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4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29篇
  18篇
综合类   153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67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蒙兽医药学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传统兽医科学,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本民族的医疗实践经验为基础,吸收藏医和中医理论之精华而形成。  相似文献   
73.
以感官值和氨基酸回收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活性炭吸附法、微生物发酵法对波纹巴非蛤酶解液的脱腥效果。确定活性炭吸附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为3.5%,作用温度80℃,作用时间40 min,酶解液腥味值为1.5,游离氨基酸的回收率为68.4%;微生物发酵法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浸出物添加量为0.7%,作用温度为35℃,作用时间为45 min,酶解液腥味值为1.3,游离氨基酸的回收率达到92.4%。微生物法脱腥比活性炭吸附法脱腥效果好。  相似文献   
74.
割草地群落特征与土壤化学性质对利用年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呼伦贝尔不同利用年限的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日阴菅(Carexpe pediformis)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杂类草两种类型的割草地群落特征、植物营养成分及土壤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多年刈割使群落盖度降低,贝加尔针茅株丛破碎化、小型化,羊草退化;多年刈割的贝加尔针茅+日阴菅样地群落Mar-gar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同类型围封3年的样地,羊草+杂类草割草利用多年的样地Margarlef丰富度指数高于利用5年的样地。随刈割年限的增加,蔷薇科、菊科、毛茛科等一年生植物随之增加,地上生物量、枯落物现存量随着刈割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多年刈割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的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75.
东北黑土带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土壤质量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直接影响生态与粮食供给安全,为明晰东北黑土带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评价生态敏感性,以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东北黑土带5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转移矩阵、地理探测器、综合生态风险评价等方法,研究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研究区未利用地面积增加1 035.7km2,水域面积减少975.8 km2,土地利用变化最明显,耕地是阶段性变化较为剧烈的土地利用方式;(2)不同自然因子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方式的解释力存在显著差异,气温是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导因素,风速与高程、气温、蒸发量、地温、气压、相对湿度、日照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具有显著的协同增强作用;(3)随时间推移,研究区生态敏感性整体改善,高度敏感区域减少,轻度敏感区域增加,并且出现生态敏感高值区向北移动、低值区向南移动趋势,研究区生态敏感性高值区的形成可能与以风蚀为主的侵蚀作用有关。宏观尺度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与生态风险评价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及实...  相似文献   
76.
为探究不同整地措施下梯田果园土壤质量的变化,以赣南宁都县小洋小流域脐橙果园开发示范区内的3种典型坡面(优化整地Ty、传统整地Tc、撂荒地CK)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筛选最小数据集指标,对该地区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由全量数据集(total data set,TDS)和最小数据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计算的土壤质量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2=0.604,表明MDS可以代替TDS对宁都县脐橙果园开发示范区进行土壤质量评价;(2)3种典型坡面的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SQI)表现为优化整地(SQI=0.477)>撂荒地(SQI=0.436)>传统整地(SQI=0.220),其中Ty与CK之间无显著差异,Ty的SQI相较于Tc提升1.16倍,表明优化整地措施下土壤质量有显著提升;(3)果园不同土层总体表现为表层(0—10 cm)土壤质量指数大于深层(10—20 cm)土壤,通过土壤质量指数分级发现,优化整地梯田和撂荒地土壤质量优于传统整地。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红壤丘陵区的坡地资源利用管理以及梯田修建后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2011年在阿拉善荒漠区吉兰泰天然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中分别选用胡萝卜+C型肉毒素、小麦+C型肉毒素2种不同毒饵,采用毒饵盒、毒饵裸投2种不同投饵法分别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大沙鼠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大沙鼠的防治适期为春季,最佳投饵方法是毒饵盒胡萝卜+c型肉毒素。胡萝卜+c型肉毒素方法灭鼠效果最佳;其次是裸投小麦+c型肉毒素方法。毒饵盒胡萝卜+c型肉毒素方法灭鼠适宜在鼠密集的重灾区进行集中小面积防治,会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裸投小麦+c型肉毒素方法灭鼠可以用于野外大规模的灭鼠活动。  相似文献   
78.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在养猪业中分布非常广的的条件性疾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等。由于该病临床表现与圆环病毒病、蓝耳病、链球菌病、附红体病等有共同点,易造成误诊。笔者在2012年3月,接诊了一起本病例,现将诊治情  相似文献   
79.
缺钙、饲养方式不合理、产道损伤、产后感染、体内钙磷的比例失调均可引起奶牛产后瘫痪,分析了引起奶牛产后瘫痪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治疗和预防奶牛产后瘫痪的措施,以期为广大奶牛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放牧和刈割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群落物种多样性对放牧和刈割的响应。结果表明,放牧条件下优势种贝加尔针茅的重要值高于刈割利用的,而样方内的物种数、Margalef指数、Shannon 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均低于刈割利用,说明刈割利用较放牧增加了草原贝加尔针茅群落的α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