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0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49篇
林业   155篇
农学   105篇
基础科学   104篇
  232篇
综合类   1199篇
农作物   212篇
水产渔业   89篇
畜牧兽医   576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对比分析了节水灌溉(喷灌)、抽水灌溉(漫灌)对甘蔗生长和蔗茎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采用节水灌溉(喷灌)技术,在实际用水量仅为抽水漫灌用水量一半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满足甘蔗正常生长的水分需求,甘蔗在株高、有效茎数、蔗茎产量等农艺指标上与抽水漫灌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2.
牛体外受精卵5~10细胞期单一卵裂球染色体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单一卵裂球的染色体诊断牛体外受精5-~10-细胞期胚胎的正常性。牛体外受精后5-~10-细胞期的胚胎用0.5%链霉蛋白酶处理分离单一卵裂球,然后用100ng/ml长春花碱处理10h,制作染色体标本。检查33枚不同发育期胚胎及卵裂球185个,有43.8%的可进行染色体分析(81/185)。结果表明,正常2倍体的发生率为46.9%,染色体异常的卵裂球中,单倍体的发生率为50.6%,显著高于多倍体(2.5%)的发生率(P<0.001)。单倍体中含有X-性染色体和含有Y-性染色体的性比基本相同。引起单倍体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卵母细胞的孤雌发育或受精过程中精子穿入未成熟卵后由雄性原核产生。  相似文献   
143.
体外成熟培养和牛老化卵受精后发育到囊胚到期速度减慢。囊胚期的发育率分别为22h培养组的35.3%,34h组23.6%,46h组15.4%,胚胎的发育速度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减慢(P<0.05)。46h组的囊胚期胚胎的平均卵裂球数明显少于22h组(P<0.05),老化组的染色体平均分裂像,分裂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染色体异常发生率46h组高于22h组。  相似文献   
144.
龟纹瓢虫捕食玉米蚜的功能反应与寻找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龟纹瓢虫雌成虫和雄成虫对玉米蚜的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型圆盘方程式,寻找效应与自身密度的关系可用Hassell数学模型描述。龟纹瓢虫对玉米蚜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雌成虫日最大捕食量为87.3头,雄成虫为93.4头。龟纹瓢虫对猎物的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大而下降。模拟后的各方程经χ2检验,其理论值与观察值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食用菌系中国农业的第六大产业,年产量达1·2×107t以上[1],并且其生产量和消费量还在不断增长,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人类膳食应是一荤一素一菇,照此比例中国的食用菌还应有10倍以上的增长量,因此食用菌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但是食用菌属于异养型生物,需要丰富的有机物作为培养基质,这些基质中滋生着的多种有害生物对食用菌的危害性较大,同时食用菌菌丝和子实体的气味还能吸引多种昆虫来摄食和繁殖,常造成菇体斑点、空洞、缺刻等,使其失去了原有的商品性,甚至导致减产和绝收。在江苏…  相似文献   
146.
微能源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对不同高夺静电场强冻结的马薯在-20℃下贮藏的品质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无电场冻结的样品的质地在相同的贮藏期内最差;经较低场强冻结的样品之间的质地特性差别不大,但较无电场冻结的要高;经强电场250kV/m冻结的样品的质地较好。在较低场强下冻结的样品的持水能力较无电场冻结的要差;经250kV/m电场处理的样品失水率低,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47.
沙地毛白杨速生丰产林节水灌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灌溉水利用为核心,以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以及树木生长为依据,连续8年对毛白杨速生丰产林节水灌溉的理论与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结果表明,利用科学的灌溉阈值,抓住关键的灌溉时期,确定有效的灌溉范围和经济的灌溉量,就可以较少的水分投入获取较高的林木生长量,在春夏干旱季节(05-06月),以田间持水量的50%作为阈值实施灌水,具有极显著的近期和后期水分补偿效应,与较高灌溉水平(阈值为70%)相比,灌溉水利用率提高46.80%,灌水量减少22.81%,材积生长量增加13.30%,经济效益提高31.28%。  相似文献   
148.
计量器具管理系统是一个以计量器具办证事务为中心,实现信息、管理、服务协同工作的办公管理平台。它通过规范办公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和监督力度,实现全面提升办公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9.
环境胁迫对河蚬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温度、溶氧、放养密度胁迫对河蚬溶菌酶(LSZ)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6℃组的河蚬成活率明显低于其他4个温度组(13、20、25、30℃)(P<0.01);溶氧和拥挤胁迫组的河蚬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增长而成活率不断降低,以低氧组和高密度组的降幅最大(P<0.01).河蚬LSZ和SOD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但变化幅度不大;溶氧对LSZ和SOD活性的影响都是先升后降,在第7 d时,富氧组的LSZ活性最高,此时,对照组的LSZ活性最低而低氧组的SOD活性最高,之后,低氧组的SOD活性大幅度下降(P<0.01),到第21 d时达到最低,对照组的LSZ和SOD活性均变幅不大;受密度胁迫的河蚬,LSZ和SOD活性在试验7 d内均有上升现象,高密度组自第7 d达到峰值后即大幅下降,到第21 d已显著低于同期另外两组(P<0.01),中、低密度组也有降低,但降幅较小.结果表明,经过环境胁迫后,河蚬LSZ和SOD水平均发生了变化,短期内,两者成正相关,而长期胁迫则表现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0.
牛分枝杆菌是引起牛结核病(bTB)的病原体,侵染宿主广泛,可感染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巨大危害。随着多年不懈的研究,有关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的知识积累不断增加。作者对近年来应用新的基因分型技术研究牛结核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这些技术包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PCR介导的间隔区寡核苷酸分析(spoligotyping)、数目可变串联重复位点(VNTR)等。主要用于对人、牛、家畜以及野生动物的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进行分析和监测。另外,还利用一系列敏感的基于PCR的技术从分枝杆菌杆菌复合体(NTM)中对菌型进行鉴别。对分枝杆菌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的全面了解,有助于对本病扩散传播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为制定科学防治结核病的措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