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61.
以肥料种类、施肥数量与方法为因子采用正交设计绿竹笋用林施肥措施,结果表明:影响产笋量各因素的主次关系为施肥总量〉N、P、K比例〉施肥方法,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为N:P:K为5:2:1,施肥总量1080kg/hm^2,N、P、K比例对个体重影响显著,个体重有随N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2.
城区周边、城镇周围和公路、河流两旁一重山的林地自然景观是城镇和道路绿化建设中的主要部位,通过合理选择树种、科学栽培,在以绿色植物为主景的背景下,适当搭配彩叶树种、季相变叶树种、显花树种、显果树种可呈现五彩缤纷的景观效果,生态风景林建设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环境美化措施,总结出的适宜景观树种与栽培技术为城镇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在无外力干扰下研究了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撂荒地恢复规律.结果表明,短花针茅草原自然恢复时间长,生态环境脆弱;根茎禾草阶段时间较短,而旱生轴根型植物阶段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64.
规模化养猪场母仔猪中药保健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母仔猪饲养阶段和发病规律,结合中兽医基本理论,采用群体辨证方法,在饲料中添加不同的中药散剂,通过1200多头母猪试验,母猪一次性配种受孕率提高9.55%,每窝产仔数增加15.60%,初生窝重提高22.00%,子宫内膜炎发病率降低4.28%,乳房炎发病率降低3.62%,仔猪黄白痢发病率降低35.54%,仔猪水肿病发病率降低12.41%,双月窝重增加30.16%,每窝仔猪增加直接经济效益451.30元,均显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5.
管道顺序输送混油浓度一维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油流在管道横截面上流速均匀且浓度均等的特性,引入有效扩散系数,利用费克扩散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一维混油模型,采用对称截取动态跟踪法(SIDTM)对传统数值解法进行优化,并以南输成品油管道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利用一维混油模型的数值算法可对实际管道的混油情况进行离线模拟,从而得到任意时刻混油浓度的分布情况,便于监控沿线混油,并为控制混油量和混油切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6.
67.
本文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指出冷蒿主要分布于典型草原中、西部和荒漠草原的东部。冷蒿大量出现是在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以及强烈侵蚀地段上。芽的大量产生于根颈和近地面老枝基部;枝条接触土壤易产生不定根,草地退化后,冷蒿以不定根取代主根作用,成为群落的主体。冷蒿可分为斜奇型和直立型二种生态型,以斜奇型的冷蒿分布面积最广。生物产量随着群落组成种类,地上部分变化较大;地下生物量集中于土壤上层(0~25cm土层),占总产量89.07%,其中以0~5cm土壤中占42.76%。  相似文献   
68.
根据理论计算和生产实践表明:机帆船桁杆拖虾其拖曳能效低,相对捕捞效益不高。因此,开展机帆船双撑杆捕虾试验研究,旨在提高闽东外海捕虾技术水平和增进经济效益。本文就试验结果所取得经济效益和对渔具渔法分析研究结果作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从芨芨草盐化草甸的资源着手,指出芨芨草为建群的草场,总面积为250万hm2,内蒙古占全国此类面积的73.28%,共有10个群落,分为二大类,以芨芨草+羊草+杂类草为主要群落。本文又从芨芨草本身的特性以及在不同利用条件下的变化提出今后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0.
苦豆子特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研究苦豆子的特性,指出苦豆子种子特性和提高发芽率的途径,观测苦豆子的生长发育的特点以及成龄植株地下器官发育特性,明确指出苦豆子是以无性繁殖为主的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