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试验旨在探索蚯蚓液对番鸭屠宰性能的影响。选用180只1日龄公番鸭,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各组分别饲喂添加含蚯蚓液0%、1.5%、2.5%的基础饲粮,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在日粮中添加2.5%以下的蚯蚓液能提高番鸭的部分屠宰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但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甜叶菊废渣发酵饲料 对土杂肉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含有一定比例甜叶菊废渣的发酵饲料和基础日粮分别饲喂5头5月龄巴马香猪与赣中南花猪杂交的肉猪140天.测定分析不同阶段试验猪个体重、 日增重及料重比等指标.结果显示,使用含有一定比例甜叶菊废渣的发酵饲料对巴马香猪与赣中南花猪杂交肉猪的个体重及日增重影响不显著,但明显降低料重比达14.5%.因此,甜叶菊废渣通过发酵技术处理后,替代部分土杂肉猪饲料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饲养方式对宁都三黄鸡生产性能、肌肉品质、矿物元素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56日龄宁都三黄鸡母鸡24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重复3次,每次重复20羽,分别进行笼养(L组)、网上平养(W组)、地面平养(P组)和散养(S组),相同饲粮饲养至120日龄。结果表明,(1)生产性能:84日龄体质量L组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98日龄体质量L组、S组和W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P组(P0.05;P0.01);112日龄体质量L组和S组极显著高于W组和P组(P0.01),L组显著高于S组(P0.05);71~84日龄平均日增质量L组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85~98日龄平均日增质量S组显著高于P组和L组(P0.05);99~112、56~112日龄平均日增质量S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W组、P组和L组(P0.05;P0.01)。P组肌胃质量显著高于L组(P0.05)。(2)肌肉品质:胸肌肉水分含量L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粗蛋白、氨基酸总量,8种必需氨基酸及7种甜鲜味氨基酸含量S组均最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丝氨酸含量S组显著高于W组和P组(P0.05);胱氨酸含量S组显著高于P组(P0.05)。油酸含量W组与L组显著高于P组(P0.05);亚麻酸含量P组显著高于L组(P0.05);必需脂肪酸含量P组显著高于S组(P0.05)。(3)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含量P组和S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W组(P0.05;P0.01);白蛋白含量P组、L组和S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W组(P0.05;P0.01);球蛋白、尿素氮含量P组显著高于W组(P0.05);尿酸含量P组显著高于W组和L组(P0.05);甘油三脂含量L组显著高于W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含量P组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乳酸脱氢酶活性P组极显著高于L组和S组(P0.01),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养密度为15只/m~2时,笼养有利于宁都三黄鸡体质量增加,在高温季,活动范围大、养殖密度低的散养方式在增质量和饲料转化比方面要优于无降温设备且高密度饲养的舍饲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宁都三黄鸡肌肉营养价值;4种饲养方式对宁都三黄鸡屠宰性能无明显影响;不会影响宁都三黄鸡肌肉矿物元素沉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发酵饲料不断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受养殖业关注。发酵饲料可拓展饲料原料渠道来源,降低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动物肠道微生态系统,提高畜禽免疫力。发展发酵饲料市场前景广阔,这即符合生猪健康养殖发展趋势的需求,又遵循肉制品安全健康生产的要求,对养猪业的发展产生积极重要影响。文内对猪用发酵饲料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甜叶菊废渣为赣南特色农副产品,通过发酵技术将其开发成畜禽饲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利用甜叶菊废渣开发的发酵饲料和基础日粮,分别对5头5月龄巴马香猪与赣中南花猪杂交的肉猪进行为期140天的养殖试验,分析了甜叶菊废渣发酵饲料对巴赣肉猪肌内营养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甜叶菊废渣发酵饲料能够提高巴赣肉猪肌内蛋白质、18种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研究凉茶渣、蚯蚓液对湿热条件下肉牛生产性能、行为和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4头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22~24月龄育肥期西杂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凉茶渣组(HT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9.5%凉茶渣)和蚯蚓液组(EF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7%蚯蚓液)。试验期45 d,预试期3 d,正试期42 d。每天记录牛舍环境温度和湿度,并计算温湿指数。正试期第1天和最后1 d称量肉牛体重,每7 d记录1次采食量,并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干物质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预试期第1天测定血清皮质醇(Cor)含量,预试期第1~3天记录肉牛呼吸频率(RR);正试期第39~41天连续3 d记录肉牛站立时间、躺卧时间、反刍时间、采食时间和RR。正试期第42天晨饲前采集血样,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激素及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试验期间肉牛处于湿热环境(环境温度19.1~39.9℃,环境湿度31.7%~89.7%)。与CON组相比,(1)HT和EF组肉牛血清中Cor含量及热休克蛋白70(HSP 70)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肉...  相似文献   
17.
18.
为探索利用不同来源蚯蚓粪及沼液构建的生态修复模式对稀土尾矿种植皇竹草及改良土壤效果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在赣南稀土尾矿区采用复合肥+自来水(对照组)、牛粪养殖的蚯蚓粪+牛场沼液(试验Ⅰ组)、猪粪养殖的蚯蚓粪+猪场沼液(试验Ⅱ组)3种模式种植皇竹草后,稀土尾矿地土壤化学性质、重金属含量的变化,以及皇竹草定植生长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Ⅰ组、Ⅱ组的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高于对照组,部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Ⅰ组有机质含量较Ⅱ组极显著增加;Ⅰ组和Ⅱ组的有效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Ⅰ组明显高于Ⅱ组;Ⅰ组、Ⅱ组的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组、Ⅱ组的皇竹草存活率和鲜草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Ⅰ组极显著高于Ⅱ组;Ⅰ组、Ⅱ组的粗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Ⅰ组的钙、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组.Ⅰ组、Ⅱ组的土壤砷、铅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皇竹草砷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以看出,在稀土尾矿废弃地施用蚯蚓粪和灌溉沼液种植皇竹草,不仅可以提高皇竹草生长性能,还能同时改良稀土尾矿土壤,且牛粪源蚯蚓粪+牛沼液模式改良效果优于猪粪源蚯蚓粪+猪沼液.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蚯蚓液对番鸭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360只14日龄体重接近、健康的番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2.5%蚯蚓液的基础日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7周.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取6只番鸭,采集翅静脉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稀土尾矿种植王草的最佳施肥处理,设置CK(化肥)、Z(沼液)、N(腐熟牛粪)、N+Z(腐熟牛粪+沼液)、Q(蚯蚓粪)、Q+Z(蚯蚓粪+沼液)6种施肥处理进行田间等氮量施肥试验,分析连续三年各处理对王草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饲用价值综合评价。结果表明:Q+Z处理组株高、分蘖数、茎粗、叶片数、单株重、产量、粗蛋白、粗脂肪均最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三年分别较CK组提升了97.52%,545.81%,43.79%,654.95%,421.13%,741.00%,226.28%,39.51%,粗纤维、粗灰分含量最低,第三年较CK组降低了23.32%,54.81%,同时Q+Z组王草中重金属镉、砷、铅、铬含量均最低,第三年较CK组分别降低了82.93%,88.10%,59.44%,59.27%,饲用价值综合评价表现为蚯蚓粪组优于腐熟牛粪组,沼液配施组优于单一施肥组,排序依次为Q+Z>Q>N+Z>N>CK>Z。综上所述,稀土尾矿区种植王草较优施肥处理为蚯蚓粪+沼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