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2篇
  21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植物短纤维专用力学性能测试仪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纤维、竹纤维等植物短纤维由于长度短,力学性能难以测量。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最新开发的用于木纤维、竹纤维等植物短纤维力学性能测试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优势,并使用该设备对毛竹纤维、杉木管胞纵向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测试结果与已有研究得到的数据吻合得较好。该设备成功地解决了植物短纤维力学性能测试中纤维夹持、纤维取向调节这2个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2.
襄樊市耕地面积动态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湖北省襄樊市的耕地变化现状,利用统计资料对襄樊市2000~2007年耕地面积变化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得到襄樊市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主要有三大类因素,即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最后根据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3.
王河地下水库水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山东省莱州市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倒灌问题,对王河地下水库水资源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及预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要增大地下水库的调需能力应采取增加人工入渗补给,合理布置渗井、渗渠,调整开采井布局等措施,防止过量开采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导致海水倒灌。  相似文献   
54.
? 【目的】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的特征,为建立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养分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方法】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国家黄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28年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90年秋,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夏休闲,无灌溉。本研究选取定位试验中不施肥 (CK)、施用氮磷钾肥 (N、P2O5、K2O分别为135、108、67.5 kg/hm2,NPK) 和有机无机肥配施 (70% N来自牛粪,MNPK) 3个处理。于2018年6月小麦收获后采集0—20 cm耕层土样,测定养分含量、含水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微生物量氮含量及目标土壤微生物。以1%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土壤中DNA,根据97%相似度对序列进行OTU聚类、α多样性分析 (包括Shannon、ACE和Chao1等指数),使用CANOCO 4.5软件对土壤细菌门水平群落结构、细菌相对丰度等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冗余分析。? 【结果】 ?与CK相比,NPK和MNPK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不同处理细菌基因拷贝数为每克干土6.69 × 109~16.46 × 109,与CK相比,NPK和MNPK处理细菌数量分别提高了77%和146%。MNPK处理的土壤细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CK和NPK处理,而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CK和NPK处理,NPK与CK处理间两个指数无显著差异。3个处理的细菌丰富度指数 (Chao1指数和ACE指数) 和均匀度指数均没有显著差异。在门水平上,共获得35个细菌类群,其中,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 (Acidobacteria) 和绿弯菌门 (Chloroflexi) 为主要优势菌门 (相对丰度 > 10%),占到全部菌门的80.1%~81.7%。与CK相比,MNPK处理显著降低了放线菌门 (F = 5.845,P < 0.05) 的相对丰度,增加了拟杆菌门 (F = 4.461,P < 0.05) 的相对丰度,3个处理间其他菌门均无显著差异。冗余分析结果显示,CK与NPK、MNPK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差异,且MNPK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更大。土壤理化性质对细菌菌群影响表现为:土壤硝态氮 > 可溶性有机碳 > pH > 铵态氮 > 有机碳 > 土壤含水量,这些理化因子均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关键因子。? 【结论】 ?关中土区旱作雨养条件下,化肥平衡施用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均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细菌数量、多样性和丰富度,有机无机肥配施还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特别是降低了放线菌门、增加了拟杆菌门的丰度,更有利于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相似文献   
55.
浙江地区竹编工艺特色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浙江地区特别是嵊州和东阳两地独特的竹编工艺,包括竹编编织技法、选材特点、造型用色等,并对竹编工艺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6.
以38 mm×89 mm规格材为对象,研究齿板接合节点的连接性能,发现:AA构型承受拉伸载荷的能力最强;随着齿板长度、宽度的增加,齿板连接节点的拉伸载荷增大,并且,增加齿板宽度对增大载荷的效果更佳;齿板试件放置7~21天较为适宜进行力学测试;齿板连接节点的极限拉伸载荷和刚度,均随着木材-齿板间隙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57.
不同土壤管理措施下塿土团聚体的大小分布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分布影响土壤的功能。本文利用22年土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和不同施肥对土壤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土壤管理措施包括裸地休闲、 撂荒和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其中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有9种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化肥氮(N)、 磷(P)和钾(K)不同配施5个处理(N、 NP、 NK、 PK、 NPK),秸秆还田与化肥配合(SNPK),有机肥与化肥配施2个处理(M1NPK、 M2NPK)。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措施显著影响表层(010 cm)和亚表层(1020 cm)土壤的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与作物体系比较,长期休闲可显著增加机械稳定性微团聚体(0.25 mm)的含量,对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和分布没有显著影响。而长期撂荒显著增加了大于2 mm 的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的稳定性。长期不同施肥显著影响 030 cm 土层的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总趋势为施肥比不施肥处理降低了1 mm的团聚体含量,增加了0.25~1 mm的团聚体含量,但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土撂荒22年后显著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而种植作物和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58.
灌溉水平对■土磷素淋失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渗漏池设施,研究了3个灌溉水平(600、900和1200 m3/hm2)对土磷素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 淋溶到120 cm土体的磷量随灌溉量而增加,尤其是在耕层土壤Olsen-P含量达到约70 mg/kg 时有明显增加,但渗滤液中磷浓度在高灌溉时较低。在施化肥和有机肥条件下,各灌溉水平磷淋失的形态均以可溶性磷为主,3个灌溉水平可溶性全磷分别占总淋失磷量的66%、72%和75%; 颗粒磷约为总磷的30%。可溶性磷中可溶性有机磷和钼酸盐反应磷贡献各占约50%。适量施肥,控制灌溉量是防止磷素淋失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9.
籼型巨胚水稻新品系莲塘巨胚红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莲塘巨胚红"的选育过程、品系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是"91-308"与"巨胚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红米类籼型巨胚水稻新品系,分蘖力强,生育期112~114 d,单产4500 kg/hm2左右,适宜在江西赣抚平原、赣中南丘陵山区作二晚种植。该品系稻米具有胚巨大、种皮呈红色的特点,富含γ-氨基丁酸、铁以及多种必需氨基酸等成分,可作为降血压功能性稻米的原料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0.
化学成分对木材细胞壁纵向弹性模量和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杉木成熟材晚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成分选择性脱除方法依次脱除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在纳米尺度上,探讨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对木材细胞壁压入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对细胞壁的弹性模量影响显著,脱除木质素后细胞壁弹性模量损失了6.53%。半纤维素是一种界面高分子,在细胞壁中作为连接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界面偶联剂,对细胞壁的纵向弹性模量影响极显著,脱除半纤维素后细胞壁弹性模量损失约为9.16%。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对细胞壁的硬度影响均显著。木质素脱除后,细胞壁硬度降低了16.98%。半纤维素脱除处理与脱木质素处理相比,硬度仅下降了0.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