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32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27篇
  29篇
综合类   282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359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151.
真核生物细胞核内基因组染色质并不是以线性分子的形式无序存在,而是以不同层次的三维结构有序地压缩在细胞核内,这种复杂的三位基因组结构在基因转录、DNA复制、细胞分裂和减数分裂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3C)及其衍生技术是目前鉴定基因组染色质三维结构的主要手段。本文将从基因组染色质三维结构层次、研究技术、表达调控机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等方面概述三维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2.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玉米秸秆木质素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还田是目前合理利用秸秆资源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不经预处理直接还田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笔者通过分析玉米秸秆在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条件下木质素的降解情况,筛选出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玉米秸秆木质素降解的最佳粒度与时间,为今后经济高效的还田产业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大粒度的玉米秸秆(4~5和1~3 cm)较小粒度(0.5 cm)的降解效果好.在动态降解过程中,玉米秸秆的降解速率出现了两个高峰期,但不同粒度高峰期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3种粒度的玉米秸秆分别在接菌35,40和35 d后累计降解率达到最大,其值分别为21.6%,35.6%和45.2%.综合比较,粒度为4~5 cm的玉米秸秆接种黄孢原毛平革菌35 d后,玉米秸秆达到最佳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53.
苦瓜叶片提取液对家蚕和菜青虫取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乙醚、丙酮、乙醇、石油醚4种有机溶剂浸提和热提基瓜叶片,以提取液涂抹桑叶和甘蓝叶后分别饲喂家蚕和菜青虫Artogela(pieris)rapaeLinnaeus。试验结果表明,4种机溶剂提取液处理试虫,其取食量降低,生长速率缓慢,存活率下降,其中以乙醚提取液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54.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又称生长分化因子8,是TGF-β超家族成员,也是肌肉发育的负调控因子。MSTN在家畜出生前、出生后都起到关键作用,并且决定家畜的整体肌肉含量,由于MSTN基因突变,导致牛和羊等许多物种表现出“双肌”现象。因此,一直以来,MSTN多态性及其对肉类产量的遗传效应研究是动物育种领域的热点。因此,本文首先介绍MSTN调控肌肉发育的机制通路,然后再探讨MSTN突变及其与相关表型的关系,以及改变MSTN表达对家养动物(牛、马、山羊、绵羊、猪、鸡和兔)的生理影响,最后,综述了MSTN基因多态在国内外畜禽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5.
犊牛的健康关系着牛场的未来生产。本文介绍了几种犊牛常见病的辨别及诊断方法,帮助牛场快速进行疾病判断。作者对几种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方式、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犊牛的常见病的防控和选择治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6.
潜在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可视化展示是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的重要载体。潜在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具有混合型(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和离散性(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系统或平台)特点。本文在分析这些数据的基础上,以预警监测模型分析与三维可视化集成、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为切入点,综合运用3D GIS、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研发潜在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可视化系统的关键技术;以潜在外来入侵物种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为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潜在和新发入侵物种预警监测三维可视化系统,形成了基于GIS技术的典型潜在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可视化平台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可为我国潜在和新发外来入侵物种分级控制管理和区域性防控预案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57.
为了探索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7株在MDCK细胞上的增值规律,确定最适的接毒量与最佳收获时间。将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7株接种至100 L生物反应器全悬浮无血清培养的MDCK细胞进行增殖试验,检测不同病毒感染量,接种后不同时间病毒的HA、TCID50以及EID50。根据确定的最佳增值条件将病毒接种到MDCK细胞中进行大规模增殖培养。确定最适接毒量MOI为10~(-2),最佳收获时间为60 h。在100 L生物反应器中进行重复验证,获得稳定的试验结果,病毒HA达到1∶1024,每1 m L病毒含量达到107.33TCID50,每0.1 m L病毒含量达到106.83EID50。研究为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7株的全悬浮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158.
为了增强朱鹮种群的人工繁殖能力和有效的保护这种濒危物种,2007年2月中下旬,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笼养的61只朱鹮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论为:(1)在朱鹮繁殖前期的日活动中,静栖约占55%,运动占15%,其次为取食12%、理羽10%和其他8%.(2) 朱鹮静栖的高峰时间在13:00~14:00;取食有2个较为明显的高峰,分别出现在9:00~10:00和14:00~15:00;运动的高峰在10:00~11:00;理羽的高峰在9:00~11:00;其他行为主要分布在10:00~12:00.(3)朱鹮的活动节律呈现上午强下午弱的趋势.(4)朱鹮繁殖前期交尾的高峰期在上午和下午,中午的交尾次数最少.  相似文献   
159.
为了增强朱 种群的人工繁殖能力和有效的保护这种濒危物种,2007年2月中下旬 ,在陕 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笼养的61 只朱 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论为:(1)在朱 繁殖前期的日活动中,静栖 约占 55%,运动占15%,其次为取食12%、理羽10%和其他8%。(2) 朱 静栖的高峰时间在13: 00~ 14:00;取食有2个较为明显的高峰,分别出现在9:00~10:00和14:00~15:00;运动的高峰 在10: 00~11:00;理羽的高峰在9:00~11:00;其他行为主要分布在10:00~12:00。(3)朱 的 活动节律 呈现上午强下午弱的趋势。(4)朱 繁殖前期交尾的高峰期在上午和下午,中午的交尾 次数最少。  相似文献   
160.
通过对围内外数百份芝麻种质资源进行性状观察和综合分析,应用性状互补原理,选择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所选育的育种中间材料驻81043作母本、驻92701作父本.于1996年在我所试验场配制组合(驻81043x驻92701优系),编号为9612。1997年F1春播.田间混收(9612—0);1998年进行病圃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