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227篇
农学   178篇
基础科学   115篇
  132篇
综合类   1052篇
农作物   118篇
水产渔业   69篇
畜牧兽医   548篇
园艺   301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澳大利亚地处大洋洲,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粮食与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缔约国。澳大利亚1999 年颁布了《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2002 年制定了《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则》,同时昆士兰州和北部领地分别于2004 年和2006 年率先创设了《昆士兰州生物开发法案》和《北部领地生物资源法案》。本文对澳大利亚国家和地方关于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立法中遗传资源的获取、管制、惠益分享等内容的规定进行了详细研究整理,并收集整理了澳大利亚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案例,深入分析了澳大利亚立法实践效果,为中国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国家立法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为探究南方丘陵地区稻-稻-油菜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常规土壤农化分析和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方法,以安仁县长期稻-稻-油菜轮作(DDY)和稻-稻连作(DD)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长期(30 a)DDY和DD处理后3个时期(早稻成熟期、晚稻成熟期、油菜成熟期)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DDY处理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及pH值均低于DD处理,其中,全氮含量在3个时期均差异显著,全钾含量增加但与DD处理差异不显著,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呈动态变化。轮作对土壤全氮含量影响较大,3个时期DDY处理全氮含量分别较DD处理降低50.76%、46.67%、49.62%。土壤微生物PLFA分析结果表明,与DD处理相比,DDY处理土壤微生物PLFA总量显著提高,3个时期分别提高19.69%、20.20%、49.12%,其中,DDY处理土壤细菌PLFA量显著增加,真菌PLFA量显著降低,真菌与细菌PLFA量比值显著降低。对土壤微生物PLFA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轮作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明显影响,2种种植方式主要影响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总之,长期稻-稻-油菜轮作促进了土壤全氮和全磷的分解,显著提高微生物生物量,尤其是细菌生物量,显著降低真菌生物量,提高两者的比值。  相似文献   
993.
碾轧时间和频率对玉米淀粉机械力化学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碾轧对玉米淀粉机械力化学效应的影响,该研究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快速黏度分析仪等手段来研究碾轧处理时间和转速对样品的表面形貌、粒度分布、结晶结构、糊化特性和热特性等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频率为20 Hz条件下,碾轧处理3~9 h时,碾轧对淀粉结晶结构破坏作用较弱,主要是对颗粒的无定型区产生了破坏作用,破坏了无定型区的双螺旋结构,中央腔变大,孔道模糊。碾轧处理3~6 h时,淀粉颗粒形状发生不规则变化,粒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热焓值下降,而结晶度下降不显著。在碾轧处理9 h时,球状凸起变大,水溶指数、膨胀度、透光率、峰值黏度和热焓值都有所减小,而淀粉乳稳定性增强。碾轧处理12~24 h时,淀粉颗粒表面球状凸起变的不明显,淀粉颗粒结晶区内部双螺旋结构破坏,孔道增多变粗,粒径增大,热焓值下降。总之,频率为20 Hz时的碾轧处理对淀粉颗粒的无定形区、结晶区产生不同程度的机械力化学作用,导致玉米淀粉颗粒内部依次发生了受力、聚集和团聚效应。而频率为30 Hz时,由于剪切力更强,碾轧处理对淀粉结构和性质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4.
甘肃麦积山景区核桃坚果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麦积山景区是秦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西段的代表地段,景区内核桃原生分布,栽培历史悠久。在麦积山景区筛选了17个核桃优树,在山东泰山筛选了7个核桃优树,连同栽培品种香玲、元林,对比分析了麦积山景区核桃优树的坚果性状。结果显示,麦积山核桃优树的果实较小,坚果重平均为9.98g,而泰山核桃优树的坚果较大,坚果重平均达22.49g。泰山核桃优株的平均坚果重、壳厚、横径、缝横径极显著高于麦积山核桃优株,纵径显著高于麦积山核桃优株,但出仁率极显著低于麦积山核桃优株。麦积山核桃优树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和泰山核桃优树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没有显著差异,但供试的所有优树间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差异,麦积山优树GS-17的脂肪含量高达70.24%,GS-12的蛋白质含量达到了20.31%。供试优树的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相差不大,但必须氨基酸均比美国国家营养数据库公布值为高。研究为更好地利用麦积山景区的核桃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用不同的方法分离绵羊腔前卵泡以及用不同的培养方式对分离得到的腔前卵泡进行培养,对于绵羊腔前卵泡存活和发育能力的影响。实验分两部分进行:实验1为分离卵巢皮质,分别用显微分离法和胶原酶法分离腔前卵泡。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将较优方法获得的腔前卵泡分别进行单独培养和群体培养。结果显示,显微分离法与胶原酶法相比,在获得的腔前卵泡数量上差异不显著,但显微分离法获得的腔前卵泡基膜完整率显著高于胶原酶法(P<0.05)。获得的腔前卵泡使用单独和群体两种方式进行培养,其直径增加值在第三天和第六天差异不显著,但单独培养法在第三天和第六天的存活率显著高于群体培养法(P<0.05),且有卵泡腔形成。研究显示使用显微分离法分离腔前卵泡与胶原酶法相比具有优势,相对简单,廉价并且对卵泡的损害很小。经显微分离法获得的腔前卵泡,使用单独培养法进行培养能够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96.
氮素用量及施肥方法对菜豌豆根瘤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玉溪市菜豌豆生产上存在过量施肥和施肥方法不当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N素不同用量、种肥施用N肥比例和磷肥比例的大小或施与不施均对菜豌豆根瘤干重和豆荚产量有明显影响;菜豌豆种肥不宜施用氮肥,而磷肥可作种肥施用;以N 600~750 kg/hm2、P2O5 60 kg/hm2、K2O 75 kg/hm2的施肥结构,并采用种肥不施N肥、追肥12~15次、磷肥50%~100%作种肥施用的施肥技术,小荚豆和甜脆荚豆的菜豌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97.
丹参旋心异跗莹叶甲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旋心异跗莹叶甲的生态学特性和有效的田间抽样技术,对旋心异跗莹叶甲成虫在丹参地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旋心异跗莹叶甲成虫在丹参地的空间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检验表明,空间分布图式是聚集分布,当虫口密度较小时,聚集分布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当虫口密度较大时聚集分布原因受环境因素的差异与昆虫自身聚集习性的综合影响;Iwao的m*-m直线回归法分析及Toylar的幂的法则进一步说明,种群在田间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成虫个体间相互排斥,种群在一切密度下都是聚集分布,而且具有密度依赖性;并拟合了成虫田间的理论抽样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98.
邯郸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思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330-4332
介绍了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分析了邯郸市园林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邯郸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2008年初特大冰冻灾害造成的我国南方常绿阔叶林灾害类型及受损程度进行评估。[方法]2009年5月在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典型受灾地带设置了80个20m×20m(3.2hm。)调查样地,对其中6个优势种的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受灾严重,受灾率达51.8%;不同树种的受灾率各不相同,其中以罗浮槭受灾率最高,栓皮木姜子受灾率最低;各树种受灾类型以冠损率最高,掘根率最低,且树种间的受灾率、冠损率和折干率有0.05水平显著差异;各树种的禾受灾及灾害类型之间的树高、胸径、冠长均有0.05水平显著的差异。[结论]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冰冻灾害类型的形成与树木的大小有关;云责山茉莉、罗浮槭、罗浮柿更易发生掘根、冠损等灾害。  相似文献   
1000.
胡帮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215-19217
介绍了三峡库区劳务经济的现状:库区劳务经济已取得一定的发展;人多地少,生态脆弱,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吸纳就业能力弱。分析了三峡库区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三峡库区输出的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技术单一;思想较为保守,就业区域意向明显;输出人员收入较低,就业风险较大;政府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后勤服务力度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三峡库区劳务经济的对策建议:健全和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搭建就业网络平台,解决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促进劳动力合理流通;充分发挥政府的后勤服务作用,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