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9篇
  13篇
综合类   1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微咸水滴灌施肥灌溉对马铃薯生长和水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柴达木盆地马铃薯农业生产对水-肥-盐综合管理的需求,布置了5个滴灌施肥灌溉比例(施肥量分别为当地马铃薯施肥量的10%、30%、50%、70%、90%)的田间试验,试验通过控制滴头正下方20 cm处的土壤基质势下限高于-20 k Pa进行滴灌水盐调控和施肥灌溉。结果表明:在柴达木盆地、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当滴头正下方20 cm深度土壤基质势控制在-20 k Pa以上,滴灌施肥灌溉阶段0~40 cm内土壤水分和盐分状况良好,但灌溉停止后土体中的盐分有增加的趋势;随着施肥比例的增加,马铃薯的株高、叶面积、地上生物量干质量及产量先增加再降低,当施肥比例为70%时达到最大。滴灌高频施肥灌溉且当施肥比例为当地马铃薯推荐施肥量的70%左右时,马铃薯既能获得高产,又可保证较高的水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2.
华北平原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势对萝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控制滴灌滴头下20cm深处土壤水势下限(-15kPa,N1;-25kPa,N2;-35kPa,N3;-45kPa,N4;-55kPa,N5),研究了不同处理土壤水势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土壤水势处理对萝卜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周径膨大、干重积累等生长参数的影响,并对各处理间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华北平原下半年降雨较多的情况下种植秋萝卜:(1)不同土壤水势处理对萝卜的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2)不同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不同:N5>N4>N3>N2>N1;(3)滴灌条件下,不同土壤水势处理萝卜的平均重量和产量都高于地面灌溉。  相似文献   
43.
2011年3~4月凤阳县大溪河镇及周边乡镇1月龄以内的雏鹅发生以假食、腹泻、嗉囊气性或液性肿大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临诊检查、治疗效果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小鹅瘟与鹅副粘病毒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44.
农村生活污水再生水滴灌对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地下水滴灌为对照,分析研究了不同比例农村生活污水再生水滴灌对作物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水滴灌情况下,在土壤理化性状方面,土壤EC值高于地下水滴灌,而土壤pH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在土壤养分方面,与对照相比,再生水灌溉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但对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灌溉水中再生水比例越大,对土壤呼吸作用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因此,在滴灌条件下,只要农艺措施、灌溉制度适当,可以采取一定比例的农村生活污水再生水进行作物灌溉。  相似文献   
45.
为了实现沙地上大型喷灌机施肥灌溉下马铃薯的水肥高效利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大型喷灌机施肥灌溉条件下配套水土保持措施——鱼鳞坑对马铃薯生长、水肥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型喷灌机条件下,通过负压计指导施肥灌溉,当垄中心20cm深度处的土壤水基质势低于-15kPa时进行施肥灌溉时,在马铃薯垄间挖鱼鳞坑,能有效地改善根区土壤水分状况,促进马铃薯的生长,不仅马铃薯增产22.1%~33.3%,还使肥料偏生产力提高了33.3%~36.8%。  相似文献   
46.
为了研究滴灌施肥灌溉条件下马铃薯配套的栽培模式,参考大型喷灌机灌溉条件下马铃薯的栽培模式,布置了"窄垄种植单行马铃薯"和"宽垄种植双行马铃薯"两种栽培模式,研究了滴灌施肥灌溉条件下两种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滴灌施肥灌溉下,通过负压计指导施肥灌溉,当滴头正下方20cm深度处的土壤水基质势低于-25kPa时进行施肥灌溉时,与"窄垄种植单行马铃薯"栽培模式相比,"宽垄种植双行马铃薯"的栽培模式能有效地改善根区土壤水分状况,促进马铃薯的生长,马铃薯不仅增产9.0%~18.0%,并且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了15.6%~46.0%,偏肥料生产力提高了17.5%~38.0%。  相似文献   
47.
滴灌与沟灌马铃薯覆膜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田间对照试验研究薄膜覆盖对滴灌土壤水分分布与消散过程及滴灌和沟灌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马铃薯生长前期覆膜能明显减少表层土壤蒸发 ,并使表层土壤维持较高的含水量。马铃薯生长中后期蒸腾作用占主导地位 ,覆膜对减少表层土壤蒸发作用较小。气温较高时覆膜对马铃薯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8.
滴灌施肥对内蒙古沙地马铃薯生长和水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古沙地马铃薯滴灌水肥管理的需求,本研究以养分平衡法估计的施肥量作为推荐值,布置了5个施肥量比例的滴灌施肥灌溉试验,2012年分别为推荐施肥量的10%(10%NPK)、30%(30%NPK)、50%(50%NPK)、70%(70%NPK)和90%(90%NPK),2013年分别为推荐施肥量的10%(10%NPK)、35%(35%NPK)、60%(60%NPK)、85%(85%NPK)和110%(110%NPK)。通过控制滴头正下方20 cm处的土壤水基质势下限在-25 kPa时进行滴灌施肥灌溉。结果表明,采用负压计指导滴灌施肥灌溉时,土壤水分状况良好,N、K的施肥时期与马铃薯植株对N、K的吸收时期基本一致。2012年和2013年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鲜生物量和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施肥量比例为70%~85%时达到最大值,并且收获指数相对较低,有效延长了地上部养分向块茎转移的时间,促进更多养分向块茎积累。当施肥量比例为60%~70%时,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马铃薯的产量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以70%NPK和85%NPK时产量最高,与当地马铃薯生产企业的产量持平,但节约肥料30%~40%,平均节肥N 157 kg·hm~(-2)、P_2O_552 kg·hm~(-2)和K_2O 187 kg·hm~(-2)。因此,内蒙古沙地滴灌施肥灌溉条件下,当滴头正下方20 cm处的土壤水基质势下限在-25 kPa时进行施肥灌溉,且施肥总量为当地推荐施肥量的85%左右时,既能获得马铃薯高产,又可保证较高的水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9.
控失肥作为基肥对滴灌施肥马铃薯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控失肥作为基肥在滴灌施肥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选用"克新1号"(薯块早膨大型)和"夏波蒂"(薯块晚膨大型)2个不同薯块膨大型品种,以复合肥作为基肥为对照,于2012—2013年研究了控失肥作为基肥对滴灌施肥马铃薯生长、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结果】滴灌施肥条件下,当滴头正下方20cm深度处的土壤水基质势低于-25 k Pa时进行施肥灌溉,与复合肥作为基肥相比,控失肥作为基肥时改善了根区土壤水分状况,促进了块茎膨大初期马铃薯地上部的生长,"克新1号"的株高和鲜生物量分别提高了4.9%~5.1%和2.3%~9.9%,"夏波蒂"的叶面积指数和鲜生物量分别提高了32.7%和45.1%。同时,控失肥作为基肥时有利于"克新1号"块茎膨大后期的块茎膨大,单薯质量提高了2.8%~6.4%,大薯率提高了3.4%~4.5%,增产6.8%~13.1%,并且商品薯率提高了0.7%~2.5%。然而,控失肥作为基肥时却不利于"夏波蒂"块茎膨大后期块茎的快速膨大,单薯质量下降了9.5%~15.1%,最终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分别降低了7.5%~14.1%和5.7%~8.6%。【结论】滴灌施肥时,对于薯块早膨大型马铃薯品种,如"克新1号",建议采用控失肥作为基肥,而对于薯块晚膨大型马铃薯品种,如"夏波蒂",不建议将控失肥作为基肥。  相似文献   
50.
地下水对农田腾发过程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下水浅埋区地下水参与和影响了SPAC系统的水分、生物、化学等过程。文中从研究方法、试验和模型3个方面论述了地下水对农田腾发过程作用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认为,应把地下水层和SPAC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从野外试验入手,研究地下水浅埋条件下地下水参与SPAC系统水分过程、生物过程和化学过程的机理,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