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07篇
  免费   1751篇
  国内免费   2245篇
林业   2375篇
农学   1203篇
基础科学   1180篇
  2446篇
综合类   12814篇
农作物   1873篇
水产渔业   1594篇
畜牧兽医   4226篇
园艺   2210篇
植物保护   1082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479篇
  2022年   1167篇
  2021年   1183篇
  2020年   1139篇
  2019年   1109篇
  2018年   813篇
  2017年   1280篇
  2016年   834篇
  2015年   1339篇
  2014年   1360篇
  2013年   1745篇
  2012年   2383篇
  2011年   2337篇
  2010年   2192篇
  2009年   2054篇
  2008年   1946篇
  2007年   1830篇
  2006年   1544篇
  2005年   1181篇
  2004年   752篇
  2003年   503篇
  2002年   517篇
  2001年   451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6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8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2005年4月对江段瓦氏雅罗鱼2只船渔获物234尾进行渔业生物学研究。捕捞群体平均体长16.6 cm(15~29.5 cm),平均体重151.4 g(50~300 g),年龄由1~ ~5~ 龄组成,2~ 占36%;绝对生殖力为8050~12448粒/g,平均为3700粒/g;相对生殖力9. 04~100.6粒/g,平均为34.3粒/g;肥满度系数雌性为0.9436~2.0547%,平均为1.999%。雄性为1.4577~2.054%,平均为1.6262%。捕捞数量2005年春汛6.75 t。嫩江中游讷河江段瓦氏雅罗鱼资源呈现小型化、低龄化趋势;渔业资源呈下降趋势,亟待采取限定捕捞规格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82.
2004年5、7、9、12月对大力加湖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力加湖鲟鱼放养场浮游植物96个种属,密度255.54×10~4 ind./L,生物量14.166 mg/L。浮游植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密度秋季最高为456.160×10~4 ind./L,生物量以秋季最高30.105 mg/L。多样性指数变化是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均匀度指数变化是冬季>夏季>秋季>春季。全库总鱼产潜力527760 kg,总放养量2804800尾。  相似文献   
983.
2004年5月、7月、9月和12月对大力加湖鲟鱼放养场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力加湖鲟鱼放养场水质良好,透明度变幅在45~90cm,pH值变幅在6.69~8.72,水呈中性。水型属重碳酸盐类,钙组Ⅰ型(C_Ⅰ~(ca))软水。水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总氮含量较高平均为1.63 mg/L,磷酸盐含量较低平均为0.0339 mg/L。离子含量以冬季最高104.52 mg/L,春季最低51.64 mg/L。水中离子含量高低次序为HCO_3~->Ca~(2 )>Cl~->Mg~2>Na~(?) K~ 。探讨了水体的的营养类型和利用。  相似文献   
984.
2004年3~6月,选择胶州湾口近海作为研究海区,在栈桥、湛山湾和石老人3个站位每月取样两次,每次退潮后,在潮间带固定地点采集底质样品,分别测定样品中叶绿素a、b、c和脱镁叶绿素a的含量,同步观测海水温度、海水密度和pH值。结果显示,青岛近岸春季海水水温上升较快,海水密度和pH比较稳定。栈桥取样点底质中叶绿素a、b、c和脱镁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58、0·47、0·34和0·16μg/g。湛山湾取样点底质中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波动较小,叶绿素a、b、c和脱镁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72、0·56、0·36和0·45μg/g。石老人海水浴场底质中的叶绿素含量最低,波动较大,叶绿素a、b、c和脱镁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6、0·28、0·20和0·29μg/g。  相似文献   
985.
美国红鱼继饥饿后的补偿生长及其机制   总被引:61,自引:8,他引:61  
姜志强 《水产学报》2002,26(1):67-72
对两种不同规格 (8.2 5± 0 .5 0g ,4 0 .4 1± 2 .4 5g)的美国红鱼分别在 18~ 2 0℃和 2 0~ 2 4℃条件下进行了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后再恢复投喂实验。在实验的 30d内 ,两次实验结果均表现为饥饿 5d组的美国红鱼生长略快于对照组 ,而饥饿 10d和 15d的鱼在相同的时间内 ,体重的增加量未能赶上对照组。各组间生长虽有差别 ,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饥饿使鱼体水分、灰分含量增加 ,脂肪含量下降 ,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 ,但各成分从恢复投喂到实验结束时又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各组间摄食量随饥饿时间延长而逐步下降 ,而饵料转换效率逐步上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 ,标准代谢率下降 ,而在恢复投喂之后又逐步回升至对照组水平。结果表明 ,美国红鱼的补偿生长效应主要是由降低标准代谢和提高食物转化率实现的  相似文献   
986.
研究了不同浓度头孢氨苄(Cefalexin)对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幼体发育以及对斑节对虾育苗水体中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数量的影响。在试验初期,无论是对照组还是施用头孢氨苄的各试验组,育苗水体中的总异养菌数量和弧菌数量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第二次施用头孢氨苄后,各试验组的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数量的增幅明显低于对照组(或出现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数量缓慢下降),而对照组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数量则呈现显著的上升。施用0.5~1.0μL·L-1头孢氨苄对育苗水体中的总异养菌有显著的杀灭及抑制作用,但对弧菌数量杀灭及抑制作用并不显著;施用1.5μL·L-1头孢氨苄对育苗水体中的总异养菌和弧菌数量的杀灭及抑制作用显著。当幼体变态发育至仔虾第8天(P8)时,对照组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数量分别达6.33×105和3.55×104CFU·mL-1,均远远高于试验组的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数量增长的幅度。试验组的幼体变态到P1期的时间,比对照组缩短了10h以上;试验组的成苗率也比对照组提高了3.2%~13.1%。  相似文献   
987.
试验用酒精废液水肥技术对甘蔗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影响甘蔗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因素.结果表明,甘蔗单叶水分利用效率水分处理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试验得出最优的水肥搭配水平是A3B1C3D2(高氮+低磷+高钾+中水),适中的水肥搭配水平能使甘蔗达到较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88.
‘荆杂20’是以优良稳定自交系‘87005’为母本、抗病稳定自交系‘208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大果型中熟有籽西瓜品种。全生育期100110 d,果实发育32 d左右。果实圆形,果皮底色脆绿,覆墨绿较规则细条带。红瓤,瓤色均匀,质地细脆多汁,籽较少,不易空心,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边部含量8%110 d,果实发育32 d左右。果实圆形,果皮底色脆绿,覆墨绿较规则细条带。红瓤,瓤色均匀,质地细脆多汁,籽较少,不易空心,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边部含量8%9%。皮厚1.0 cm左右,果皮坚硬不易裂果,耐贮藏,商品率高。一般单果质量59%。皮厚1.0 cm左右,果皮坚硬不易裂果,耐贮藏,商品率高。一般单果质量58 kg,667 m2产量4 000 kg左右。该品种生长势强,易坐果,抗枯萎病、产量高、品质优、易栽培,适合全国多地栽培。参加了2011—2012年湖北省西瓜品种区域试验,2014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89.
飞船返回舱高海况打捞设备电液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船返回舱高海况打捞设备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海上应急救生的重要设备,是解决恶劣海况条件下飞船返回舱的打捞方法和系统装备协调控制问题。通过系统研究与试验,完善了打捞方法与系统装备。系统采用现代液压传动与计算机PLVC编程控制,设计系统报警与故障诊断功能,通过集中监控系统,解决了复杂系统内各种设备的协调操作与自动控制问题;通过电气、液压与CAN-Bus通讯技术的集成,满足了恶劣海况条件下打捞返回舱的各系统设备安全运行和高可靠性的要求。系统设备经过了多次模拟返回舱打捞试验,验证了该项目打捞方法合理可行,系统设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90.
海湾扇贝面盘幼虫“面盘解体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大连地区患"面盘解体病"的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面盘幼虫进行电镜观察,并对健康海湾扇贝幼虫进行人工感染实验.患该病面盘幼虫病症为:下沉,组织解离,游泳器官面盘解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全部死亡.对发病面盘幼虫进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发现,该病原病毒主要侵染面盘幼虫的结缔组织细胞和上皮细胞,病毒呈六角形或近圆形,未成熟病毒颗粒直径为84~90 nm,病毒颗粒形态不一,大致有4种与所报道的鸡马立克氏病毒(Marek's disease herpes virus)和火鸡疱疹病毒(Turkey herpes virus)相似,即致密拟核型、中空型、十字型和双环型.从形态学上进行鉴定,认为该病毒属于疱疹样病毒(Similar herpesvirus).人工感染实验显示,在感染病毒后100 h,有30%幼虫出现"面盘解体"病状;感染148 h,幼虫全部死亡(水温22~24 ℃).根据实验结果推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垂直传递和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