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1篇
  7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为综合评价棉花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筛选优异抗旱品种(品系),并建立成株期产量抗旱预测模型。对50份棉花种质资源在苗期进行干旱处理,调查其表型性状并测定其生理指标,根据各性状/指标差异的显著性筛选抗旱指标,并计算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抗旱系数、综合抗旱指数、综合抗旱隶属函数值、加权抗旱性系数和抗旱性综合度量值,对棉花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进一步将苗期评价分级结果与成株期干旱胁迫下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比较,以分析苗期抗旱鉴定模型对成株期预测的精度。苗期生理性状在提高抗旱鉴定模型精度上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苗期生理指标建立的抗旱鉴定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成株期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52.
新疆陆地棉转木霉几丁质酶基因棉花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构建在植物表达载体pART27上的抗黄萎病基因木霉几丁质酶(Trichoderma chi-tinase)基因,导入新疆4个陆地棉品种(系)中,经标记基因阳性试验和病圃抗病性检测,获得T2代具有较高的抗病性植株30株.  相似文献   
153.
[目的]为鹰嘴豆的抗性研究奠定细胞遗传学基础。[方法]以鹰嘴豆根尖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05、0.10、0.15、0.20、0.25 mol/L)分别处理24和48 h,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结果]当NaCl浓度≥0.1 mol/L时,处于分裂期的细胞逐渐减少,并且鹰嘴豆根尖细胞出现染色体黏连、后期染色体分离不同步、微核、染色体断裂、染色体桥、不均等分裂、后期滞后染色体等畸变现象。[结论]NaCl作为一种胁迫因子,对鹰嘴豆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抑制作用,且具有遗传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54.
用投影寻踪回归技术,对棉花高产栽培二次通用旋转试验的二次项回归系数bjj>0的“无效”试验数据进行建模和仿真研究,寻找出内在的客观规律,使“无效”试验数据变成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5.
新疆薰衣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ISSR标记对19份薰衣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明显的引物,19份材料DNA共扩增出94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40条,多态性比率为42.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条带数为10.4条;9条ISSR引物可将所有样品完全分开,当遗传相似阈值为0.69时,可将样品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13个品种(系)可分为2个亚类,第Ⅱ类群5个品种(系)可分为2个亚类,第Ⅲ类群1个品种(系)。样品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325~0.975(平均0.737)。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多样度、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1.454 0、0.280 5和0.435 4。研究结果表明,19个新疆薰衣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处于较高。  相似文献   
156.
【目的】研究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GbHCT10基因在棉纤维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以海岛棉品种新海21号纤维发育第5 d的样本作为材料,根据海岛棉GbHCT10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中克隆GbHCT10核苷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GbHCT10基因序列。【结果】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海岛棉GbHCT10基因在新海21号棉花开花后不同时期中表达量差异,该基因具有长度为1 24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15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45.13 kD,等电点为6.01。海岛棉GbHCT10基因的表达随棉纤维发育变化而变化,在开花后第5和第10 d时表达量较高,第25 d表达量最低,总体表达量呈现波动状态。【结论】 新海21号GbHCT10基因与树棉HCT基因在同一分支,有较近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7.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棉花杂种优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 16个棉花杂交组合进行了综合评判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10 1 1×H3 3 、10 1 1×美棉、10 1 1× 97巴8584、10 1 1×红叶、10 1 1×豫棉 17号、10 1 1×ND45 1、10 1 1×K2 0 2 、10 1 1×F3 3 、10 1 1×川2 80 2 、10 1 1×ND2 9 1、10 1 1×系 5 5 0、10 1 1×黄河大铃 ,共 12个组合的性状较好 ;而 10 1 1×石远 32 1、10 1 1× 10X表现次之 ;10 1 1×高衣棉、10 1 1×协作 92 36则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58.
利用多光谱快速准确获取棉花花铃期旱胁迫性状对棉花后期产量和纤维品质具有重要帮助。为实现棉花关键抗旱指标的快速检测,该研究以253份棉花品种为材料,设置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2个处理,在花铃期通过大疆精灵4多光谱无人机获得图像,分析花铃期干旱胁迫和正常处理棉花的光谱反射率,结合地面调查叶绿素相对值(SPAD)和叶片含水量(LWC)数据,结合神经网络算法中的径向基函数进行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棉花干旱胁迫前后除红光反射值略上升,其余4个光谱均小于正常处理;通过径向基函数模型估测SPAD和LWC的最佳估测模型都为二次函数,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48 8和0.936 6,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005和0.930,相对误差RE分别为0.004和0.011;将2个模型应用于试验区影像,对SPAD及LWC预测值进行聚类分析,根据SPAD聚类结果,试验棉花旱情等级划分为特旱、重旱、...  相似文献   
159.
黄艳艳  许理文  王凤格  康定明  陈全家 《种子》2023,(4):98-101+107
利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构建的多重扩增靶向捕获测序基因分型InDel标记组合,对102份玉米自交系进行InDel标记的基因分型。利用UPGMA方法将102份玉米自交系划分为6个杂种优势群包括瑞德群、塘四平头、兰卡斯特群、旅大红骨群、P群及热带和亚热带混血群。类群分析结果与现有的杂种群和已知谱系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60.
枯萎病是危害海岛棉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枯萎病抗性分子机制是培育抗病海岛棉品种的分子基础。基于对前期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本研究对参与海岛棉抗枯萎病调控的糖基转移酶基因进行了初步研究,以8个不同抗病性的海岛棉品种为材料,在枯萎病菌处理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9个棉花抗枯萎病相关基因进行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GB_A03G0575在海岛棉枯萎病侵染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表达量会先减少再增加,推断其可能在受到病菌胁迫时植物生长会受到影响。GB_A13G1825和GB_A11G1787基因在抗病材料中的表达量会比感病材料的多,最大表达量出现的时间,感、抗材料基本一致,推测这些基因对抗病有一定影响,表明在抗病过程中三个基因可能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海岛棉抗枯萎病育种及抗病机理提供候选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