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6篇
  21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提升双齿轮式排肥器的排肥均匀性,该研究基于原始结构参数对直齿排肥齿轮进行改进,设计错排齿轮式排肥器。在参数化建模和确定轮齿容肥体积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确定了排肥器的理论排肥量。利用EDEM对排肥过程进行仿真,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错排齿轮片数、排肥轮间隙对排肥均匀性的影响,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错排齿轮片数、排肥轮间隙,当错排齿轮片数为3片、排肥轮间隙为5 mm时,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4.69%。采用台架试验对双齿轮和错排齿轮式排肥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转速60 r/min时错排齿轮式排肥器的排肥流量变异系数为4.74%,与理论值基本吻合,且比双齿轮排肥器变异系数减小10.68%。基于实测排肥器转速-流量曲线设计电控排肥控制器并进行台架试验,施肥精度偏差为3.1%,优化后的排肥器排肥均匀性良好,且可实现精控排肥。研究结果可为精控排肥器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对不同地区的花生秧、玉米秸、全株玉米青贮和不同品种谷草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磷(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等常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花生秧和不同养殖场的玉米秸营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不同地区花生秧粗蛋白质含量为7.88%~8.7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67.25%~77.77%,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7.04%~68.69%;不同养殖场玉米秸秆粗蛋白质含量为5.13%~6.89%,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71.68%~80.7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0.22%~54.39%;不同地区的全株玉米青贮粗蛋白质含量为6.35%~9.63%,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4.12%~67.2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35.28%~47.21%;不同品种去穗谷草粗蛋白质含量为3.90%~7.2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77.03%~82.9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1.28%~59.59%,全株谷草青贮粗蛋白质含量为12.02%,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73.4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4.66%。综上所述,不同地区来源的花生秧、玉米秸、全株玉米青贮等常规饲草营养含量均存在差异,不同品种去穗谷草营养含量也存在差异,全株谷草青贮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去穗谷草。  相似文献   
63.
在工科大学物理实现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而有效途径,而逻辑性强、形象生动、结合我国工科大学物理特色的多媒体课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研究讨论了工科大学物理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4.
不同配比沼渣基质对茄果类蔬菜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鸡粪为主要发酵原料的沼渣为试材,通过育苗试验,探讨不同配比沼渣基质对茄果类蔬菜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基质中添加15%和30%的鸡粪沼渣,番茄、黄瓜和茄子的育苗效果最佳,是该试验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65.
由于报纸文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报纸的编目过程中,发现《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与《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中涉及未处理的问题。笔者现就中文报纸编目与规范化进行探讨,阐述了书目数据规范化的意义及重要性,指出造成书目数据不规范的原因,对编目工作实践中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举例说明和探讨,就这些问题给出解决方法,并提出书目数据规范化建议。  相似文献   
66.
为明确豫中烟区烤烟上六片适宜的成熟采收特征、成熟度与烟叶产质量关系,确定最有利于质量提升的成熟度标准,形成优质上六片烟叶成熟采收技术规程,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采收梯度,在田间进行烟叶成熟特征描述和SPAD值测定,并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延迟10~11 d采收的上六片烟叶呈桔黄至深桔黄色,烟叶厚薄适中,结构疏松,成熟度好,油分足,光泽强,色度浓,弹性好,经济效益较高,感官质量评价最好。此时,上六片烟叶的田间成熟特征为叶脉基本全白,叶片颜色为淡黄色,成熟斑较多,上三片和下三片相对应的SPAD值分别为5.4~5.7和6.4~6.9。因此,豫中烟区上六片烟叶应适当延迟10~11 d采收,此时可获得产质量均较好的优质上部烟叶。  相似文献   
67.
The age-structure of natural population of Zoysia japonica in Xiuyan County of Liaoning Province was studied by generational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tiller age class was three,but 1st age class tillers held dominant position with proportions over 95% in each month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s.The 2nd age class and 2rd age class tillers were minority in the population.So Z.japonica population was an expanding population.The zero age class buds on the rhizomes were dominantin buds age structures.The proportion of buds to tillers on quantity in each month was about 30% to 40%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at the end of September.The increasing of buds proportion before dormancy guaranteed the quantity of tillers in the next spring.The biomass of 1st age class tillers changed with time.The biomass kept increasing from April to July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at the end of July and then decreased.  相似文献   
68.
结缕草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用世代的方法对辽宁省岫岩县天然结缕草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缕草无性系种群分蘖株的最高龄级为3龄。在生长季中均以1龄蘖为主,各月比例均占95%以上。2龄、3龄的分蘖株数量很少。因此,结缕草为增长型种群。芽的年龄构成以0龄根茎芽为主,芽数量基本为分蘖株数量的30%-40%,休眠前芽数量增加,这保证了来年种群分蘖数量的稳定。1龄蘖的生物量在整个生长季中的变化动态是:从4-7月呈递增趋势,在7月末达到最高点,然后下降。图1表3参9。  相似文献   
69.
结缕草构件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沈阳辉山野生结缕草叶片的生死动态,确定了不同生活年限的结缕草分蘖和根状茎的形态特点.通过形态鉴别的方法确定了结缕草各构件的年龄特征,研究了构件种群的年龄构成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结缕草的分蘖和根状茎的最高生活年限均为3年.在一个生长季中,2年生分蘖株和根状茎的绝对优势地位逐渐被1年生分蘖株和根状茎取代.芽库在生长季初和生长季末储量较高,旺盛生长季节基本稳定.结缕草分蘖、芽和根状茎的季节动态是维持结缕草无性系种群持续稳定存在的一个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0.
为简化农艺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无机复混肥常规浅施基追结合的施用方法作对照,研究了腐植酸复合肥深松分层一次性施用技术对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复合肥深松分层一次性施用能使10~90cm土层内土壤的含水量平均提高7.16%,玉米抽雄期和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分别提高了19.3%、14.0%,表征叶绿素含量的SPAD值分别提高了24.5%、18.5%,增加了玉米各部位的鲜干重,降低了株高,增加了茎粗,且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穗部特征得到明显改善,最终显著提高玉米产量16.06%,达到11 883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