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24篇
  免费   4096篇
  国内免费   2426篇
林业   3947篇
农学   2586篇
基础科学   1500篇
  7888篇
综合类   18378篇
农作物   3263篇
水产渔业   3374篇
畜牧兽医   24054篇
园艺   2616篇
植物保护   3740篇
  2023年   634篇
  2022年   1347篇
  2021年   1537篇
  2020年   1557篇
  2019年   1496篇
  2018年   1594篇
  2017年   2106篇
  2016年   1578篇
  2015年   1959篇
  2014年   2132篇
  2013年   3564篇
  2012年   3679篇
  2011年   3855篇
  2010年   3236篇
  2009年   3133篇
  2008年   3411篇
  2007年   3147篇
  2006年   2786篇
  2005年   2248篇
  2004年   1780篇
  2003年   1523篇
  2002年   1425篇
  2001年   1694篇
  2000年   1667篇
  1999年   1099篇
  1998年   411篇
  1997年   428篇
  1995年   394篇
  1992年   659篇
  1991年   781篇
  1990年   683篇
  1989年   720篇
  1988年   661篇
  1987年   627篇
  1986年   668篇
  1985年   591篇
  1984年   462篇
  1983年   412篇
  1979年   553篇
  1978年   431篇
  1977年   358篇
  1976年   365篇
  1975年   396篇
  1974年   459篇
  1973年   474篇
  1972年   447篇
  1970年   366篇
  1969年   400篇
  1968年   357篇
  1967年   35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Subgroup-specific peptide-base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from the G-protein of the ovine and 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respectively,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the ovine and bovine subgroup strains of RSV infections in cattle. A total of 1,102 bovine serum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6 diagnostic laboratorie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and the southeastern USA and were tested for antibody to either the bovine or ovine subgroups of RSV. Antibody to viruses from each subgroup was present in samples from each region and all states tested. The Southeast ha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the bovine subgroup strains (69.5%). Then did the Northwest (40.9%). The prevalence of the ovine strain was similar for the two regions (16.7% in the southeast, 14.9% in the northwest). The overall prevalence was 56.6% for the bovine strain and 15.9% for the ovine strain. These results suggest members of the ovine subgroup of RSV circulate in the cattle population but with less frequency than those viruses of the bovine subgroup.  相似文献   
52.
Mid-storage hydration-dehydration treatments with medium-vigour lettuce seed very effectively reduced physi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storage and ultimately showed better field emergence and final yield. Soaking-drying treatment of high-vigour lettuce seed was not effective. Pre-sowing treatment of medium-vigour lettuce seed, though less effective than mid-storage treatment, gave better field performance, but high-vigour seed did not benefit from the treatment. For carrot, both mid-storage and pre-sowing seed treatments proved beneficial, with the former showing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latter. Unlike lettuce, well-preserved carrot seed responded positively to the pre-sowing treatment.  相似文献   
53.
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黄金树花器官的发生及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黄金树花器官的形态发生及发育过程集中于3月下旬-5月上旬;(2)花原基分化形成花的整个过程符合一般的分化顺序:花萼原基-花冠原基-雄蕊原基-雌蕊原基,且各原基在分化顺序上存在交叉;(3)花药及胚珠的发育与花器官的形态发生之间有明显的连续性,当花蕾直径为3.0 mm左右时花粉母细胞及完整的花粉囊壁形成,直径达到3.5 mm左右时胚珠中出现孢原细胞的分化,它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54.
以传统栽培为对照,研究畦式好气栽培对水稻根系、群体消长、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畦式好气栽培显著提高了整个生育期水稻根系的生物量,与传统栽培相比,增幅达5.46%-11.18%;显著增加了抽穗后10cm以下土层的根系比例和根系活力,提高了根冠比,促进了水稻分蘖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每公顷可比传统栽培增产稻谷637.5kg,增产9.48%。  相似文献   
55.
56.
57.
广东果树上17种拟茎点霉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3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适于拟茎点霉属真菌种间亲缘关系分析的15个随机引物,并优化了RAPD分析的扩增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广东果树上17种拟茎点霉进行了RAPD分析。各菌株间的Nei相似系数UPGMA法聚类结果表明:来源于不同地区的2个Phomopsis mangiferae Ahmad菌株和2个P.macadami Z.D.Jiang et P.K.Chi菌株都分别以0.636和0.589的相似系数两两首先聚在一起,而不同的种则只在小于0.54的相似系数范围内聚类,体现了种间及种内的亲缘关系差异程度;聚类群与寄主植物不具相关性,同种植物上的不同拟茎点霉,即使是分自相同寄生部位也不能聚在一类;支持形态学上将生于柑桔枝和黄皮茎、沙梨叶和果、杨梅叶和枝以及同是生于龙眼叶的共8个拟茎点霉分别鉴定为不同的种,而不支持将P. cytosporella Penz.et Sacc.与P. mangiferae合并为一个种的观点;RAPD技术可作为拟茎点霉属真菌种间的亲缘关系分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8.
通过PCR方法自含NDVZF基因的克隆质粒中扩增NDVF基因 ,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_His_TOPO重组。经核酸内切酶酶切 ,阳性克隆鉴定准确无误 ,核酸序列测定结果与原始基因比较 ,同源性大于 99% ,启始密码和终止密码未出现变异 ,将该重组质粒命名为pcDNANDVZF。将pcDNANDVZF在脂质体作用下转染CEF细胞 ,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 ,结果证明pcDNANDVZF可在CEF细胞中大量表达F蛋白。  相似文献   
59.
论述了着床的生理机制。同时介绍了EGF、TGF、KGF和PDGF等生长因子对着床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0.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动物是现代生物技术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目前已经有转基因小鼠、兔、绵羊、山羊、猪、牛、鸡和鱼等多种转基因动物问世。本文综述了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方法、转基因动物的应用研究以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指出了转基因动物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