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76篇
  免费   1867篇
  国内免费   3593篇
林业   2882篇
农学   3939篇
基础科学   2571篇
  5074篇
综合类   13256篇
农作物   2002篇
水产渔业   1097篇
畜牧兽医   4976篇
园艺   1816篇
植物保护   2023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514篇
  2022年   1350篇
  2021年   1646篇
  2020年   1483篇
  2019年   1386篇
  2018年   1034篇
  2017年   1541篇
  2016年   1387篇
  2015年   1713篇
  2014年   1778篇
  2013年   2086篇
  2012年   2705篇
  2011年   2766篇
  2010年   2604篇
  2009年   2288篇
  2008年   2096篇
  2007年   1925篇
  2006年   1634篇
  2005年   1368篇
  2004年   696篇
  2003年   571篇
  2002年   580篇
  2001年   520篇
  2000年   542篇
  1999年   547篇
  1998年   382篇
  1997年   362篇
  1996年   329篇
  1995年   297篇
  1994年   277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56年   8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The effect ofDendrolimus superans on growth of trees was investigated after the breakout in Shibazhan forest area in 1990. Stem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or determining the tree increment los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urrent annual increment for extreme heavily damaged, heavily damaged, moderately damaged and lightly damaged stands is 14%, 39.8%, 64% and 82% of that of the control forest respectively. (Responsible Editor: Chai Ruihai)  相似文献   
992.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并结合图像分析软件研究了胃泌素、β-内啡肽、胰高血糖素、5-羟色胺、生长押素在鸭腔上囊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鸭腔上囊小结相关上皮细胞呈胃泌素强阳性反应;滤泡间粘膜上皮呈β-内啡肽中强度阳性反应;淋巴滤泡皮质部有少量的β-内啡肽、胃泌素、5-羟色胺阳性细胞,呈中、强度免疫反应;淋巴滤泡髓质有胃泌素强阳性细胞;生长抑素和胰高血糖素均呈阴性反应.结果说明,鸭腔上囊中存在β-内啡肤、胃泌素、5-羟色胺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它们在淋巴滤泡皮质部的表达特征有利于其通过内分泌和旁分泌方式调节B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993.
为明确柞蚕Antheraea pernyi灰卵(工厂化繁育赤眼蜂过程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感病寄主卵)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寄生选择与适应性及其繁育子代蜂寄生能力的影响,以柞蚕灰卵作为供试寄主,健康卵作为对照,在无选择和双向选择条件下研究松毛虫赤眼蜂对其的寄生选择与适应性,并比较灰卵和健康卵繁育的子代蜂对0、1、2、3日龄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在无选择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在灰卵上的寄生率、羽化率、单卵出蜂数和总蜂数分别为30.0%、54.1%、39.3头和48.7头,而在健康卵上分别达到96.0%、93.0%、82.5头和96.8头。在双向选择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在灰卵上的寄生率、羽化率、单卵出蜂数和总蜂数分别为33.3%、27.1%、24.7头和52.2头,而在健康卵上分别为68.0%、86.3%、60.6头和74.2头。在无选择和双向选择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在灰卵和健康卵上的发育历期和后代雌性比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灰卵繁育的子代蜂对1、2日龄米蛾卵的寄生数则显著低于健康卵繁育的子代蜂,且后者对米蛾卵的寄生数随着米蛾卵日龄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而灰卵繁育的子代蜂对0、3日龄米蛾卵的寄生数要显著高于1、2日龄的。表明柞蚕灰卵会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寄主选择与适应性以及子代蜂的寄生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大力推广方格蔟,提高蚕茧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湖州雠主格蔟成绩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在方格蔟推广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力推广方格蔟,提高茧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5.
为实现对田间土壤软腐病病原菌的定量检测,基于魔芋软腐病优势病原菌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的Fyu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C1/PCC2/PCC3,建立TaqMan荧光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并对魔芋根系土壤中软腐病病原菌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基于FyuA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特异性好,仅能特异性检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当模拟带菌土壤中病原菌浓度低至1.88 CFU/g时也能检出,灵敏度高;发病魔芋根际土壤中软腐病病原菌检出率为100.00%,病原菌DNA浓度最高达到了7.52×10~7ng/μL,健康魔芋根际土壤中也存在病原菌,检出率为40.00%;不同种植模式中,林下魔芋土壤中软腐病病原菌数量较少;连作时间与病原菌数量、病情指数存在正相关关系,连作时间越长,病原菌积累越多,魔芋病情指数也越高,魔芋连作4年土壤中病原菌DNA浓度最高达到4.03×10~4ng/μL;对魔芋土壤软腐病病原菌进行全年监测,病原菌数量随着月份增长逐渐上升,在8—10月达到峰值543.20 ng/μL后下降,病原菌数量与魔芋病情指数变化规律一致,但田间魔芋软腐病的发生相对滞后。表明建立的TaqMan荧光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用于田间魔芋软腐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996.
通 过分析目前大量 推广的全喂入联合 收割机的 优缺点,提 出了研究 半喂入联合 收割机的 迫切性和研究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⒚根据国内外现状并结 合自身的实践,对两个关键部件—— 割台部件和脱粒部件,提出了可供研究分析的技术方案⒚  相似文献   
997.
新疆棉花超高产光合生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1996~ 1999年对新疆棉花超高产 (皮棉 2 2 50kg·hm-2 以上 )光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盛铃期群体光合速率 (CAP)生育期变化为单峰型曲线 ,盛花结铃期达最大值 4 .0 5gCO2 ·m-2 h-1 ,平均值为 2 .63gCO2 ·m-2 h-1 ,盛花、结铃、吐絮期的 CAP 与生物学产量、皮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盛铃期叶面积指数最大值为 3 .7~ 3 .9。一天内棉叶净光合时间长达 13 .5h,早晚比普遍棉田光合延长 2 0min左右。未发现光合午休和光饱和现象。高产棉田夜间 (2 1:2 0 )呼吸速率最大值为 4 .33mgCO2 ·dm-2 h-1 ,平均值为 3 .0 0mgCO2 ·dm-2 h-1 ,分别比普通棉田低2 2 %和 17.6 % ,扣除呼吸消耗 ,净光合比普通棉田高 58.4 %。其呼吸消耗占白天总光合的 8.4 %。低于普通棉田 15.5 % ,也低于内地棉区 12 %~ 2 0 %。新疆高产棉田群体的库容量增加 ,光合产物的贮备能力强 ,生物学产量高达 1.14× 10 4~ 1.44× 10 4kg·hm-2 ,有效铃 (5g以上 )高达 12 0×10 4个·hm-2 ,经济系数 41.52 %~ 44 .1% ;单位叶面积的果节数、有效铃、生殖器官干重分别为10 4~ 137个·m-2 ,32~ 49个·m-2 ,0 .2 30 3~0 .3361kg·m-2 。源强库大 ,源库协调是新疆棉花高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在15a生水杉人工林内设立标准地,定量机械间伐,定期测定生长量,对抚育间伐7a后的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采用较小的强度pn=25%,33%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分别提高5.97,9.27m3,增加9.57%,14.87%;采用较大强度pn=50%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下降9.7m3,减少15.57%。(2)抚育间伐过的林分(间伐强度pn=25%,33%,50%)与对照林分相比,单位面积保留木平均生长率分别提高1.34%,2.00%,1.97%。(3)抚育间伐的林分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总产值和利润分别增加6278,5784元,增长7.7%,9.5%。  相似文献   
999.
轻量化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东北地区的免耕播种机主要依靠自重增加下压力来保证开沟深度的问题,设计了2BQM-2型轻量化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重量为一般免耕播种机的一半,可减轻对土壤的压实。轻量化垄作免耕播种机采用悬挂方式与拖拉机联结成作业机组,利用拖拉机液压系统的位置调节法来控制破茬深度。为了验证作业机组的工作性能,田间试验以播种机速度、播种深度、秸秆覆盖量为试验因素,以免耕播种机的工作阻力和粒距合格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试验结果得到的最佳工况组合为:播种机速度为1.21 m/s,播种深度为4.96 cm,秸秆覆盖量为0.73 kg/m2时,播种机工作阻力为3.62 k N,粒距合格率为93.63%。经过对免耕播种机优化设计有效减轻了免耕播种机的重量,减少了机器的制造成本和工作时对土壤的压实,降低了能耗。经田间测量镇压轮压实土壤的深度平均为10 mm,相对现有的垄台被压平的机具,工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传统小型小麦播种机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小型电磁振动式小麦播种机。该播种机具有播种质量高、速度快、安全系数大、播种成本低、适应不同田间要求,以及能有效减少能耗等特点。该机田间作业时,可以将开沟、播种、平土一次完成,大大简化了小麦播种时的生产流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播种效率,解放生产力。为此,介绍了小型电磁振动式小麦播种机的整体构造和工作原理,并运用三维软件UG进行运动学分析,真实再现了小型电磁振动式小麦播种机新型开沟器的工作状况。结果表明:小型电磁振动式小麦播种机新型开沟器能够满足工作需求。经过进一步地改进和研究,此机将在播种小麦方面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同时对各种开沟器的研制也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