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4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林业   468篇
农学   248篇
基础科学   273篇
  251篇
综合类   1607篇
农作物   235篇
水产渔业   127篇
畜牧兽医   922篇
园艺   415篇
植物保护   13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005年猪病诊断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我们对来自国内20多个省市的300多个规模化猪场的送检样品进行检测,并对部分疑难病例深入猪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和病理解剖。现将我们1年来的工作小结如下,供大家参考(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32.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动物诊疗活动日趋频繁,兽医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对当事人双方都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如何能够在公正、公平、合理、高效的情况下妥善处理双方的事故纠纷,化解矛盾?自2002年以来,我们参照2001年11月29日修订《兽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辖区内发生的兽医医疗  相似文献   
133.
(一)羔羊早期断奶全精料育肥的优点 1.羔羊出生后3个月内,生长速度最快,可以有较高的屠宰率. 2.只饲喂精饲料,不饲喂粗饲料,管理简单,不会发生消化道疾病,从而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和日增重.据试验,羔羊在1.5月龄、体重10.5千克时断奶,育肥50天,羔羊育肥体重可达25~30千克.  相似文献   
134.
2005年6月,我们对某山区牧场放养的五群共计5000余头不同类别的野牦牛布鲁氏菌感染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公牦牛布鲁氏菌感染率达到14.1%、流产牦牛感染率达到39.4%、后备母牦牛(三岁)感染率4.9%、平均感染率12.1%,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5.
选择21日龄断奶长白仔猪37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分别施以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础日粮、自然哺乳处理,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剂量均为17.86μg/d。试验自断奶之日起,试验期14d。试验结果表明,第1周EGF组和IGF-Ⅰ组日增重均低于其他两组第2周EGF组日增重高于其他3组,IGF-Ⅰ组低于其他3组;整个试验期EGF组日增重高于基础日粮组,低于自然哺乳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第1周自然哺乳组的料重比均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0.05),第2周EGF组的料重比均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0.05),整个试验期EGF组和自然哺乳组的料重比接近,优于其他两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6.
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规模种猪场的数量不断增加,做好种猪场的全程保健是猪场管理系统的关键.要做好种猪场的全程保健,最主要的就是要搞好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137.
野牦牛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6月,我们对某山区牧场放养的5群共计5 000余头不同类别的野牦牛布鲁氏菌感染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公牦牛布鲁氏菌感染率14.1%、流产牦牛感染率39.4%、后备母牦牛(3岁)感染率4.9%,平均感染率12.1%。为何该山区野牦牛布鲁氏菌的感染率如此之高?其感染的途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8.
为探讨一种适合规模猪场的合理的种猪口蹄疫免疫程序,通过对种猪用不同的免疫次数,及不同免疫时间进行免疫,然后采集血清,对血清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从而筛选出认为合理的免疫程序。对种猪配种前注射1次(每年2次)和每年普注3次进行采血检测,结果配种前注射不能达到合理的抗体效价,每年3次普注能达到很高的抗体水平和阳性率,证明种猪每年3次免疫是合适的;同时对一大型养猪场采用每年3次普注的程序,连续3年该场种猪进行抗体监测,结果表明抗体水平和阳性率均达到保护水平,这也从实践的角度应证了这种免疫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9.
一是搞好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目前,全县建有万头猪场2处,其中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场1处,千头猪场5处,百头猪场321处,实现了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140.
三角新小卷蛾Olethreuthes leucaspis Meyrick(又名黄三角黑卷叶蛾)在广西荔枝龙眼产区均有分布,发生量占危害荔枝和龙眼各种卷叶蛾数量的85%以上。此虫以幼虫危害新梢嫩叶、花穗,或吐丝将幼叶、花器缀合成虫苞,幼虫躲在苞中危害,致使新梢、幼叶提早脱落,对植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特别在夏、秋梢期为害较重,直接影响翌年结果母枝的形成。国内在室内毒力测定方面已进行了不少研究,但未见田间防治试验。由于室内毒力测定的条件与田间试验的条件不可能完全相同,室内测定认为较为理想的药剂在田间也有可能表现不佳。因此,要确定哪些药剂效果好,仅有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进行田间试验。为筛选防治三角新小卷蛾的有效药剂,以及全面了解药剂的使用技术,笔者于2004年进行了9种杀虫剂对三角新小卷蛾的控制作用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