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富硒和非富硒水稻品种苗期硒吸收和转运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联合  郁飞燕  施卫明 《土壤》2007,39(3):381-386
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富Se和非富Se水稻品种苗期Se吸收和转运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供Se水平,富Se水稻品种根系Se吸收速率和茎叶Se含量明显高于非富Se品种,而两类品种间根部Se含量无明显差异。低Se水平下(20μg/L),富Se品种茎叶/根Se总量比明显高于非富Se品种。可见Se吸收转运差异可能是引起两类水稻品种稻米Se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2.
为了弄清毛竹在自然条件下的扩散过程,通过样带法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毛竹扩散过程的立竹度、胸径、竹高及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毛竹在扩散过程中其立竹度无论在垂直方向还是在水平方向上都随着扩散距离增加逐渐减少,立竹度由最大5 600株.hm-2减少到200株.hm-2;在毛竹纯林中由各种年龄的竹子组成(1~11年),年龄结构呈现不均匀性;随着距周边林分越近,主要由年龄较小的竹子组成,一般为1~3年;扩散到周边林分地带的毛竹胸径、株高均比纯林里的生长好。因此,在自然条件下毛竹林正向周边林分扩散,逐渐形成以毛竹为优势种的林分。研究结果为合理科学地经营自然保护区毛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风水林作为生境缺失和破碎化的产物,对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广州增城腊田埔的风水林以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为建群种。文章首次对分布于广州南亚热带低丘平地的翻白叶树林进行了群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组成种类复杂,1200m^2样带内有维管植物41科62属80种,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属性以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体现出群落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群落结构较复杂,分层现象不明显,冠层树冠不连续,DBH≥120cm的大径级个体较多,形成群落极大的胸高断面积,达66.13m^2·hm^-2;群落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该群落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4.6557,符合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指数范围;基于样带面积统计的建群种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群落建群种属稳定进展种群,该群落将保持相当长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4.
105.
从患病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内脏中分离到一株细菌(LCJY-002)。ATBExpression型微生物鉴定系统艋示:该菌为弗氏柠檬峻杆菌(Citrobcwter fundii)。16SrDNA分析得到1条长度为1456bp的核甘=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C691177);Blast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同源性达99%,在系统发育树上与C.frgulldii聚为一支。鉴定结果确认:菌株LCJY-002为弗氏柠檬酸杆菌。人工回归感染试验证文:该菌具有敛病性,PCR检测表明:分离的弗氏柠檬酸杆菌具有c屈毒力因子。药敏试验结果显爪:该菌对16种抗菌药物中的庆大霉素等7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06.
 为建立一种评价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菌株间致病力差异的体系,在改进的香蕉水培系统基础上,对影响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的接种菌液浓度、类型及处理方式等因素开展分析,同时与不同菌株盆栽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香蕉水培系统下,将摇培5 d的菌液稀释10倍以上,使孢子初始浓度为1×106 cfu·mL-1,直接加入该菌液50 mL即可用于致病力评价,且不同菌株用该测定方法与盆栽测定的致病力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的建立为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的评价提供了快速简便的方法,也为下一步解析尖孢镰刀菌致病相关基因功能和致病机理及抗病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建立QuEChERS方法提取和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检测猪肉中35种兽药残留的方法。[方法]猪肉样品分别用Na2EDTA-Mcllvaine(pH 4.0)溶液和2.5%乙酸乙腈提取后,得到的溶液以Na Cl和无水Na_2SO_4为脱水剂,-NH_2为吸附剂进行净化浓缩后,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方法进行检测,基质空白加标曲线外标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35种兽药在0.5~50.0 n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4个不同浓度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60%~110%,相对偏差(RSD)均小于10%,检出限(LOD,S/N=3∶1)为0.02~1.20μg/kg,定量限(LOQ,S/N=10∶1)为0.07~4.00μg/kg。[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灵敏、高效,可用于猪肉中多兽药残留的分析检测和监控。  相似文献   
108.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物理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及玉米产量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一次性施肥条件下深松-旋耕、深松-免耕、常规旋耕和免耕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效果为深松-旋耕深松-免耕常规旋耕免耕;对土壤持水量的影响效果为深松-免耕常规旋耕深松-旋耕免耕;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效果为深松-免耕免耕常规旋耕深松-旋耕,深松-免耕和免耕分别与深松旋耕和常规旋耕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深松-免耕较常规旋耕增产15.68%,产量高达6 829.73 kg/hm2。  相似文献   
109.
动物源性食品中多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因此检测并监控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具有重要的意义。就近年来国内外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技术展开了探讨和分析,为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0.
以‘金童6号’和‘金童8号’黄肉桃为试材,于花后60 d时套袋对果实进行遮光处理,研究遮光对果实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以及类胡萝卜素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伴随果实成熟,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且3个采样时期套袋果实中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不套袋的对照;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升高,但未成熟期套袋果实低于对照,成熟期则显著高于对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果肉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分析表明:在黄肉桃果实未成熟期,类胡萝卜素以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积累为主,表现出叶绿体合成途径特征;进入成熟期,有色体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占据优势,形成更为稳定的酯化类隐黄质和紫黄质,并且套袋果实中酯化类胡萝卜素的积累水平明显高于对照果实。此外,分子证据表明伴随果实成熟,类胡萝卜素合成关键基因HDR(羟甲基丁烯基–4–二磷酸还原酶)、PSY1(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1)、PSY2(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2)、PDS(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和HYB(β–胡萝卜素羟化酶基因)在套袋和不套袋果实中均呈现上调表达趋势。值得注意的是,DXS(1–脱氧– 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基因)、PSY2和PDS基因在成熟期套袋果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而HYB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