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9篇
综合类   45篇
畜牧兽医   9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小型农牧场及农户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小型农牧场及农户特点出发,探讨在这些场(户)进行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时,供体超数排卵、受体同期发情、供受体羊胚胎回收和移植操作等关键技术对胚胎移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供、受体母羊的发情周期并采用优化超排程序和同期发情程序,可获得理想的超排和同期发情结果,有效手术供体回收卵数平均达到(17.31±6.93)枚,可用胚(14.96±6.28)枚;受体同期发情率达到94.28%(2125/2254),手术受体利用率为86.55%(1602/1851)。严格而熟练的手术操作可提高供体利用次数,获得理想的胚胎移植结果,将2648枚胚胎移植给1602只受体后,妊娠率达到66.85%(1071/1602),其中1044只受体妊娠足月,产羔1320只。  相似文献   
82.
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人t-PA指形区缺失基因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pEBT)导入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以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和转染的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供体,构建核移植胚,对其体外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比较了2种供体细胞(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和转人t-PA指形区缺失基因的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及转人t-PA指形区缺失基因的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饥饿处理与否对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核移植胚有荧光蛋白(GFP)的表达;以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供体细胞时,核移植胚的桑葚胚率(50.3%)及囊胚率(16.0%)均高于以转人t-PA指形区缺失基因胎儿成纤维细胞为供体时的桑葚胚率(48.4%)和囊胚率(10.9%),但差异不显著(P>0.05);转人t-PA指形区缺失基因的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经饥饿处理后,其核移植胚胎的卵裂率(73.6%)与不饥饿时的卵裂率(73.9%)差异不显著;饥饿处理后核移植胚胎的桑葚胚率(48.5%)和囊胚率(11.2%)均高于不饥饿处理的桑葚胚率(39.2%)和囊胚率(9.2%),但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转人t-PA指形区缺失基因的体细胞核移植胚胎,体外囊胚率为11.2%。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蛋白质芯片技术以其平行性、高通量、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及检测速度快等优点,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一种新的技术平台,因而倍受人们的关注。本文针对蛋白质芯片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并探讨了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山羊腺垂体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为其体外分泌特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集山羊腺垂体,分别用胰蛋白酶、胶原酶、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混合、胰蛋白酶和透明质酸酶混合对其进行消化,所获细胞培养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鉴定,评价细胞消化结果和腺垂体细胞的生长特性。【结果】山羊腺垂体组织在37℃条件下,以1 g/LⅣ型胶原酶和1 g/L透明质酸酶混合消化2.5~3 h,消化效果较好;所得细胞在培养24 h开始贴壁,72 h后细胞主要呈多角形或梭形,连接成片,培养6 d左右细胞即可铺满培养器皿的细胞生长面。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显示,FSH阳性细胞胞质呈蓝色,PRL阳性细胞胞质呈蓝褐色;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表明,分离、培养的腺垂体细胞具有激素分泌活性。【结论】采用筛选的消化和分离方法可获得山羊腺垂体细胞,所获腺垂体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可用于体外研究腺垂体细胞的功能和内分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5.
用脂质体介导法将hTERT基因转染到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中,以期获得永生化的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对转染后的阳性细胞进行细胞学和分子学相关检测。结果显示,导入hTERT的阳性细胞形态正常,并已传至第58代;未转染组细胞经长期传代后(30代),增殖缓慢,部分细胞表现衰老和凋亡的迹象。RT-PCR检测转染组细胞中有hTERT基因表达。生长曲线绘制结果显示转染组(30代和50代)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生长速度稍快于未转染组(5代)细胞,但差异不显著(P〉0.05)。转染组细胞生长旺盛,细胞接种后第6天,基本覆盖培养孔。而未转染组(30代)细胞一直生长缓慢,差异显著(P〈0.05)。未转染组(30代)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处于S期细胞和G1期细胞分别为28.9%和60.8%,而转染组(30代)分别为45.2%和45.0%。说明外源性hTERT基因可促进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由G1期向S期转变,并提高细胞增殖能力。转染组(50代)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核型正常,未发生变化。未转染组(30代)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9.7%和29.4%,而转染组(30代)分别为11.0%和12.7%,差异极显著(P〈0.01)。hTERT蛋白在转染组(30代)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中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27 000。说明外源性hTERT基因可以延长胎儿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的寿命,降低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86.
醋酸铅对妊娠小鼠雄性后代生殖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妊娠母鼠随机分为高剂量(1/10LD50)、中剂量(1/50 LD50)、低剂量(1/250LD50)和溶剂对照组。高、中、低剂量染毒组和对照组母鼠分别于妊娠的9,11,13,15 d和17 d腹腔注射1.2,0.24,0.048 g/L的醋酸铅[Pb(CH3COO)2·3H20]溶液和灭茼蒸馏水0.01 mL/g。研究醋酸铅对妊娠小鼠雄性后代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高剂量染毒母鼠带仔行为受到醋酸铅的显著影响;②各试验组后代公鼠体重增长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各试验组公鼠的睾丸、附睾湿重及其与体重的比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④各染毒组后代公鼠精子相对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⑤各染毒组后代公鼠精子活力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⑥高剂量和中剂量组后代公鼠精子畸形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则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⑦备染毒组后代公鼠精子顶体形态异常率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7.
醋酸铅对妊娠小鼠雌性后代受精和胚胎发育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妊娠小鼠随机分为高剂量 (1 / 1 0LD50 )、中剂量 (1 / 50LD50 )、低剂量 (1 / 2 50LD50 )和溶剂对照组。高、中、低剂量染毒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于妊娠的 9,1 1 ,1 3,1 5d和 1 7d腹腔注射 1 .2 g/mL ,0 .2 4g/mL和 0 .0 48g/mL的醋酸铅 [Pb(CH3COO) 2 ·3H2 O]溶液和灭菌蒸馏水 ,注射量 0 .0 1mL/ g。研究醋酸铅对染毒妊娠小鼠雌性后代生长发育和卵母细胞受精、受精卵卵裂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①各组后代母鼠断奶后体重变化规律类似 ,试验结束时各组小鼠平均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 >0 .0 5) ;②各染毒组后代母鼠受精卵比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③染毒组后代母鼠早期胚胎发育受到显著影响 ,主要表现为回收胚胎中正常发育为囊胚的比例显著降低(P <0 .0 1 ) ,同时发育延迟胚及退化变性胚的综合比例显著升高 (P <0 .0 1 )。  相似文献   
88.
采用两种金霉素(CTC)加入方式,即经体内代谢法(系统中加入经饲喂金霉素后所获含金霉素的猪粪)和直接添加法(系统中加入空白猪粪+金霉素),两种CTC加入浓度为310.54 mg·kg~(-1)干猪粪(高浓度)和160.05 mg·kg~(-1)干猪粪(低浓度),研究了金霉素对猪场污水厌氧消化系统影响,并比较分析了两种研究方法间的差异。试验在有效容积为1.3 L的模型厌氧消化系统中进行,恒温30℃,连续7 d加入含金霉素浓度为310.54 mg·kg~(-1)和160.05 mg·kg~(-1)的猪粪,检测了加药期和停药期金霉素及其活性代谢产物4-差向异构金霉素浓度、系统产甲烷量、pH、产甲烷菌多样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金霉素加入浓度为310.54 mg·kg~(-1)的直接添加组中金霉素浓度显著高于经体内代谢组(P0.05),4-差向异构金霉素浓度则显著低于经体内代谢组(P0.05);与经体内代谢组相比,加药期内两种浓度的直接添加组产甲烷量分别显著降低了4.40%、5.22%(P0.05),而且直接添加组中沼液pH显著低于经体内代谢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两种研究方法均未显著影响厌氧消化系统产甲烷菌多样性(P0.05)。由此可知,采用直接添加法时,加入310.54 mg·kg~(-1)的金霉素会导致厌氧消化系统中金霉素大量累积,并显著降低沼液pH和抑制加药期内厌氧消化系统的产甲烷量。但采用经体内代谢法时金霉素的加入未显著影响系统产甲烷量。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两种研究方法所得金霉素对猪场污水厌氧消化系统的影响不同,但经体内代谢法能更好地反映生产实际,获得更准确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9.
俄罗斯曾多次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HPAI),造成3千多万只禽类死亡或被销毁,给该国养禽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俄罗斯禽流感疫情主要以H5亚型的野禽疫情为主,呈散发状态。针对国内散放的禽流感疫情,俄罗斯并没有实施大范围的免疫措施,仅在局部高风险地区实施免疫预防,重点采取定期监测、建立应急和保障机制等控制措施。这些防控经验提示我国在禽流感防控方面,应进一步健全兽医法规体系,加强多方合作,强化候鸟监测。  相似文献   
90.
从产羔母羊初乳免疫球蛋白和泌乳期常乳乳成分角度,对全年不同季节产羔母羊鲜奶质量进行评价。对1月、3月、5月、7月产羔的奶山羊,每批随机选择10只母羊,分别收集母羊产后0d、2d、5d、7d初乳和产后9d及1~6个月的常乳(每月收集一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初乳液中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采用全自动乳样分析仪分析常乳样品中乳蛋白、乳脂、乳糖、非脂固形物和总脂固形物的含量。结果表明,1月、3月、5月、7月产羔母羊产后相同泌乳阶段初乳中IgA和IgG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变化趋势一致。不同月份产羔母羊常乳中乳糖含量在相同泌乳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脂肪、蛋白质、非脂固形物和总脂固型物在部分泌乳阶段存在明显差异;在整个泌乳期间,1月、3月、5月、7月产羔母羊常乳中的乳蛋白、乳脂、乳糖、非脂固形物和总脂固形物(干物质)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其变化范围为3.31%~3.45%,4.91%~5.77%,4.03%~4.20%,8.48%~8.88%,13.72%~15.07%;乳脂和总脂固形物含量偏高,但没有降低羊奶的质量。通过对乳成分含量的检测,为后期调整奶山羊日粮组成以保证不同月份产羔母羊的乳品质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