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旱地小麦覆盖栽培高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设置黑色液膜、白色液膜、普通地膜、小麦秸秆4种覆盖物的旱地冬小麦覆盖栽培试验,研究覆盖对土壤环境及小麦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对土壤环境和小麦产量影响差异明显。与露地对照相比,4种覆盖处理除白色液膜外,小麦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普通地膜和黑色液膜影响最大,其次为小麦秸秆,白色液膜影响最小。旱地小麦覆盖栽培产量显著提高,是由于覆盖可以提高土层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提高水分生产效率;改善土壤物理环境和促进小麦生产发育;提高小麦灌浆高峰期灌浆速度和功能叶光合速率所致。  相似文献   
32.
通过旱棚和大田对12个旱地小麦品种进行了抗旱鉴定和水分利用效率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按照抗旱指数将12个品种分为4个类型:运旱23-35、运旱22-33属于极强类型;西农928、运旱21-30、洛旱2号、临旱51329、长6359和晋麦47属于中等类型;运旱20410、衡水7228属于弱类型;临旱51241、洛麦9769属于极弱类型。筛选出水分高效利用抗旱品种运旱23-35、运旱22-33、临旱51329、晋麦47等4个品种。  相似文献   
33.
棉花清洁生产技术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集约化棉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大量地膜、农药、化肥残留已成为限制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研究分析了棉花生产中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危害,提出了从棉花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污染控制的棉花清洁生产技术体系,为棉花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4.
3年试验表明 ,干旱严重时对覆膜穴播旱地冬小麦进行一次性应急补水 ,可明显地缓解干旱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 ,覆膜穴播补水比覆膜穴播不补水 3年平均增产 6 90 .5kg/hm2 ,增产率为 19.5% ,差异极显著。其增产机理表现为 ,小麦水分利用率高 ,幼穗分化进程快 ,地上地下部发育好 ,光合性能及生理活性强 ,灌浆速度快 ,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提高 ,土壤含水量提高  相似文献   
35.
为探索一条中产田棉花增产新途径,1998年我们进行了棉花株行等距栽培试验,现将初步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设在本所棉花试验田中,土壤肥力中等,有灌溉条件。本试验设三个处理:(1)等距双株,即每穴两株,穴距、行距均为60cm。(2)等距单株...  相似文献   
36.
覆盖补水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覆盖补水条件下,设置了不同覆盖方式、不同补水时期、不同追肥时期和不同施肥量等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穴播产量较高,较对照增产41.3%,比膜侧条播增产21.1%。在覆盖基础上,底墒较差时,越冬前补水较对照增产30.5%;底熵较好时,拔节期补水较对照增产15%以上。在覆盖补水前提下,将常规的一次性施肥分别改为拔节、越冬和孕穗3个时期追肥,拔节期追肥产量比对照增产14.3%;越冬追肥增产9.0%。不同化肥施用量,N300P300K240产量较CK增产20.0%;次为N150P300K120及N150P225K120,再次为N225P225K180和N150P150K120。在不同施氮水平(纯N75kg/hm^2-300kg/hm^2)和不同施K2O水平(KWO60kg/hm^2-240kg/hm^2)中,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P2O575kg/hm^2-300kg/hm^2)而增加。  相似文献   
37.
棉花无土育苗移栽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棉花无土育苗移栽试验初报齐宏立石跃进赵金仓赵俊侠南殿杰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运城044000目前的棉花移栽均为带土移栽,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为探索出一项高效率的棉花移栽新方法,进行了棉花无土育苗无土移栽试验。采用5种培养基质进行无土育苗,两个对照,...  相似文献   
38.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棉田污染的主要原因表明:塑料地膜残留、化学农药残留、化肥残留已构成从时间和空间相互交叉的立体污染网络,污染环节主要包括土壤、大气、水系和农产品。棉田污染网络可以通过综合技术进行防治,如: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高质量土壤培育技术、种植高效品种、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塑料地膜替代技术等。在污染棉区实施污染监控预测制度以及生态补偿政策也可降低污染程度,棉花全程清洁生产技术是解决棉田污染网络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39.
早熟短季棉花新品种晋棉17号选育①林昕姜艳丽马纪农董哲生姬翠萍齐宏立解翠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运城0440001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晋棉17号(运早88—175)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984年开始以辽棉6号为母本与冀棉355为父本杂交选育...  相似文献   
40.
采用60cm行距、60cm穴距、每穴两株的等距双株栽培方式,每公顷产皮棉11865kg,比目前大田采用的宽窄行种植方式的10386kg增产1479kg,增产率142%,达差异显著水准。株、行距均为50cm的等距单株方式,每公顷产皮棉11277kg,比宽窄行方式增产891kg,增产率为86%,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