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00篇
  免费   742篇
  国内免费   1342篇
林业   1976篇
农学   2236篇
基础科学   1164篇
  2095篇
综合类   4509篇
农作物   823篇
水产渔业   670篇
畜牧兽医   1912篇
园艺   577篇
植物保护   92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562篇
  2020年   511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538篇
  2016年   467篇
  2015年   643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760篇
  2012年   970篇
  2011年   988篇
  2010年   906篇
  2009年   874篇
  2008年   879篇
  2007年   898篇
  2006年   791篇
  2005年   720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325篇
  2000年   351篇
  1999年   404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318篇
  1996年   276篇
  1995年   262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基于多维特征组合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分类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应加强对其空间布局的科学表征与分类研究。该文通过阐释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内涵及关键构成要素,构建了多维度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及组合矩阵,并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分析了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及类型。结果表明:可从空间规模、形态及区位3个维度刻画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平谷区农村居民点共划分为10种布局类型,以中等规模-形态一般规整-优势区位、中等规模-形态规整-优势区位为主。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对农村居民点的规模特征起到基础性控制作用,而城镇辐射及交通等基础设施通达性进一步影响了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状态。基于组合矩法综合多维度特征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分类,可为村庄整治和布局调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92.
识别拖拉机主要噪声源是解决拖拉机噪声问题的首要条件,利用声强法能有效地识别拖拉机主要噪声源。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建立了一套神牛SN250拖拉机噪声信号测试系统,可对拖拉机噪声信号进行测定,并利用声强方法进行噪声频谱分析和声源识别,以分析拖拉机的主要噪声来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测试系统可满足工程精度要求,能有效识别拖拉机主要噪声来源;排气噪声、发动机散热风扇噪声及发动机机罩振动噪声为拖拉机主要噪声源,声强级分别为106dB、104dB、104dB;排气噪声是驾驶室内主要噪声来源。因此,解决该拖拉机噪声问题须首先降低排气噪声、发动机散热风扇噪声和发动机机罩振动噪声。  相似文献   
993.
选用大颗粒木质燃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管式加热炉对单颗粒木质燃料进行燃烧试验,研究不同空气流量和温度下木质燃料燃烧过程CO、NO、SO_2等气体动态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800℃时,挥发分着火时间滞后,着火前即有CO随挥发分析出,CO排放浓度曲线呈双峰状;随着温度升高,CO析出峰明显变窄,从挥发分析出至焦炭燃烧完成所需时间缩短:NO排放浓度及其排放量在温度为900℃时达到最大值,燃料N至NO的转化率最高可达41.79%,随着温度升高和燃烧过程还原性气氛增强,NO析出浓度及其排放量减少,转化率可低至12.32%;木质燃料充分燃烧时,几乎无SO_2排出,S主要转化为硫酸盐固存于灰分中或于高温下随烟气排出;贫氧燃烧状态下,S02析出主要源自挥发分析出初期有机硫的分解、氧化,但燃料中更多的s以H2S、CaS等形式排出。  相似文献   
994.
南方红壤区植被覆盖因子估算模型构建与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红壤区植被覆盖因子变化规律、构建植被覆盖因子计算模型可为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及动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广东省五华县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200余场降雨试验观测数据,分析了影响水土流失的各关键因子与次降雨土壤侵蚀模数(Individual Rainfall Event Soil Erosion Modulus,ISEM)间定量关系,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了系列次降雨事件不同植被覆盖度对应植被覆盖因子值,构建了植被覆盖因子值与植被覆盖度间数学模型,从点、面2个尺度对模型计算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ISEM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降低;ISEM与雨前土壤表层含水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对数关系;ISEM随坡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ISEM随次降雨量、次降雨侵蚀力和次降雨径流深呈显著正相关线性变化关系。2)构建了植被覆盖因子值与植被覆盖度间二阶指数衰减模型,该模型决定系数和纳什系数分别达0.947和0.876。点尺度验证结果表明90%样本模型计算值与观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0.30;面尺度验证结果表明,70%~80%的植被覆盖因子计算值相对误差不超过0.1。总体而言,该模型计算精度较为理想,但由于研究对象典型的时空尺度特征,仍需要更多观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完善和验证。研究成果可为深入理解红壤区土壤侵蚀规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95.
强度侵蚀红壤区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生态治理措施对强度侵蚀红壤区土壤质量的影响,2005年对治理区4种不同治理措施下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强度侵蚀红壤区经过5年治理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封禁措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最明显,生态果园措施次之,种植胡枝子最差。全面播种百喜草和封育措施能显著改善土壤的化学性状,生态果园措施略差,种植胡枝子改善作用并不明显。同时,这些措施的效果离原始林区的土壤质量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996.
介绍了GPS实测更新GIS陈旧处数据的实用方法研究及其在水土流失定量监测中的应用。该方法由GPS软硬件接收设备组装的实测仪器、实施实测的要点、实测数据的投影系统转换与对GIS陈旧处数据的更新处理等部分组成。它在实测更新土地利用图的应用效果,与测绘界所采用的RTK技术方法比,更为经济、快速和实用,而其所定位置和更新的GIS数据结果在消除系统误差后则更为可信。它在实验研究区应用表明:利用原土地利用图和实测更新后的土地利用图所获得的水土流失定量监测的两个结果,后者的监测精度明显高于前者7个百分点;为提高监测水土流失和水质面源污染量的精度,必须重视实测、更新变化了的山丘土地利用界线。  相似文献   
997.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were developed for the isolation an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he group B soyasaponins, including 2,3-dihydro-2,5-dihydroxy-6-methyl-4H-pyran-4-one (DDMP)-conjugated soyasaponins alphag, betag, and betaa, and their non-DDMP counterparts, soyasaponins V, I, and II, respectively, with formononetin used as the internal standard. The 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for soy products were 0.11-4.86 micromol/g. The within-day and between-days assay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were <9.8 and < 14.3%, respectively. The group B soyasaponin concentrations in 46 soybean varieties ranged from 2.50 to 5.85 micromol/g. Soy ingredients (soybean flour, toasted soy hypocotyls, soy protein isolates, textured vegetable protein, soy protein concentrates, and Novasoy) and soy foods (commercial soy milk, tofu, and tempeh) contained the group B soyasaponins from 0.20 to 114.02 micromol/g. There was no apparent correlation between isoflavone and soyasaponin concentrations in the soy products examined.  相似文献   
998.
镉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EDTA调控机理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通过温室盆栽试验 ,在不同Cd处理的土壤中加入EDTA ,分析了印度芥菜根和地上部Cd的浓度 ,探讨EDTA进入土壤后对Cd吸收和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 :加入EDTA ,水提取的Cd浓度增加了 40 0倍以上 ,NH4 NO3提取的Cd浓度增加了 40倍以上 ,在土壤Cd浓度较低时 ,EDTA对植物吸收Cd没有显著影响 ,当土壤添加Cd在 1 3 0mgkg- 1以上时 ,加入EDTA显著增加了地上部Cd的浓度。EDTA能增加印度芥菜地上部中Cd的浓度 ,不是由于土壤溶液中Cd浓度增加从而增加了印度芥菜根对Cd的吸收 ,可能是EDTA加入土壤后增加了这些元素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 ,从而高浓度的Cd对植物根细胞产生毒害 ,增加了细胞膜的透性后 ,土壤溶液中的络合物得以进入根细胞并随蒸腾作用运输到地上部。  相似文献   
999.
谷物识别中对神经网络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主要讨论了在谷物纹理识别中对神经网络的优化。通过比较优化神经网络和非优化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之间的非线性联系,可知优化神经网络能够更迅速、准确地进行纹理识别。同时,该文还评价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0.
在短期无氮营养液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缺硼和正常供硼处理对大豆超结瘤突变体(nts382)及其亲本Bragg根瘤结构和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缺硼条件下,无论是超结瘤突变体nts382,还是亲本Bragg,其根瘤固氮酶活性都显著下降;2.无论是缺硼还是正常供硼处理,超结瘤突变体nts382单位鲜重根瘤活性都明显低于亲本,但由于nts382每株根瘤数和鲜重显著高于其亲本,使每株固氮酶活性明显高于亲本,植株中氮素积累总量也相应的高于亲本;3.缺硼条件下,根瘤细胞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细胞壁凸凹不平,细胞间隙加大,含菌细胞内类菌体含量减少。这可能是硼影响根榴细胞正常固氮功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