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74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25篇
  121篇
综合类   566篇
农作物   74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240篇
园艺   124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通过引入弹簧的形状函数,导出了非均匀拉伸条件下多根非轻质弹簧串联系统的劲度系数和有效质量表达式,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均匀拉伸时串联弹簧系统的劲度系数和有效质量,具体计算了2根弹簧和3根弹簧串联时的劲度系数和有效质量,所得结果与相关文献完全一致.
Abstract:
By using shape function, the elastic constant and effective mass of massive springs in seri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n-uniform stretch were derived. Based on this expression, the elastic constant and effective mass of massive springs in seri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uniform stretch were discussed and the elastic constant and effective mass of two or three massive springs in series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thus obtained were in complete agreement with the related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22.
23.
比较了4种土壤类型和3种留茬高度对威提特东非狼尾草(Pennisetum clandestinum cv. Whittet)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单因素而言,生土处理和0.05 m留茬高度处理所获得的平均种子产量最高;两因素处理的结果表明,以生土和0.05 m留茬高度互作后所获得的种子产量最高,其种子产量达447kg/hm2;各土壤类型和不同留茬高度的处理对种子的质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4.
分类规则挖掘是数据挖掘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介绍当前数据挖掘中具有代表性的分类算法,总结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给出了分类算法的应用以及分类算法面临的挑战,并对分类算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使用者选择算法或研究者改进算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5.
使用Visual 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数据,用ADO控件连接数据库,用Visual Basic编写程序代码,完成了毛衣空花图案的识别与转换系统.该系统包括五个功能模块:图片导入模块用于将要转换的花样图片从磁盘文件中导入系统;花样图案数字化模块用于把图案中的每个编织符号转化成一定大小点阵数据,并存放到数据文件中;图案模板的管理模块用于为每种编织符号设计一个标准的模板数据,并把数据存放到数据文件中;花样图案的识别模块用于对花样图案中的每一个编织符号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存放到数据文件中;花样数据的转换模块,将花样数据转换成毛衣编织机的数据格式,并将转换结果存放到数据文件中.为毛衣编织爱好者报提供了一个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缺磷胁迫对长豇豆幼苗脱落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耐缺磷程度不同的长豇豆品种在缺磷胁迫下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缺磷胁迫下长豇豆幼苗根系ABA含量都增高,缺磷前期下降后升至1个高峰后再降低,高峰出现的迟早与品种耐缺磷性有密切关系,不耐缺磷的二芦白比耐缺磷的芦花白出现早,平均升幅香港青二芦白芦花白。缺磷胁迫下长豇豆幼苗老茎叶和最嫩完全展开叶ABA含量升高,平均升幅香港青二芦白芦花白,但缺磷后期ABA含量二芦白香港青芦花白;缺磷胁迫下幼苗嫩茎叶ABA含量各品种都升高,升幅芦花白二芦白香港青。缺磷胁迫下长豇豆幼苗茎叶ABA含量的增加可能促进磷和水分的运输、减轻膜质过氧化,是对缺磷胁迫的适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7.
以2-溴丁酸甲醵为起始原料,经氨解反应、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乙拉西坦,总收率为45.6%,改进后的工艺路线反应时间缩短、收率提高;并用IR、^1HNMR、^13CNMR对乙拉西坦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金银花、连翘及金银花-连翘药对(金银花-连翘1∶1)对北疆地区携带fneB毒力基因的马链球菌马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ubsp. equi, SEE)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影响。【方法】 首先对1 g/mL的金银花、连翘及金银花-连翘药对(金银花-连翘1∶1)水提物进行中药配比浓度梯度试验, 然后与携带fneB毒力基因的L1菌株、lytA+fneB+ply毒力基因的D1菌株和qnrA+blaTEM+fneB基因的Y1菌株3种SEE菌株共培养, 检测中药对SEE菌株耐药基因blaTEMqnrA及毒力基因plyfneB的影响; 将192只SPF级昆明小鼠均分为16组: 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金银花组、连翘组、金银花-连翘1∶1组、阴性对照组(Y1、L1和D1菌株组)及3种菌株分别与金银花、连翘和金银花-连翘1∶1共培养组, 各组药物或菌液经腹腔注射0.5 mL进行小鼠体内抑菌试验, 检测药物对小鼠的致病性和fneB毒力基因的影响。【结果】 中药最适配比浓度为中药水提物∶THB培养基∶待测菌液(D600 nm值均为0.6)为1 000 μL∶500 μL∶20 μL; 与中药水提取物共培养的3株SEE菌株均未检出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 且菌株形态结构均未发生改变。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 阴性对照组的小鼠成活率分别为16.7%、8.3%和0;而L1+连翘、L1+金银花共培养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83.3%、75.0%, 金银花-连翘1∶1药对与3株SEE菌株共培养组小鼠成活率分别为41.7%、16.7%、50.0%;小鼠病理解剖结果显示, 除接种SEE菌株的小鼠肝脏肿大淤血、边缘钝圆外, 其余各组肝脏均正常。小鼠体内fneB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 Y1+金银花、Y1+连翘、Y1+金银花-连翘1∶1、L1+金银花、L1+金银花-连翘1∶1、D1+金银花、D1+连翘、D1+金银花-连翘组均携带fneB毒力基因, L1+连翘组未检出fneB毒力基因, 表明小鼠体内SEE菌株有重新获得fneB毒力基因的能力, 出现菌种反毒复壮, 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金银花、连翘及金银花-连翘药对能够减弱SEE菌株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 从而对马腺疫疾病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为减抗、替抗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9.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对觅食地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种群所选用的觅食地进行了调查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其越冬黑颈鹤的家庭鹤与集群鹤两种类群中对觅食地的8种生境因子(坡度、坡向、坡位、植被型、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最近水源距离和最近干扰距离)及其相对应的项目均表现出有相同的选择性。除家庭鹤更偏好选用上坡位(54.4%)作觅食地,而集群鹤更偏好选用下坡位(44.5%)作觅食地外;对其他因子的选择频次相差不大。对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觅食地进行了因子分析,提取了主成分。其结果表明:对越冬黑颈鹤觅食地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水源距离和干扰距离。对其两种类群而言,对家庭鹤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植被盖度、坡向、干扰距离和植被高度;而对集群鹤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为水源距离、坡向和植被高度。越冬黑颈鹤所选择的觅食地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开阔(植被高度3~10 cm,上坡位(54.5%))、距离水源较近(100~500 m)、植被盖度适中(>40%~<60%)、背风〔东北坡向(45.4%)和西南风(63.6%)〕、缓坡(<30°)、附近有人类活动(距100~700 m)的鸭茅草草地。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中家庭鹤与集群鹤对觅食地选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水源距离、植被盖度和干扰距离上。  相似文献   
30.
珠江三角洲陶瓷工业污染区植被受害证据与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长期暴露在大气污染胁迫下的村边林为对象,进行植物群落结构调查、植物受害分析,探讨了陶瓷工业污染排放对植被的影响。调查样地位于广东南海区五星村边坡地的半自然次生林内,乔木层和灌木、草本幼苗层的调查分别在10个10m×10m和4个5m×5m的样方内进行。该森林群落以隆缘桉和尾叶桉数量占优势,其次是乡土树种鸭脚木、泥竹,重要值依次为26.75、17.08、16.27和11.50。隆缘桉和马尾松冠层枝叶完全枯死、脱落,受害程度达100%;其次是泥竹和南岭黄檀受害程度分别为85.1%和68.3%。尾叶桉、朴树、越南山龙眼、阴香、黄荆受害程度中等,在45%—57.5%之间;其它伴生本土种类如鸭脚木、珊瑚树、酒饼叶、等的重要值较低且表现出受害程度较严重。和上层乔木比较,林下植被受污染的伤害大大降低。桉树类树种因其速生、快速郁闭等特点被认为是华南荒山、退化丘陵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种类,但在重度污染地区已面临严重威胁,而某些乡土树种在污染地区则显示出较强的抵御大气污染的能力。本文结果为污染地区森林资源管理,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之树种选择以及进一步开展乡土树种抵御大气污染胁迫的过程机制与功能特征的研究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