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8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583篇
林业   1106篇
农学   777篇
基础科学   873篇
  729篇
综合类   4814篇
农作物   512篇
水产渔业   313篇
畜牧兽医   2656篇
园艺   754篇
植物保护   350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295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400篇
  2018年   448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773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565篇
  2011年   562篇
  2010年   561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545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321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72篇
  1994年   204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彭阳县生态修复项目区2002年被列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项目,经过3年实施,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总的林草覆盖度由初期的0.4提高到0.57,山变绿了,动植物群落得到良性发展,生态修复既有效保护了天然植被又促进了畜牧业发展,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提高双螺杆食品挤压机挤出食品的质量,在对挤压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计算机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控制双螺杆食品挤压机的各区温度和机头压力,能够在计算机屏幕上实时模拟挤压机的工作状态。经现场使用表明,该控制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省时、省工,确保了双螺杆食品挤压机挤出食品的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3.
农田水分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水分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处理是精细农业中实现节水灌溉的重要环节,而长期困扰该环节的一个技术瓶颈是实时数据的分布式采集与联动式决策的一体化处理。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SM和FSK技术的农田水分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嵌入式MCU结合TC35T模块、FSK模块和传感器组成数据采集终端,通过FSK调制技术实现不同采集单元间的分布式数据通讯。采集到的数据通过GSM网络传至PC监控机,经水分决策支持系统将决策结果以SMS短信形式发送到用户手机上。该系统在新疆兵团111农场70 hm2滴灌棉田得到应用,实现了农田水分实时监测、数据无线远程传输与灌溉科学决策的智能化管理。该系统的实现为大范围、多测点无人值守农田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994.
为全面了解云南省新平县冰糖橙果园营养与产量、品质水平现状,并为冰糖橙优质丰产栽培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选择新平县主产冰糖橙乡镇22个典型果园,采集果实、春梢叶片和土壤等样品各105份,对果实内在品质指标和所有样品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系统检测分析,揭示新平冰糖橙产量、品质水平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新平冰糖橙果园土壤大多为酸性红壤,pH值平均为5.73;土壤整体较为贫瘠,有机质缺乏占52%;土壤碱解N缺乏占96%,有效P、速效K含量缺乏和过量并存。叶片P、Zn、Mg含量普遍缺乏,其比例分别达95%、93%、60%,而叶片Cu、Mn、Fe和N含量过高,过量比例分别为93%、63%、51%和36%。新平冰糖橙果园整体产量低、品质较差,株产平均为23.1 kg,果实可食率为59.96%,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Vc含量分别为10.13%、0.49%和40 mg·100 mL~(-1),有较大提升空间。每生产1 t冰糖橙果实所需的N、P_2O_5、K_2O分别为2.63~3.15、0.88~1.05、4.38~5.25 kg。土壤、叶片养分含量与产量、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与产量显著正相关,与Vc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土壤速效钾含量与TSS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叶片N含量与TS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片Mg含量与TSS含量,叶片Ca含量与果皮厚度,叶片Zn含量与TSS、Vc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新平冰糖橙果实品质低、果园间差异大,土壤与树体养分波动性较大,叶片缺Zn而Cu过量普遍,部分果园缺Mg而N过量,多数果园为酸性红壤导致养分易流失而贫瘠。因此,施肥管理上建议适当增加施肥次数,缓效氮肥代替速效氮肥,重视有机肥深施,针对性施用中微肥,尤其是Mg和Zn营养补充,为新平冰糖橙提质增效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5.
冀南地区蔬菜保护地土壤养分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冀南地区蔬菜保护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地耕层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N、速效P和速效K比相邻露地栽培分别平均增加146.64%、51.68%、567.17%和110.41%;比1981年土壤分别增加143.23%、97.97%、2311.00%和98.8%。随栽培年限的增加,耕层土壤速效N、速效P和速效K有积累的趋势,土壤养分主要积累在0~20cm土层,随着土层加深土壤养分积累程度降低,其中以日光温室栽培的土壤养分积累高于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996.
辅以拮抗菌的有机肥对辣椒疫病生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辅以拮抗菌的有机肥对辣椒疫病生防效果的作用,并研究了有机肥施用对拮抗微生物在辣椒根际定殖以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与对照相比,可降低发病率35%,辅以拮抗微生物的有机肥与直接使用拮抗菌相比,前期效果不如后者,但后期发病率明显降低,同时使拮抗微生物在辣椒根际定殖数量提高了14.3倍。  相似文献   
997.
空气整根钵苗全自动移栽机的核心部件是移栽器。采用机械方式完成全自动移栽机的送秧和投苗,简化了现有全自动钵苗移栽机的电动或气动送秧和投苗装置,降低了成本。移栽器的性能试验表明,所研制的移栽器性能良好,适应国内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998.
土壤有机质对坡耕地土壤侵蚀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有机质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采取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在10°~12°的黄土坡耕地上每公顷施厩肥30000、45000、75000kg,年径流量比对照区分别减少13.3%、20.5%、34%,年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32.3%、33.7%、35.4%,其减少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第4年各施肥水平下的耕层土壤有机质增加量分别为69.7%、65.0%和140.1%;一种作物在一年中的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3种施肥水平可分别增产26.7%、25.5%和43.3%.在10°左右的坡耕地上,每年施入一定数量的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并达到减少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很多,已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文中系统地剖析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吸纳的对策建议,有助于逐步实现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及优化设置。  相似文献   
1000.
干旱缺水地区森林植被蒸散耗水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总结近年来在宁夏固原六盘山、北京延庆等干旱缺水地区进行的森林植被蒸散耗水研究结果。乔、灌、草作为土壤水分限制型生态系统的坡面植被,蒸散都是水分平衡的最大分项,其中植被蒸腾又是蒸散的最大分项。植被蒸散量一般表现为高大乔木林>亚乔木林>灌木林>自然草地,但人工草地>自然草地。可依坡面产水功能将不同植被分类,自然草地和灌丛为水源生产型,亚乔木林为水源平衡型,高大乔木林和人工草地为水源消耗型。植株密度不是坡面植被蒸散大小的决定性因子,其作用更多的是调控蒸腾量及其占蒸散比例。虽然降低植株密度一般会减小蒸散,但并不是相同比例地线性下降,不同植被类型反应也不一样,表现出降低密度减少蒸散的作用从乔木、亚乔木到灌木而变弱的趋势,降低密度减少蒸散的作用是有限的。对降低密度减少蒸散的作用大小,作为调控措施的有效性,有效的密度调控范围等,还需严格的对比实验和理论研究。估计和评价植被蒸散耗水时,用叶面积指数或叶生长量指标可能比密度更符合生物学逻辑。从在干旱缺水地区建立节水、稳定、高效、多功能的坡面植被的角度而言,草地和灌丛的蒸散低于乔木林,建立稀树草原或稀树灌丛式的植被可能更利于流域产水和植被稳定。从小流域管理的角度而言,还需考虑在土壤水分承载力空间差异的基础上,探讨能兼顾产水功能、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植被稳定的植被空间优化配置的理论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