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在鼠中,有70多种基因突变影响被毛形态,许多突变对被毛的长度无影响,有些使被毛变短,到目前为止只有一种突变即angora鼠(最初命名为go基因突变)引起被毛变长。这一突变现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目前已研究证明安哥拉鼠是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突变引起的,一系列实验表明FGF-5是影响毛囊周期性活动及被毛生长的很重要的生长因子。现将FGF-5在鼠上的研究作一综述,为该基因在其它动物尤其是绵羊和山羊上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43.
昭乌达肉羊是内蒙古赤峰市经多年努力培育出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肉用新品种。对昭乌达肉羊羯羊、蒙古羯羊进行了屠宰试验,以比较其肉用性能和肉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昭乌达肉羊和蒙古羯羊屠宰率分别为57.79%和44.32%,净肉率为71.08%和65.75%。昭乌达羯羊的屠宰率和胴体产肉率等各项指标均极显著高于蒙古羯羊(P<0.01)。肉品质测定结果,昭乌达肉羊与蒙古羯羊剪切力值差异不显著。昭乌达肉羊的肌肉脂肪含量在3%~4%之间,蛋白质含量高于20%,羊肉所含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在理想蛋白质指标中均占50%以上,赖氨酸和组氨酸超出了理想蛋白质指标。昭乌达肉羊的肌肉中,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蒙古羯羊(P<0.05)。2个品种羊的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都是以油酸、硬脂酸、棕榈酸为主,在2个肉羊品种的亚油酸及亚麻酸含量中,昭乌达肉羊显著高于蒙古羯羊(P<0.05)。昭乌达肉羊不仅口感良好,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4.
自然换羽是一种生理现象,但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左右,且因个体差异换羽时间有早有晚,换羽后开产也有先有后,致使鸡在换羽期间产蛋量大大减少,产蛋的高峰期较晚,给饲养管理带来很多不便。而采用人工强制换羽,休产期缩短至1个月左右,换羽后产蛋整齐,鸡的抗病力增强。在规模化养鸡场的生产实践中大多采用饥饿、加锌、加碘、低钙、无盐、药物和激素等方法对鸡实行强制换羽,以缩短换羽时间,  相似文献   
45.
以绒山羊为试验材料,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了一个年周期内夜间绒山羊血浆中褪黑素的水平。结果发现,对照组一年内夜间血浆中褪黑素水平在7~30pg/mL之间,4月份和8月份血液中褪黑素含量较高,埋植组全年血浆中褪黑素平均为150.77pg/mL,平均高出对照组10.06倍,为进一步研究褪黑素与绒毛周期性生长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真菌营养体亲和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真菌营养体亲和性研究的概况、原理、依据、方法及其在植物病理学领域中的应用概况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畜禽肉质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的肉质特性已经成为动物生产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影响肉质特性的蛋白质和脂肪构成,蛋白质组学和基因表达谱等高通量研究方法在肉质研究上的最新成果,以及通过研究影响肌肉生长发育和脂肪沉积的结构基因和microRNA以阐明肉质特性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生物信息学将在肉质形成机理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
内蒙古绒山羊Hox基因家族成员在毛囊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Hox基因作为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胚胎发育组织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索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ox基因家族成员Hoxa4、Hoxa5、Hoxa6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Hoxa4、Hoxa5、Hoxa6基因分别在绒山羊胚胎期和兴盛期毛囊的不同部位表达,说明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9.
选择在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转导中起关键作用的转化生长因子受体Ⅱ(TGF-βRⅡ)为切入点来研究TGF-β信号通路在绒毛周期性生长中的作用。试验通过提取内蒙古绒山羊皮肤总RNA并采用RT-PCR技术对内蒙古绒山羊不同时期皮肤中TGF-βRⅡ基因表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TGF-βRⅡ在1(退行期)、3(休止期)、5(兴盛前期)和9月份(兴盛期)均有表达。由此推测,TGF-βRⅡ可能通过与TGF-β结合对绒山羊绒毛的周期循环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0.
豆粕饲料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爱琴  贾仙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10-4512
[目的]研究豆粕混合发酵工艺,改善豆粕饲料品质,提高其利用率。[方法]采取多菌种混合发酵组合的方法,消除豆粕中存留的抗营养因子,并对混合发酵工艺参数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低抗营养因子豆粕。[结果]水分含量对发酵后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菌种1的接种量为0.005%和接种量为0.01%对发酵过程中产酸以及蛋白质水解影响的差异不显著;而菌种2的接种量对发酵过程中产酸和蛋白质水解的影响呈正相关;发酵助剂G对产酸和蛋白质水解的影响不明显。[结论]较佳的发酵工艺是固体密闭无氧静止发酵;基质为豆粕;料水比为3∶2;起始温度为40℃,起始pH自然;接种量发酵菌株1为0.005%;发酵菌株2为0.5%;发酵周期为5 d,底物中不必添加发酵助剂G。发酵后的水解度达5%以上,鲜发酵物的酸度在4.5以上,烧干后发酵物的酸度在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