保证分析准确性前提下适应用户群体更广泛,并大幅提高分析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基于联合收获机脱粒与清选装置参数化模型库,以纹杆滚筒式脱粒装置为例,分析其在工作状态下涉及工程分析边界条件;采用基于.NET框架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Basic,利用CATIA(Computer aided tri-dimensional interactive application)二次开发接口,自动化对象编程CATIA Automation技术,结合Windows API函数与光学字符识别方法,实现对在参数化模型库中变型得到的定制化模型交互式工程分析.测试表明该系统准确度高,操作简便高效,为联合收获机整机智能化设计平台建立提供重要共性关键技术,同时为解决该类问题提供一种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997.
为了帮助广大研究者在短时间内了解DNA折纸术的最新研究现状,掌握DNA折纸术相关软件的应用,本论文将DNA折纸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纳。首先介绍了DNA折纸术的起源与基本原理;然后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与取得的成果;接下来对DNA折纸术相关软件-Tiamat和Cadnano的应用和功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不同的软件进行了比较;最后对DNA折纸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DNA折纸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其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将更广阔。  相似文献   
998.
 以东北山樱(Cerasus sachalinensis Kom.)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对根系呼吸代谢及植株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施加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在整个试验过程中(28 d)均显著提高了幼苗根系活力及呼吸底物的积累,而施加铵态氮对根系活力的促进作用只延续到处理后14 d,随后根系活力和呼吸底物含量逐渐降低;硝态氮处理促进了三羧酸循环(TCA)关键酶的活性,TCA循环在呼吸代谢途径中的比例较对照提高了30.4%,呼吸代谢中间产物丙酮酸和柠檬酸增加,而磷酸戊糖途径(PPP)和交替途径(AP)较对照分别下降了35.0%和32.7%。铵态氮处理效应基本与之相反。酰胺态氮处理除对EMP关键酶活性及电子传递途径无明显影响外,与硝态氮处理效应相似;3种形态氮素处理对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对植株生物量促进作用的大小表现为硝态氮 > 酰胺态氮 > 铵态氮 > 对照。  相似文献   
999.
为进一步提高毕节地区名优辣椒的种植水平,开展不同栽植密度对金椒1号和黔西泡通椒产量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金椒1号、黔西泡通椒栽植密度分别为8 596、8 748株/666.67 m2时,最高产量分别可达225.55、248.17 kg/667.67 m2,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000.
浅谈科技论文写作之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科技论文写作中存在的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不规范的问题进行简要描述,提出相应对策,并对盲目投稿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对学术期刊的文章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