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邯6172是由河北省邯郸市农科院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1998~2003六年先后参加完成河北、山东、山西及国家黄淮南、北两片区试,表现突出。目前已经通过冀、晋、鲁三省审定和黄淮南片、北片两次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13、国审麦2003036)。2001年列入国家科技部首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2年列入国家重点示范推广品种,2003年获得国家新品种后补助,2004、2005年连续两年列为国家重点推广的十大主导品种,2006年列为冀、鲁、豫、苏四省的粮补品种。1特征特性邯6172属半冬性中熟品种。生育期235d左右,幼苗半匍匐,根系发达,苗期生…  相似文献   
12.
以高产小麦品种为对照,对优质面包小麦品种的产量,产量结构,茎秆质量,叶面积变化,籽粒溉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面包小麦品种穗粒数或千粒重偏低,产量结构不合理是产量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植株高机械组织弱,叶片后期功能差,抗病性差等综合农艺性状差是导致产量结构不合理的内在因素。并根据此项研究结果,指出了今后优质高产育种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氮肥运筹对冬小麦邯708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冀南地区的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当地主推小麦品种邯708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追氮时期和追氮数量对邯708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一定氮肥总量水平下,分次追施氮肥较一次性追施氮肥可以提高产量,并且可以提高籽粒品质,尤其对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大。研究表明,在中上等地力条件下底施纯N 108 kg·hm-2时,拔节期追施纯N 60~90 kg·hm-2和孕穗期追施纯N 60 kg·hm-2为冀南地区优化的氮肥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14.
2011~2014年邯郸综合试验站参加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土壤施肥与水分研究室“全国主要麦区小麦营养品种和卫生安全状况的调研”工作,在邯郸市5个示范县选取当地主栽小麦品种进行了籽粒取样,并检测了籽粒中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邯郸市小麦籽粒中大量元素除Mg平均含量是全国平均值的1.12倍,其他元素含量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其中57.14%的籽粒达到了中强筋小麦品质;微量元素Mn含量偏高,Mo含量在居民膳食安全摄入范围之内,其他微量元素均低于居民膳食安全摄入量的下限,尤其是Se含量普遍偏低;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GB 2672-2012。  相似文献   
15.
明确冀南麦区适期播种(10月12日)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可为指导当地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依据。采用二因素(品种、密度)三水平试验设计,以当地主推小麦品种济麦22、邯6172和衡4444为试验材料,基本苗密度均设300万、375万和450万株/hm~2计3个水平,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干物重、有效分蘖成穗率、收获指数等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小麦品种产量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大,其中,济麦22在种植密度为3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邯6172和衡4444均在种植密度为3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并分析了各品种最佳种植密度下形成高产的主要原因。另外,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使小麦在生长中后期形成较多的干物重、次生根条数和单株分蘖,且有效分蘖成穗率高,主茎穗长较长,有效小穗数多、无效小穗数少,容重和收获指数高。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冀南麦区冬小麦高产创建适宜的氮肥基追比例,在总施氮(N)量270 kg/hm2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氮肥基追比3∶7、5∶5和7∶3为主处理,以当地主推的3个冬小麦品种邯6172、河农6049和衡4399为副处理,探究了不同氮肥基追比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重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基追比对小麦产量影响显著,其中,氮肥基追比为5∶5时,小麦千粒重和拔节期干物重均最大,无效小穗数最少,产量最高,为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的氮肥运筹模式。不同品种小麦适宜的氮肥基追比有所不同,邯6172和河农6049适宜的氮肥基追比均为5∶5,衡4399适宜的氮肥基追比为3∶7。因此,在冀南麦区进行高产创建时,还应结合品种特性适当调整氮肥基追比例。  相似文献   
17.
18.
为筛选出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的高效防治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比较药剂拌种及后期喷施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剂拌种显著降低返青期小麦纹枯病病株率,2种拌种药剂处理(复剂1:萎锈·福美双,复剂2:多·福·唑醇)的田间防效分别为58.0%和55.0%,产量较CK(清水)分别增加10.6%和9.3%。后期配合喷施杀菌剂三唑酮和戊唑醇,能够有效防治灌浆期小麦白粉病,且增产效果显著,增产幅度为12.8%~24.0%,其中以复剂1+三唑酮+戊唑醇处理产量最高(9 309 kg/hm~2),防效最好(62.3%)。综合田间防效和产量,复剂1拌种+三唑酮+戊唑醇处理控病效果好,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果桑主要有大十、红果2号、白玉王等新型品种,通过在河南各地的推广栽植,以其结果早、产量高、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分布区域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种植户的青睐,现将其管理技术规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冀中南麦区主推的13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的穗发芽抗性。结果表明,穗发芽的抗性因品种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邯麦13、石新828、邯麦17,抗穗发芽能力综合表现突出;济麦22、邯麦15、邯6172穗发芽抗性较为突出;邢麦6、邢麦7、观35、冀麦585,对穗发芽有一定的抗性;石家庄8号、石麦15、石4185穗发芽种子所占比率在50%左右,穗发芽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