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81篇
  免费   901篇
  国内免费   1419篇
林业   876篇
农学   702篇
基础科学   639篇
  1371篇
综合类   7124篇
农作物   1095篇
水产渔业   649篇
畜牧兽医   2370篇
园艺   940篇
植物保护   635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618篇
  2021年   686篇
  2020年   595篇
  2019年   581篇
  2018年   428篇
  2017年   675篇
  2016年   483篇
  2015年   681篇
  2014年   685篇
  2013年   770篇
  2012年   1224篇
  2011年   1181篇
  2010年   1210篇
  2009年   1010篇
  2008年   1147篇
  2007年   980篇
  2006年   783篇
  2005年   656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6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比格犬神经垂体存在内分泌样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射电镜观察表明,比格犬(Beagle)神经垂体内除含大量的无髓神经纤维、神经纤维膨体(赫令小体)、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窦外,还可分辨出少量的肥大细胞和内分泌样细胞。内分泌样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胞质内含有大量高电子密度的小分泌颗粒,颗粒呈圆形,表面有膜包裹,直径约109—213nm,主要分布于一侧胞质内。  相似文献   
992.
旨在阐明高海拔生态条件下小麦品种顶二叶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为高产栽培和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3-2014年在云南丽江以云南省主栽的5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顶二叶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根系性状差异及与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在开花期顶二叶叶面积、开花期和成熟期顶二叶叶绿素SPAD值、根系性状(次生根根数、根长和根干质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倒二叶和顶二叶叶面积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但旗叶叶面积与籽粒产量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成熟期旗叶、倒二叶和顶二叶叶绿素SPAD值与籽粒产量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开花期、成熟期旗叶和倒二叶叶绿素SPAD值与叶面积的乘积和籽粒产量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高海拔生态区次生根根系发达、生育后期顶二叶维持相对较大叶面积和较高叶绿素SPAD值的协调型小麦品种(如云麦53)具有较大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93.
实施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稳定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中国原产地域保护制度的确立,为保护民族精品和文化遗产,培育世界名牌,树立产品原产地形象,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1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发展及现状1.1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在国外的发展及现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较为艰难的历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世界基本上只有法国实施这一保护制度,直到1992年欧共体才明确规定对食品和农产品的原产地名称或地理标识进行保护,随后以…  相似文献   
994.
对我国1986年定植于大田鉴定评价圃的14份橡胶树新种质的产量、乳管数及生长势等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3、7和9号的生长势优于对照品种RRIM600,其中,7、9号种质的平均茎围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Amazon野生橡胶树种质干胶产量均不及对照品种RRIM600,最好的1份种质平均干胶产量3.6kg/株,为对照品种RRIM600的88.7%,但二者差异不显著;除10、12和13号3份种质的乳管数相对较优外,其它新种质的乳管列数和乳管个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综合评价1、3、7和9号种质生长较快,9号种质产胶潜力相对较好,10、12和13号3份种质其乳管数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995.
玉米脱水素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水素(dehydrin,DHN)属于LEA蛋白第二家族成员,是一种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亲水性蛋白,在干旱、低温和高盐等非生物胁迫的环境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玉米全基因组DHN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并进一步对其系统发育、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和基因复制以及表达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在玉米DHN基因家族中共有5个家族成员,多物种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基因结构以及基序分析都表明DHN家族成员在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基因复制和物种间微共线性分析表明,在5个玉米DHN基因中存在着1对片段复制基因(ZmDHN1-ZmDHN2),玉米、高粱和水稻3个物种间存在2对直系同源基因(ZmDHN2-Sb04g032250.1,ZmDHN2-Os02g44870.1)。通过转录组表达数据分析表明,玉米DHN家族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具有不同的组织表达模式;同时,诱导表达模式分析表明ZmDHN基因的表达受到盐和干旱胁迫的显著诱导。该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鉴定玉米DHN家族重要的基因成员并对其开展功能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6.
鲜加盐白面条色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黑龙江省小麦品种龙麦26和龙辐麦12在四个加水量水平28%~40%下的鲜加盐白面条(FWSN)制作与色泽.结果表明,两个品种FWSN加水量在28%~32%时,亮度(L*)显著降低,黄度(b*)显著增大;加水量在32%~45%时,L*值升高,b*值降低.两个品种FWSN放置24 h后,随着加水量提高,L*值降低,红度a*值显著增加,b*值变化不大.在加水量28%,放置3 h和24 h,FWSN的L*值较高.FWSN在储藏期间色泽稳定性和保持性很关键.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放置3~72 h,FWSN的L*值显著降低.对于不同地点种植的龙麦26和龙辐麦12,蛋白质含量与FWSN的L*值显著负相关(r=-0.446,p=0.05).随着出粉率提高,FWSN的L*值显著降低.不同地点种植的龙麦26和龙辐麦12,多酚氧化酶活性对FWSN色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7.
脐橙糖度光谱图像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采集到的不同波长的光谱图像灰度分布进行洛伦茨分布(LD)、高斯分布(GD)、指数分布(ED)函数拟合,通过比较发现洛伦茨分布为最优灰度分布拟合函数.将脐橙的糖度与洛伦茨分布函数拟合所得参数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最佳单波长、最佳双波长组合、最佳三波长组合和最佳四波长组合的校正方程.结果表明:利用光谱图像技术无损检测脐橙糖度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998.
农户生产决策导致环境问题的发生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混沌特征,为此从农户角度对我国农业污染问题产生原因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构建基于Mu lti-Agent的多农户生产决策行为环境影响分析的思路,研究了该系统的基本框架和实现途径及方法。通过该系统模拟不同政策下农户生产决策行为对环境影响,为如何通过实施有关政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及为有关政府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99.
广西玉米种质资源的特征特性及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3~2000年间,广西共收集、保存玉米种质资源1575份,其中广西地方农家种1217份,外省品种5份,国外品种93份,国外自交系249份,国内自交系11份。性状鉴定结果表明:广西玉米种质资源各性状的表现差异较大,生育期春播71~145d,秋播68~111d;株高78~293cm,穗位高17~191cm,穗长6.3~21.5cm,穗粗1.7~5.3cm,穗行数8~24行;果穗多为锥形,粒型以硬粒为主,粒色以白、黄为主,千粒重50~460g。对489份地方种质资源进行籽粒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9.08%~14.99%,脂肪含量3.22%~7.35%,氨基酸含量0.25%~0.40%。利用广西玉米种质资源培育出的都安2号、多苞玉米30号、墨白玉米、苏湾1号、墨黄9号以及新近育成的糯玉米品种玉美头601、玉美头602等,对广西玉米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应继续做好广西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工作,为进一步丰富玉米育种基础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研究豆科和禾本科绿肥适宜的种植模式,提高绿肥的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在绿肥季设置了6个处理:(1)冬闲、(2)紫云英单播、(3)毛叶苕子单播、(4)黑麦草单播、(5)紫云英和黑麦草混播、(6)毛叶苕子和黑麦草混播;并在水稻季对5个绿肥处理进行减氮30%,冬闲处理设置常规施肥和减氮30%处理。结果表明,与单播相比,混播增加了鲜草产量,毛叶苕子和黑麦草混播处理鲜草产量最高(31 582 kg·hm-2),同时其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紫云英和黑麦草处理;种植绿肥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其中黑麦草有机质含量提升最大,较冬闲处理增幅11.25%,豆科和禾本科绿肥混播后,土壤全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显著高于单播黑麦草处理;同时利用冬闲田种植利用绿肥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其中毛叶苕子、毛叶苕子+黑麦草、紫云英、紫云英+黑麦草处理的水稻产量与100%N处理无显著差异。综上,毛叶苕子和黑麦草混播种植不仅增加绿肥鲜草产量和养分积累量,且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在减施氮肥下仍获得稳产,是本试验区域内最优的混播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