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林业   121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45篇
  139篇
综合类   832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109篇
畜牧兽医   257篇
园艺   136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芙×7·湘是我国目前推广量最大的家蚕品种之一。为了比较该品种不同地方品系的生产性能与繁育性能的差异性,分别引进了家蚕9·芙×7·湘粤系和桂系原原母种,与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繁育继代的生产品系展开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湘系原原母种在产附,孵化,经济性状,强健性方面综合性状优良,其一代杂交种的虫蛹统一生命力最高、一茧丝长最长、净度最优。粤系一代杂交种在解舒丝长、解舒率、出丝率等丝质成绩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旨在对黔北麻羊胸腺素β4(thymosin beta 4,Tβ4)基因的多态位点进行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GenBank中山羊Tβ4基因序列(登录号:NC_030810和NW_017189516),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运用混合DNA池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获得黔北麻羊Tβ4基因X染色体第1、2、3外显子和3号染色体第1外显子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黔北麻羊Tβ4基因进行同源性、系统进化树、理化性质、疏水性、卷曲螺旋、跨膜结构、信号肽、亚细胞定位、结构域、磷酸化位点、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出10个SNPs,分别为:G55C、C82T、G112A、C129T、G216A、G431A、G551T、T579A、A609G和A619G。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黔北麻羊与黄牛、马、野猪、人、裸滨鼠、褐家鼠、小家鼠和原鸡Tβ4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8%、96.3%、95.6%、94.1%、94.8%、91.1%、92.6%和86.7%。蛋白理化性质分析显示,黔北麻羊Tβ4蛋白理论等电点为5.02,亲水值最小为-3.011,无疏水性氨基酸,无卷曲螺旋,不是跨膜蛋白,无信号肽存在,分布在细胞核(60.9%)、线粒体(4.3%)、细胞骨架(17.4%)和细胞质(17.4%),有1个THY结构域,有1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无N糖基化位点,有4个O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分析显示,C129T突变使其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增加,无规则卷曲减少。本研究成功筛选出黔北麻羊Tβ4基因多态位点,为研究黔北麻羊育种的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甲苯咪唑在银鲫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甲苯咪唑(MBZ)及其代谢物氨基甲苯咪唑(MBZ-NH2)和羟基甲苯咪唑(MBZ-OH)在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血浆及组织中的浓度,数据经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分析.结果表明:(25±1)℃的水温条件下,银鲫单剂量口灌MBZ20mg·kg-1,血药经时过程符合二室开放式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吸收速率常数恐Ka 0.235h-1;消除半衰T(1/2)β 52.26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180.07μg·h·mL-1;表观容积分布Vd/F 2.465L·kg-1;清除率CL(s)0.111 mL·h-1·kg-1;达峰时间T(peak) 6.20 h;质量浓度Cmax 4.14 μg·mL-1.与哺乳类相比,MBZ在银鲫体内吸收较慢,消除半衰期明显延长,药代动力学参数也有较大差异.建议在做到合理用药的同时加强药物检测力度.  相似文献   
994.
南海珊瑚礁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大尺度分布格局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珊瑚礁区生物多样性是当今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为更全面地了解南海诸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系统整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东沙、西沙和中沙及南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鱼类资源调查的历史资料,研究了南海珊瑚礁鱼类分类学多样性.种类统计结果表明,目前东沙记录鱼类种类514种,西沙和中沙632种,南沙548种;各礁区记录鱼类物种数目少于预测数目,也少于全球其他生境相似的海域记录的鱼类种数.估算了南海珊瑚礁鱼类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结果显示,东沙△+和∧+分别为55.1、121;西沙、中沙△+为60.2,∧+为164;南沙△+为56.6、∧+为150;各礁区海域鱼类△+值均小于东海陆架海域,而∧+值均高于东海陆架海域.在种和科的分类水平上,计算了南海珊瑚礁海域与卡拉棉群岛、米尔恩湾、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和南海北部陆架海域鱼类的相似性系数,结果表明,西、中沙群岛与其他礁区海域鱼类在种级分类阶元上的相似性系数相差较大,所有珊瑚礁海域鱼类在科级分类阶元上的相似性系数较为接近;另外,所有珊瑚礁海域鱼类种(科)间相似性均高于其与陆架海域鱼类种(科)间相似性.对南海珊瑚礁、卡拉棉群岛和米尔恩湾等海域典型礁栖性鱼类的科的物种相对丰富度进行了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表明,其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认为,物种多样性较高而分类多样性较低是南海珊瑚礁鱼类多样性大尺度分布格局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95.
高校院系文献信息资源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高校院系资料室在网络环境下的改革及现状,提出了高校院系资料室自购书影响高校文献收藏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等若干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并对院系资料室文献经费使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湘中丘陵区毛竹笋用林(Ⅰ)、笋材兼用林(Ⅱ)、材用林(Ⅲ)3种不同经营类型林分土壤易氧化态碳(ROC)含量、储量的垂直剖面分布、季节动态及其与土壤总有机碳(SOC)、土壤温度和湿度、土壤养分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笋用林、笋材兼用林和材用林土壤平均ROC含量分别为2.77~5.15 g·kg-1、2.55~3.67 g·kg-1和3.21~5.36 g·kg-1,ROC储量分别为17.19~32.52 t·hm-2、17.29~24.60 t·hm-2和19.04~31.85 t·hm-2;在垂直分布上,不同类型毛竹林ROC含量、储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0-20 cm土层是ROC的主要分布区;在季节动态上,4月ROC含量、储量均明显低于其它季节;ROC与土壤温度、湿度负相关不显著;ROC与SOC、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7.
当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与农田退水面源氮磷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治理,解决此类污染的代表措施——“生态净化技术”的发展广受关注。本文从技术发展、技术标准、技术体系三个角度切入,对农村生活污水与农田退水氮磷污染生态净化技术进行梳理分析。技术发展从分析和介绍当前热门生态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开始,通过调研整理这些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梳理其在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特征,归纳出当前生态净化技术应用所面临的困难。当前相关部门对生态净化工程的监管仅关注出水水质的达标率,缺乏有效的后期维护及意见调查反馈。在技术标准方面,本文梳理了关于已发布实施的生态净化工程的的系列标准,认为应引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以完善我国生态净化工程的评价体系。在技术体系方面,以生态净化技术的拦截性和修复性为依据对单一技术进行分类,并分别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农田退水提出了对应的技术联用体系。  相似文献   
998.
研究记录了311份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种质资源的萼片、花瓣、唇瓣颜色以及叶艺、瓣型和唇瓣斑点等质量性状的表型特征,并对其进行赋值和统计分析;利用22对SSR荧光引物对311份建兰种质资源进行PCR扩增,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利用Structure软件分析建兰种质资源的群体结构,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  相似文献   
999.
采收成熟度对红大烤后烟叶等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红大烤后烟叶等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等烟率、上中等烟率、桔黄烟率、黄烟率、均价的平均值均为处理3>处理2>处理4>处理1。处理3为最合理的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1000.
熔盐裂解液化生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考察熔盐组成、原料种类和裂解温度等因素对生物质裂解液化的影响,在自行设计的反应器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在ZnCl2中液化,生物油得率最高,为35%;在66%(物质的量分数)KCl-CuCl中液化,生物油中水分含量最低,为21%;硝酸盐不适于生物质液化反应,生物油得率为零。以纤维素为原料的生物油得率高于以水稻秸秆为原料的生物油得率,而且生物油中的水分含量较低,说明含纤维素较多的生物质原料更适于裂解液化。热裂解反应受温度影响较大,生物油得率随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存在一个较优的温度,对纤维素原料而言在530℃左右,水稻秸秆在450℃左右。采用FT-IR和GC-MS对生物油进行初步分析,生物油成分比较复杂,其中呋喃类物质占有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