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90篇
林业   120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157篇
  69篇
综合类   681篇
农作物   84篇
水产渔业   126篇
畜牧兽医   406篇
园艺   144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以罗非鱼鱼鳞为原料,对比分析了鱼鳞胶原蛋白的酸提取法(脱钙、不脱钙)、热水抽提方法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提取法胶原蛋白提取率低于0.4%,说明酸提取方法不适合鱼鳞胶原蛋白的提取。而热水抽提的方法对鱼鳞胶原蛋白提取率高,在100℃,提取1.5h条件下,水溶性胶原蛋白(明胶)得率可达到20.2%,在高温120℃,提取1.5h条件下,明胶得率为37.9%。  相似文献   
62.
天山现代植物区系和植被形成的历史,目前还难以深入研究,因为古植物学资料很少而且零碎,只有古生代泥盆纪和石炭纪蕨类的化石还比较完整。众所周知、天山最初是形成于古生代。根据以煤为主要形式保存的化石,可以提出这一山地古老的植被特点。实际上它和古生代大陆其它地区的植被差别不大,也主要由树状种子蕨、木贼和石松等组成。它们的化石残片采自中亚的很多地点,包括北天山。至于中生代的植物区系,暂时还未发现化石。但是在邻近吉尔吉斯山系的赛里达尔卡拉套山地,采到过上白垩纪的化石,有多种悬铃木、核桃、栎、楤木、柿子、月桂、檫木、马  相似文献   
63.
1.系统工程和工程系统 利用外界资源,凭借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人为地创造一个具备特定功能并可正常运行的系统的过程可谓一项工程。而系统则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钱学森,  相似文献   
64.
瑞安市地处浙江东南部,青绿饲料丰富,适宜奶牛饲养.2003年存栏奶牛3100头,在2004年上半年开展的全市奶牛结核病、"布病"监测中(下称"两病"监测),查出结核病阳性病例292头,"布病"阳性病例6头,分别占存栏牛数的9.4%和0.2%.为有效开展奶牛"两病"防治工作,已制定具体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5.
66.
67.
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增产的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单产,多次试验其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中稻适当减少基、蘖肥用作穗(粒)肥,使其前期促蘖壮蘖,中期稳长,群体适中,后期个体健壮,抗逆力增强,光合效率和N肥利用率均提高,因此头、二季均较“重底早追施肥法”显著增产,尤其与穗型较小的品种、中苗移栽、穴植双株、适当密植和增施N肥、中期增施K肥等措施并用时效果更佳。N素基、蘖、穗肥比例为5:2:3的两季增产率均高于其他参试8种单项增产措施,起关键作用的是穗(粒)肥,随施N总量增加而提高其所占比例,对两季总产的配合效应愈好。穗(粒)肥施期则根据中期长势长相而定,一般宜在孕穗期或齐穗期施用。  相似文献   
68.
69.
70.
变叶海棠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8对引物对变叶海棠30个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了AFLP分析, 共扩增出656条带, 其中多态性带为568条, 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71条多态性带, 多态性带百分率为86.59% , 各变异类型多态性比例介于0.3582~0.6296之间; 依据简单匹配系数对AFLP扩增结果进行UPGMA聚类, 30个变异类型在0.68水平上分为12个类群; 该试验从DNA水平上探明了变叶海棠的遗传多样性是变叶海棠与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产生渗入杂交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