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9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26篇
  7篇
综合类   367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3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21.
以36份新疆野生黄花苜蓿为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新疆黄花苜蓿资源评价和核心种质库构建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9对SSR分子标记引物PCR共扩增出93条条带,每对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变异范围为3~19条,平均10.33条/对,多态条带总数为86个,多态条带百分比为92.47%,平均多态性条带数为9.55,平均多态性比例为91.55%,表明居群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POPGENE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11处可将36份野生黄花苜蓿材料划分为2个混合群体和4个特定类群,表明材料具有显著异质性。  相似文献   
722.
通过连续3年对新疆忍冬物候期的观测,结果表明,新疆忍冬观花时问持续27 d左右,观叶时间持续160 d左右,其中绿叶观赏时间从展叶盛期到秋叶变色期达140 d左右,观果时间持续长达25 d左右.观测结果为新疆忍冬开发利用、育种和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3.
掌握毒害草在化学防控后的光谱差异及识别效果变化是实现大面积遥感监测防控效果的基础。本研究以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为识别对象,试验在5月下旬(化学防控前)、6月下旬(防控后15 d)以及7月中旬(防控后30 d)进行,分析其光谱变化,筛选特征波长并建立Fisher判别模型进行识别。结果表明:防控处理后,白喉乌头在600~710 nm波段内反射率升高,在770~1 075 nm波段内反射率降低;其他牧草在720~1 075 nm波段内的反射率表现为6月升高,7月无明显差异;各月份的敏感识别波段不相同,主要分布在399~404 nm波段、512~578 nm波段、684~718 nm波段、775~778 nm波段以及979~1 075 nm波段内;5月未防控乌头识别效果最好,识别精度为96.00%,防控处理后6月、7月的药害乌头识别精度分别为73.33%,78.00%。总体而言,化学防控降低了白喉乌头的识别精度,但防控30 d后药害乌头的光谱会产生明显变化,增加其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724.
通过对新疆塔里木农业灌溉排水与环境保护第二期工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和阿克陶县项目区)项目区4年(2000~2003)的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排水监测点水质和水量,土壤含盐量等水盐动态监测资料的分析和计算,了解了该区农业水盐分布规律及时空变化状况,这些监测和研究结果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25.
【目的】 研究核桃小麦(以下简称核麦)间作模式下,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及农田小气候的影响。【方法】 2016~2017年在核麦间作模式下,设置450×104株/hm2(M1)、525×104株/hm2(M2)、600×104株/hm2(M3)、675×104株/hm2(M4)、750×104株/hm2(M5)5种冬小麦种植密度,观测冬小麦冠层结构及冠层空气温度、湿度以及冠层透光率的变化过程。【结果】 核麦间作下,远冠区冬小麦单片单面积、株高、茎粗均高于冠下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冠下区、远冠区冬小麦各叶层叶面积、各节间长度和节间粗度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株高变幅为76.49~81.66 cm(冠下区)和78.34~86.27 cm(远冠区)。冠下区、远冠区冠层空气温度呈“先升后降”的曲线,冠下区M1处理最高,远冠区M4、M5处理相对较高,冠下区上午升温、下午降温速度慢,高温持续期短,冠下区各密度冠层温度(18.19~35.99℃)的变幅低于远冠区(17.82~38.92℃);湿度呈“先降后升”的曲线,均在M1最低,远冠区冠层空气湿度上午降速、下午升速均慢,湿度低谷持续期短,冠下区冠层空气湿度(44.73%~100%)变幅高于远冠区(36.62%~100%)。小麦冠层顶部入射光合有效辐射量(PAR)冠下区明显低于远冠区;冠下区、远冠区的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IPAR)随着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均在M2处理达到最大。【结论】 种植密度525×104株/hm2(M2)时,核麦间作下冬小麦冠层结构及其小气候较适宜。  相似文献   
726.
策勒黑羊的品种特性与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策勒黑羊的品种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保护利用策略,以求提高策勒黑羊的品质和保护利用该品种。  相似文献   
727.
在有风险的次棉区种植棉花要采取“矮、密、早、膜”的栽培技术路线,掌握好以下重要环节,确保棉花丰产丰收。 一、早熟品种 选用生育期105~125天的早中熟品种为宜,如:新陆早7号、8号、12号、19号、24号、28号等,根据当地的无霜期、热量条件、栽培水平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1~2个品种,作为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728.
<正>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是地面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充分利用太阳的辐射热,从而提高低温和减少土壤表层的热能散失,增加积温,能起到保墒和防早的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养份分解,提高土壤供肥和保肥能力,充分发挥肥效,促进玉值株健壮生长,抑制杂草生长,达到全苗壮苗早熟高产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1产量结构指标亩理论株数为5500-6000株,亩实收穗数5000-5500穗,穗  相似文献   
729.
为筛选出适合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种植的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以内蒙古推广及引进的102份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在水稻栽培过程中进行盐碱胁迫处理,通过分析死叶百分率、耐盐碱指数、农艺性状及产量来综合评价供试材料的耐盐碱性强弱。结果表明,长白9号、绥粳26、乌兰105、吉农大538、松辽5号和松辽186等品种表现出很好的耐盐碱能力及良好的丰产性,可以作为耐盐碱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730.
采用2000-2015年呼伦贝尔沙质草原区MODIS NDVI数据,反演该区植被覆盖状况,结合同期6个气象站点的温度和降水量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相关与偏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探讨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因子的年际、季节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呼伦贝尔沙质草原植被覆盖较好区域主要集中在陈巴尔虎旗的东北部、鄂温克旗的中东部以及新巴尔虎左旗的东南部区域;近15年间的研究区植被覆盖状况呈逐年波动改善趋势,尤其是2010年后的植被覆盖呈明显改善趋势;2000-2009年间的年均温呈小幅波动的平稳提升趋势,降水则呈不显著降低趋势;而自2010年后,二者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年均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夏季气温呈不显著降低、降水则呈显著波动增加的年际变化趋势均有利于植被生长;降水是植被覆盖状况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气温对植被覆盖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