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2篇
  26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明确旱地条件下高产小麦品种籽粒锌含量差异与产量构成及锌吸收利用的关系,对通过品种选育和施肥调控提高旱地小麦籽粒产量和锌营养,实现小麦高产优质生产有重要意义。 【方法】 于2013—2016年连续三年在黄土高原典型旱地进行了小麦裂区田间试验。 以我国主要麦区的123个小麦品种为试材,每个品种设置不施肥和施N 150 kg/hm2、P2O5 100 kg/hm2两个处理。分析了高产小麦籽粒锌含量差异及其与干物质累积、产量构成、锌吸收和分配之间的关系。 【结果】 施肥条件下,高产小麦品种籽粒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小麦籽粒锌含量与籽粒产量间无显著相关性,但与千粒重、锌吸收量、锌收获指数和籽粒锌形成效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在高产品种中,无论施肥与否高锌品种的籽粒锌含量均显著高于低锌品种;高锌品种的籽粒锌含量因施肥而显著提高,低锌品种却降低。施肥条件下,高锌品种的籽粒产量、生物量和收获指数与低锌品种相比无显著差异,穗数却显著降低;高锌品种的籽粒锌吸收量、地上部锌吸收量、锌收获指数和籽粒锌形成效率均显著高于低锌品种。且高锌品种的产量、生物量、穗数、穗粒数和锌吸收量因施肥引起的提高幅度均亦显著高于低锌品种。 【结论】 在黄土高原旱地低锌土壤上,无论是品种选育还是施肥调控,促进小麦锌的吸收和向籽粒的转移是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2017年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宣告了人工智能再次迎来了兴起时代,不可置疑,这一切再次推动了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多个方面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是现代科技的一种体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工智能的发展解放了人类的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以及生存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局势,总结了大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33.
选择了经济相对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典型中小城市的菜地和果园土壤进行调查取样,对16种PAEs(邻 苯二甲酸酯)化合物进行了检测,以研究其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本区域的PAEs的污染控制问题。结果表明,在珠三角城市中,东莞土壤的PAEs含量最高,各地土壤中的PAEs平均含量依次为东莞〉深圳(珠海)〉中山(惠州);从珠三角城市菜地和果园的平均PAEs分布来看,东莞和深圳的菜地PAEs明显高于果园;珠海、中山和惠州菜地的平均PAEs与果园基本持平。16种PAEs类化合物在珠江三角洲不同城市的分布各异,东莞市果园和菜地土壤中有11种PAEs含量是采样的5个城市中最高的,表明东莞市土壤受到PAEs污染相对严重,并且值得关注的是东莞土壤中的HEP含量要远远高于其他PAEs化合物。虽然与国内外其他城市土壤相比,所取样调查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土壤中的PAEs含量相对不高,但与美国土壤PAEs控制标准相比,珠三角城市果园和菜地土壤的PAEs主要表现为DEP和DnBP超标,这两类PAEs化合物应该成为重点的污染控制对象。  相似文献   
34.
川西北高原地区玉米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简述了川西北地区生态特点,概述了该地区玉米育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原玉米育种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5.
自然条件下纤维素分解真菌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然界中腐烂的枝条、朽木为材料,经过多代分离、筛选,获得4株可降解利用纤维素的真菌,分别标记为F-1、F-2、F-3和F-4.生长速率和纤维素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4株真菌都能较好地利用培养基中的纤维素类物质,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或滤纸为唯一碳源的平板培养基上长势良好,能使滤纸快速裂解;4株真菌对蔗糖的利用效果好于葡萄糖,适宜的富集增殖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在MS无机盐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发酵培养基中,各菌株具有不同的产纤维素酶能力,其中F-1的羧甲基纤维素(CMCase)酶活最高,F-4的滤纸酶活力(FPase)最高;在单独的杂草、木屑培养基上,4株真菌均能迅速生长并大量增殖,其中以F-1和F-3生长速率最快。因此,初步认为4株真菌分解纤维素类物质的能力都较强。  相似文献   
36.
长期连种、盲目施肥是导致贵糖蔗区甘蔗单产偏低的重要因素,本试验通过对比设计,长期跟踪调查,探讨美欧·保丰微生物菌肥在甘蔗的种植、培土过程中的施用对甘蔗增产创收以及对糖分的影响效果情况.经对比研究发现,美欧·保丰微生物菌肥结合常规肥施用可提高甘蔗亩产0.8-1.5吨,增加蔗糖分0.5-0.9个百分点,大大提高种植户收入和企业收益.  相似文献   
37.
为了更好地应用苜蓿这种优良豆科牧草,减少苜蓿病害就成为当前扩大苜蓿生产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苜蓿叶部和根部产生病害的研究进展和抗病评价做了综述,并针对当前研究进展为建立中国苜蓿抗病评价体系提出建议,为今后从事苜蓿抗病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8.
黄宁林 《畜禽业》2012,(10):86-87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或肾病变为主要特征。常导致蛋鸡、种鸡的生长性能下降、死淘升高、产蛋量及蛋壳质量下降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集约化养鸡场的重要疫病之一。该病可以感染所有日龄的鸡,并且导致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损伤,在养  相似文献   
39.
基于全卷积网络的哺乳母猪图像分割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猪舍场景下,光照变化、母猪体表颜色不均及与环境颜色对比度不大、母猪与仔猪的粘连等,均给目标分割带来很大的困难。该文提出了基于全卷积网络(FCN,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的哺乳母猪图像分割算法。以VGG16为基础网络,采用融合深层抽象特征与浅层细节特征并将融合的特征图上采样8倍的跳跃式结构,设计哺乳母猪分割的FCN。利用Caffe深度学习框架,以7栏伴有不同日龄仔猪的3811幅哺乳母猪训练样本进行母猪分割FCN训练,在另外21栏的523幅哺乳母猪测试集上的分割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避免光线变化、母猪颜色不均、小猪遮挡与粘连等影响,实现完整的哺乳母猪区域分割;分割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9.28%,平均区域重合度达到95.16%,平均速度达到0.22 s/幅。与深度卷积网络的SDS(simultaneous detection and segmentation)及传统的基于图论的图像分割、基于水平集的图像分割方法做了对比试验,该文分割方法平均区域重合度分别比这3种方法高出9.99、31.96和26.44个百分点,有较好的泛化性和鲁棒性,实现了猪舍场景下哺乳母猪准确、快速分割,可为猪只图像分割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0.
2009年在贵糖(集团)股份公司金沙甘蔗试验场进行施用煤灰+酒精浓缩液不同施用方式和不同使用量试验。试验设摆好蔗种后先盖煤灰+酒精浓缩液后盖土(A处理)和摆好蔗种后先盖土后盖煤灰+酒精浓缩液(B处理)两种不同施用方式;以每公顷施用量15t、30t、45t、60t和75t五种不同使用量处理,以种植时不施煤灰+酒精浓缩液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在甘蔗种植时采用摆好蔗种后先盖一层土每公顷再施放15吨煤灰+酒精浓缩液(B1)的产量最高,达每公顷90.68t,比对照增产29.01t/hm2,增产幅度达到47.0%,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