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48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川西低山区天然林及其人工更新形成的1年生(Ⅰ1)、2年生(Ⅰ2)和3年生(Ⅰ3)巨桉林,坡耕地及其退耕形成的1年生(Ⅱ1)、2年生(Ⅱ2)和3年生(Ⅱ3)巨桉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抗蚀性变化。结果表明:天然林转变为巨桉林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结构性颗粒指数、团聚状况和团聚度降低,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分散率、侵蚀系数和受蚀性指数增加;相反,坡耕地转变为巨桉林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结构性颗粒指数、团聚状况和团聚度增加,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分散率、侵蚀系数和受蚀性指数降低。土壤抗蚀性综合主成分值呈现出天然林〉Ⅰ1〉Ⅰ3〉Ⅰ2及坡耕地〈Ⅱ1〈Ⅱ2〈Ⅱ3变化规律。说明天然林改为巨桉林后土壤抗蚀性会有所降低,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抗蚀性有上升趋势,而坡耕地改为巨桉林后土壤抗蚀性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2.
水肥耦合处理对竹叶花椒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水肥耦合处理对竹叶花椒幼苗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制定适宜的水肥管理措施促进竹叶花椒生长.【方法】设计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FWC)分别为20%,40%,60%和80%)、氮肥(0,75,150和300 kg/hm~2)、磷肥(0,30,60,120 kg/hm~2)和钾肥(0,75,150,300 kg/hm~2)4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通过盆栽控制试验,研究水肥耦合处理对竹叶花椒幼苗生长、土壤水解酶(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和氧化还原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竹叶花椒幼苗地径、苗高和生物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均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磷肥或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竹叶花椒幼苗生长与土壤酶活性呈显著相关,生长隶属度与土壤酶活性隶属度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土壤含水量为62.0%FWC及氮、磷和钾施肥量分别为253.9 kg/hm~2,55.0 kg/hm~2和81.1 kg/hm~2,对提高竹叶花椒土壤肥力和苗木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74.
75.
不同品种苦瓜水培幼苗耐盐碱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翠绿、长白和绿脆3种苦瓜(Momordicacharantia L.)水培幼苗为试验材料,用Na+浓度依次为34.2 mmol/L、68.4 mmol/L、102.6 mmol/L和136.8 mmol/L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溶液进行处理,研究处理10d后苦瓜幼苗有关生理特性对2种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NaCl溶液处理下,苦瓜幼苗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均随Na+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Na+浓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根长和电导率则随N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Na2CO3溶液处理下各形态生理指标变化与NaCl溶液处理大体相似,但Na2CO3影响程度大于NaCl。说明盐碱胁迫均对苦瓜幼苗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但在相同Na+浓度胁迫下,Na2CO3对苦瓜的伤害程度大于NaCl,即苦瓜对盐的忍耐程度高于碱。各品种苦瓜抗盐性大小为:翠绿>长白>绿脆。  相似文献   
76.
无刺花椒新品种‘汉源无刺花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源无刺花椒’是在四川省汉源县境内选育出的优良乡土花椒新品种。植株苗期、幼树期有刺,盛果期果枝无刺,树干和主侧枝上刺稀少或近无。花椒粒大皮厚,挥发油含量高,麻味浓烈,香气纯正。树体易更新复壮。适应性和抗逆性强,丰产和稳产性好。适于年均温16 ℃左右,年日照时数1 400 h左右,年降雨量700 ~ 1 000 mm,土壤pH 4.5 ~ 8.0的花椒适生区种植。  相似文献   
77.
绿色防控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等优点。武汉地区可应用新型杀虫灯、性诱剂、黄色粘虫板、生物导弹(寄生蜂卵卡)防治害虫,进行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18年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耕层(0—20 cm)土壤腐殖质及活性腐殖质组分碳和氮的影响。试验设化肥NPK不同组合(NPK、NP、NK、PK),全部施用有机肥(OM),一半有机肥+化肥NPK(1/2OMN)及不施肥(CK)共7个处理。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土壤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及活性腐殖质(活性胡敏酸和活性富里酸)组分碳和氮含量,提高可浸提腐殖质(胡敏酸和富里酸)及活性腐殖质组分碳和氮分配比例;但施肥对土壤活性腐殖质组分碳和氮含量的增加率均分别高于腐殖质组分碳和氮。各处理土壤腐殖质及活性腐殖质组分碳和氮含量均为OM处理最高,且有机肥与化肥NPK配施高于单施化肥各处理;而化肥处理中NPK均衡施用效果最好。说明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NPK配施及化肥NPK均衡施用是增加土壤腐殖质及活性腐殖质组分碳和氮的关键;活性腐殖质组分碳和氮较腐殖质组分碳和氮对施肥措施的响应更灵敏。  相似文献   
79.
为了解坡耕地转变为藤椒林地后土壤分散性、分形维数和肥力特征,探讨土壤分形维数与肥力的相互关系,为坡地退耕种植藤椒和土壤管理提供参考,以川东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后种植形成的3 a(TJ-3)和5 a(TJ-5)藤椒林及对照农耕地(CK)为对象,采集0~20 cm土层样品,测定土壤微团聚体组成、颗粒组成、养分含量、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藤椒种植对土壤分散性和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坡耕地转变为藤椒林地后,土壤微团聚体组成中2~0.02 mm粒级颗粒含量增加,<0.02 mm粒级颗粒含量降低。土壤结构性颗粒指数、团聚状况、团聚度、物理稳定性指数,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总微生物数量,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颗粒分形维数和肥力综合值均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增加;相反,土壤分散率、侵蚀系数、分散性综合值和微团聚体分形维数随种植年限延长而降低。土壤分散性综合值和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及土壤肥力综合值均呈显著相关性(P<0.05)。说明种植藤椒促进土壤较小粒级的微团聚体向较大粒级微团聚体聚合,改善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增加土壤结构稳定性。土壤分散性综合值和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坡地退耕后土壤肥力变化的综合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0.
[目的]为苦瓜耐盐资源的筛选、种质资源评价、耐盐育种及设施抗盐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个不同品种苦瓜种子在Na+浓度依次为0、34.2、68.4、102.6、136.8mmol/L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溶液中的萌发情况进行研究,分别测定盐溶液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NaCl处理下,随着Na+浓度升高,苦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均随Na+浓度的增加而下降;Na2CO3溶液处理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也均随Na+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NaCl处理;各苦瓜品种抗盐性大小为:X4>X1>X3>X2。[结论]Na2CO3对苦瓜种子胁迫除主要由Na+作用外可能与高pH值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